迷仙引·才过笄年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

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

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

常只恐、容易蕣华偷换,光阴虚度。

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

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

永弃却、烟花伴侣。

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

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

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

常只恐、容易蕣华偷换,光阴虚度。

新近才满十五岁,刚刚开始梳绾发髻时,我就学习歌舞了。

酒宴席上酒杯前,曲意迎奉王孙公子。

要是平平常常给我一个笑容,便是千金我也懒得看上一眼。

我常常只是害怕,韶华易逝,虚度了青春时光。

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

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

永弃却、烟花伴侣。

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如今已受恩宠眷顾,要好好为花做主。

万里晴空,何不一同牵手归去呢。

永远抛弃那些烟花伴侣。

免得叫人见了我,早上行云晚上行雨。

参考资料: 1、 杜兴海 .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精品评注 :线装书局 ,2011年 :226-227页 . 2、 思履 .宋词三百首彩图全解祥注 .北京市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2年 :89页 .

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

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

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

常只恐、容易蕣华偷换,光阴虚度。

笄(jī)年:十五岁。

笄:簪子。

古代女子十五岁举行戴笄的成年礼。

绾(wǎn):把头发盘旋起来打成结。

云鬟(huán):高耸入云的发髻。

女子成年后发式由下垂改为绾结耸立。

随分:随便、随意。

等闲:平常。

“酬一笑”两句,即一笑千金,也懒得再看。

慵觑(yōng qù):懒得看,不屑一顾。

蕣(shùn)华:指朝开暮落的木槿花,借指美好而易失的年华或容颜。

“华”,通“花”。

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

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

永弃却、烟花伴侣。

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君:指这位歌妓恩遇的倾吐对象。

花:喻青春貌美的歌妓。

丹霄:布满红霞的天空。

烟花伴侣:青楼卖唱生涯。

朝云暮雨:语出宋玉《高唐赋》巫山神女典故,这里比喻歌妓爱情不久长的卖唱生涯。

参考资料: 1、 杜兴海 .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精品评注 :线装书局 ,2011年 :226-227页 . 2、 思履 .宋词三百首彩图全解祥注 .北京市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2年 :89页 .

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

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

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

常只恐、容易蕣华偷换,光阴虚度。

新近才满十五岁,刚刚开始梳绾发髻时,我就学习歌舞了。

酒宴席上酒杯前,曲意迎奉王孙公子。

要是平平常常给我一个笑容,便是千金我也懒得看上一眼。

我常常只是害怕,韶华易逝,虚度了青春时光。

笄(jī)年:十五岁。

笄:簪子。

古代女子十五岁举行戴笄的成年礼。

绾(wǎn):把头发盘旋起来打成结。

云鬟(huán):高耸入云的发髻。

女子成年后发式由下垂改为绾结耸立。

随分:随便、随意。

等闲:平常。

“酬一笑”两句,即一笑千金,也懒得再看。

慵觑(yōng qù):懒得看,不屑一顾。

蕣(shùn)华:指朝开暮落的木槿花,借指美好而易失的年华或容颜。

“华”,通“花”。

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

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

永弃却、烟花伴侣。

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如今已受恩宠眷顾,要好好为花做主。

万里晴空,何不一同牵手归去呢。

永远抛弃那些烟花伴侣。

免得叫人见了我,早上行云晚上行雨。

君:指这位歌妓恩遇的倾吐对象。

花:喻青春貌美的歌妓。

丹霄:布满红霞的天空。

烟花伴侣:青楼卖唱生涯。

朝云暮雨:语出宋玉《高唐赋》巫山神女典故,这里比喻歌妓爱情不久长的卖唱生涯。

参考资料: 1、 杜兴海 .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精品评注 :线装书局 ,2011年 :226-227页 . 2、 思履 .宋词三百首彩图全解祥注 .北京市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2年 :89页 .

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

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

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

常只恐、容易蕣华偷换,光阴虚度。

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

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

永弃却、烟花伴侣。

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柳永是第一个敢于把生活社会最底层的歌妓们真、善、美的心灵写进词中的人,词境的开拓上有重要贡献。

此词描写的就是一位身陷污泥而心向自由、光明、高洁的不幸歌妓的典型形象。

词的上片从以往的无情现实落笔铺写,展现这位歌妓厌倦风尘的心理活动,下片由未来的强烈愿望发挥开去,写她对自由生活和美好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全词通过一位歌妓的自述,表现她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她刚成长为少女时便学习歌舞了。

古代女子年满十五岁,开始梳绾发髻,插上簪子,称为“及笄”,标志成年。

由于她身隶娼籍,学习伎艺是为了歌筵舞席之上“娱宾”,以成为娼家牟利的工具。

她华灯盛筵之前为王孙公子们歌舞侑觞,由于她年轻,色艺都好,席上尊前,随处博得王孙公子的称赞,对她的一笑(随)地便以千金相酬。

可是她意不此,“慵觑”是懒于一顾。

可见,她与一般安于庸俗生活、贪得缠头的歌妓们,意趣相异。

作者于此婉曲地表现了这一歌妓轻视千金而要求人们的尊重和理解的独特品橡。

她风尘中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渴望着有一个正常的人生归宿。

歌舞场中的女子青春易逝,有如“蕣华”的命运一样。

“华”古通花,蕣华即木槿花。

《诗·郑风·有女同车》“颜如蕣华”朱熹注:“蕣,木槿也,树如李,其华朝生暮落。

”郭璞《游仙诗》:“蕣荣不终朝。

”古人多用蕣华以喻女子青春,虽美艳而难久驻,有似朝开暮落一般。

这位歌妓清楚地知道,她的美妙青春也将象蕣华会暗中很快变灭的。

“光阴虚度”之后的结局就是常常使她感到困扰和耽忧的问题。

她终于赏识者中寻觅到一位可以信任和依托的男子,便以弱者的身份和坚决的态度,恳求救其脱离火坑。

他的同情、怜爱和赏识,她看来已是“恩顾”了。

歌妓犹命薄如花的女子,求他作主,求他庇护,以期改变自己的命运。

“万里丹霄”意即广阔的晴空。

而此时她有了可信任的男子,祈求着“何妨携手同归去”,共同缔造正常的家庭生活。

从良之后,便表示永远抛弃旧日的生活和那些烟花伴侣,以此来洗刷世俗对她的不良印象。

“朝云暮雨”,典出自宋玉《高唐赋》。

歌妓由于特殊的职业,送往迎来,相识者甚多,给人以感情不专、反复无常的印象。

所以,这位歌妓她恳求、发誓,言辞已尽,愿望热切,力图证明自己非轻浮的女人向社会发出求救的呼声。

然而当时的歌妓者要想象正常人一样过着温暖的家庭生活总是难以如愿的,词中女子的愿望恐难实现。

  这首词摹拟一个妙龄歌妓的口吻,道出她厌倦风尘、追求爱情的心灵世界。

作者似乎只是客观如实道来,字里行间却流露出对备受凌辱的妓女渴望跳出火炕、获得自由的深切同情。

全词纯用白描,全以歌妓之口出之,读来情真意切,真挚动人,干净利落,通俗易懂,是柳词中的上乘之作。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斗百花·满搦宫腰纤细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

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

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

举措多娇媚。

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

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

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釭,却道你但先睡。

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

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

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

举措多娇媚。

刚好握满手的纤细的腰肢,刚好成年了岁数。

不解风流之事的她刚刚出嫁,把头上的双丫髻挽成云髻。

第一次学着打扮严肃之妆,像用画笔画出的、雕塑家雕塑出的美好的身材,(想到男女相恋和云雨之事)脸上表现出一种既怕且羞的情意来。

每一举手投足都非常妩媚可爱。

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

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

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釭,却道你但先睡。

可惜心里还没有学会主动抢先向丈夫示爱。

常常是夜已经深了,还不肯入鸳鸯被睡觉。

丈夫给他脱衣服,羞怯的背对着银灯,对丈夫说:别帮我脱衣了,我先不睡,你先去睡吧。

参考资料: 1、 饶少平选注 .历代艳体诗歌精华 :华夏出版社 ,1996年 :350 . 2、 姚学贤 龙建国 .柳永词详注及集评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年 :9-10 . 3、 刘枫,李宇主编 .诗文经典 柳永集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0 :13-14 .

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

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

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

举措多娇媚。

满搦(nuò:一把可以握持。

宫腰。

古代女子以腰肢纤细为美,此风尚大概起源于楚国。

楚王好细腰,宫中妃嫔千方百计使自己腰细,以之邀宠。

《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后称女子之腰为宫腰。

方:才,刚刚。

笄(jī)岁,笄年,指女子盘发插笄的年龄。

古代女子到了一定年龄须插笄,以示成年。

风流沾惹:风流,指男女相恋。

风流沾惹,是说这个刚成年的少女尚不解风流之事,是风流之事沾惹了她,而不是她去沾惹风流。

垂杨双髻(jì):古代女子未成年时的发型。

成年后,改梳云髻。

初学严妆:初学,第一次学。

严妆,严肃之妆,与少女天真之妆相对应。

“如描”句:身材像画出来的那样苗条,驹部像削出来的那样美丽。

按: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观,女子以削肩(即溜肩)为美。

怯雨羞云:羞怯于男女之情。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载,楚襄王游高唐,梦与神女欢嫌。

别时不山神女对他说:“妾巨为行云,葬为行雨”。

后便以“云雨”代指男女欢合。

举措:举止。

娇媚,妩媚可爱。

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

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

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釭,却道你但先睡。

争奈:怎奈。

心性,性情,性格。

婿:此指丈夫。

未会先怜佳婿:未会,还没有学会。

先怜佳婿,主动抢先向丈夫示爱。

长是:经常是。

便:顺利,指没有困难或阻碍。

鸳被,表层绣有鸳鸯图案的被子。

刘希夷《晚春》诗:“寒尽鸳鸯被,春生玳瑁床。

”罗裳:女子所穿的衣服。

此句是说此少女不主动向丈夫示爱,而丈夫却按捺不住,主动去为此少女脱衣服。

盈盈:羞怯的样子。

银釭,银白色的烛台,指灯盏。

却道:却说。

参考资料: 1、 饶少平选注 .历代艳体诗歌精华 :华夏出版社 ,1996年 :350 . 2、 姚学贤 龙建国 .柳永词详注及集评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年 :9-10 . 3、 刘枫,李宇主编 .诗文经典 柳永集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0 :13-14 .

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

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

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

举措多娇媚。

刚好握满手的纤细的腰肢,刚好成年了岁数。

不解风流之事的她刚刚出嫁,把头上的双丫髻挽成云髻。

第一次学着打扮严肃之妆,像用画笔画出的、雕塑家雕塑出的美好的身材,(想到男女相恋和云雨之事)脸上表现出一种既怕且羞的情意来。

每一举手投足都非常妩媚可爱。

满搦(nuò:一把可以握持。

宫腰。

古代女子以腰肢纤细为美,此风尚大概起源于楚国。

楚王好细腰,宫中妃嫔千方百计使自己腰细,以之邀宠。

《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后称女子之腰为宫腰。

方:才,刚刚。

笄(jī)岁,笄年,指女子盘发插笄的年龄。

古代女子到了一定年龄须插笄,以示成年。

风流沾惹:风流,指男女相恋。

风流沾惹,是说这个刚成年的少女尚不解风流之事,是风流之事沾惹了她,而不是她去沾惹风流。

垂杨双髻(jì):古代女子未成年时的发型。

成年后,改梳云髻。

初学严妆:初学,第一次学。

严妆,严肃之妆,与少女天真之妆相对应。

“如描”句:身材像画出来的那样苗条,驹部像削出来的那样美丽。

按: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观,女子以削肩(即溜肩)为美。

怯雨羞云:羞怯于男女之情。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载,楚襄王游高唐,梦与神女欢嫌。

别时不山神女对他说:“妾巨为行云,葬为行雨”。

后便以“云雨”代指男女欢合。

举措:举止。

娇媚,妩媚可爱。

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

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

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釭,却道你但先睡。

可惜心里还没有学会主动抢先向丈夫示爱。

常常是夜已经深了,还不肯入鸳鸯被睡觉。

丈夫给他脱衣服,羞怯的背对着银灯,对丈夫说:别帮我脱衣了,我先不睡,你先去睡吧。

争奈:怎奈。

心性,性情,性格。

婿:此指丈夫。

未会先怜佳婿:未会,还没有学会。

先怜佳婿,主动抢先向丈夫示爱。

长是:经常是。

便:顺利,指没有困难或阻碍。

鸳被,表层绣有鸳鸯图案的被子。

刘希夷《晚春》诗:“寒尽鸳鸯被,春生玳瑁床。

”罗裳:女子所穿的衣服。

此句是说此少女不主动向丈夫示爱,而丈夫却按捺不住,主动去为此少女脱衣服。

盈盈:羞怯的样子。

银釭,银白色的烛台,指灯盏。

却道:却说。

参考资料: 1、 饶少平选注 .历代艳体诗歌精华 :华夏出版社 ,1996年 :350 . 2、 姚学贤 龙建国 .柳永词详注及集评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年 :9-10 . 3、 刘枫,李宇主编 .诗文经典 柳永集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0 :13-14 .

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

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

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

举措多娇媚。

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

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

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釭,却道你但先睡。

  这首词写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刚刚到得成年就被嫁出,因其尚不解风流韵事,故而在出嫁之后不能完全适应新婚生活的情形。

上片写这位少女婚前的美艳和天真,下片写她婚后的羞怯。

  词的上片写及笄女孩娇羞怯懦,形态心境一一活脱画出,可谓丹青妙手。

首句写女子身材,抓住腰细得只有一把,身材苗条;

次句写其年龄,“方当笄岁”,才步人成年,正当豆寇年华。

“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

”二句可见这女子性意识刚刚觉醒,才把头上两个下垂的发髻挽合在一起盘了起来,即俗称“上头”,这是从姑娘到新妇的发式变化,意思是她初做新妇。

  “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

”新妇与姑娘在妆束上的区别是,姑娘数活泼为佳,新妇以端庄为美,所以,新妇的第一项任务学习“严妆”;

再一个重要区别是,姑娘是单栖,新妇要过夫妻生活。

这是用典。

由于是新妇,看起来她那弱不禁风的身材,对性生活还有点承受不起。

她那一举一动都妩媚多姿,十分可人。

  词的下片,写女子不习惯婚后生活。

“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

”过片承上片而来,是说这女子还有点像做姑娘时那样任性,没有学会疼爱自己的丈夫。

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层层展开,其心理活动的复杂与丰富活现纸上,生动如画。

羞怯之中,洋溢着新婚生活的甜蜜与喜悦,简直是一幅风俗画。

整个下片着重抓取了几个动作,来进一步将人物写活,使其更具立体感。

一是对丈夫不懂得温存,二是不肯脱衣就寝,三是背灯而立,四是着令丈夫先睡,全然是一个不懂规矩、人世未深的孩子。

结三句尤妙,但使丈夫哭笑不得,无可奈何。

留下一片令人忍俊不禁且想象不尽的空间。

  此词全部主旨都集中在两个字上——“娇羞”,在不同的场景、从不同的角度倾力表现了词中女性的这一心理状态。

通首香艳至极,却不堕恶趣。

在主题上虽未能免俗,但其对女子心性之感悟能力、描写之笔力都足以弥补这一缺憾。

  有人认为柳永此度赏玩的是一位既解风情、又不失清新的雏妓,最得狎客欢心。

作者无所顾忌地用俚言俗语将自己的“猴急”心态赤裸裸地表现出来。

这种狎妓病态心理在当时的病态社会里,反而显得十分正常,被众人、乃至社会文化所认可。

  头巾气重的道学先生以为此词儇薄,斥柳永无状。

不必讳言,语词相当刻露。

柳词轻薄、秽亵的罪名是难以推脱的,然而细绎词意亦或是写好人家小儿女初嫁的情形,作者体味细腻真切,描摹生动传神,颇值得反复揣摩。

此当是柳词中别一种笔调。

参考资料: 1、 刘枫,李宇主编 .诗文经典 柳永集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0 :13-14 . 2、 陶然编 .杨柳岸晓风残月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02年 :78-79 .

彩云归·蘅皋向晚舣轻航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蘅皋向晚舣轻航。

卸云帆、水驿鱼乡。

当暮天、霁色如晴昼,江练静、皎月飞光。

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

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

堪伤。

朝欢暮散,被多情、赋与凄凉。

别来最苦,襟袖依约,尚有余香。

算得伊、鸳衾凤枕,夜永争不思量。

牵情处,惟有临歧,一句难忘。

蘅皋向晚舣轻航。

卸云帆、水驿鱼乡。

当暮天、霁色如晴昼,江练静、皎月飞光。

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

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

天色已晚,整理轻舟向长满杜衡的岸边靠拢。

在盛产鱼米的水路驿站,放下白色的船帆。

面对傍晚的天空,明朗的天色如同晴朗的白昼,江水澄静,皎月耀光。

怎堪听从那遥远的村落传来的悠悠羌笛声,引起离开家园和亲人的离人无限悲伤。

此时,感到自己就如同水中之萍、风中之梗,过着漂荡不定的生活,马上要过年了,思绪却纷繁复杂。

堪伤。

朝欢暮散,被多情、赋与凄凉。

别来最苦,襟袖依约,尚有余香。

算得伊、鸳衾凤枕,夜永争不思量。

牵情处,惟有临歧,一句难忘。

怎能忍受朝欢暮散的伤悲,多情给自己带来了无限的孤寂冷落。

离别以来痛苦之极,衣襟衣袖隐约还有残余的芳香。

料想你此时一定坐在我们同床共枕的床头上,面对漫漫长夜,怎能不如同我一样的思念。

动情处,惟有赠别之辞,一句也难以忘记。

参考资料: 1、 (宋)柳永 著,薛瑞生校注 .乐章集校注 .北京市 :中华书局 ,2005年1月第1版 :151 . 2、 叶嘉莹 等 .柳永词新释辑评 .北京市 :中华书局 ,2005年1月第1版 :334-337 .

破阵乐·露花倒影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

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

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

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

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

时见。

凤辇宸游,鸾觞禊饮,临翠水、开镐宴。

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

罄欢娱,歌鱼藻,徘徊宛转。

别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争收翠羽,相将归远。

渐觉云海沈沈,洞天日晚。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

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

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

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

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

带着露的花在水中映出了倒影,笼罩在一片淡淡雾中的青草,挨着池中的碧水。

金明池的水波荡漾出淡淡的暖意。

垂柳呈现出一片金黄色,在风中摇曳,远远望去,对岸系着供皇帝乘坐的龙舟与准备供戏游的彩船。

长长的虹桥,其台阶高低排列如雁齿般整齐,一直延伸到水殿。

在柳树之堤旁,鱼龙曼衍嬉闹。

那里聚集着一群穿着娇艳来闹春的美女,音乐声喧天。

天气晴朗,花木沐浴在春风中,光泽鲜亮;

一眼望去,金明池好象唐代的蓬莱池水一般清澈。

时见。

凤辇宸游,鸾觞禊饮,临翠水、开镐宴。

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

罄欢娱,歌鱼藻,徘徊宛转。

别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争收翠羽,相将归远。

渐觉云海沈沈,洞天日晚。

偶然看见皇帝出游于此,举杯与群臣共饮禊宴酒。

在清莹的池水畔,开设御宴。

数叶扁舟如在画楫上游荡,夺锦橱之戏的场面,就像彩霞般烂漫。

游人尽情欢娱,歌颂《鱼藻》佳曲,乐声婉转动听。

时有轻盈女子,每个人都佩垂着明珠,争着去拾河岸边的翠羽,渐渐走远。

高远空阔的天空渐渐昏暗起来,就像夜晚的洞天之地。

参考资料: 1、 中华书局编辑部.《柳永词》:中华书局,2013:第107-110页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

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

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

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

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

露花倒影:谓带露的花在水中映出倒影。

烟芜(wú)蘸(zhàn)碧:笼罩在一片淡淡雾中的青草,挨着池中的碧水。

灵沼:此指宋琼林苑中之金明池,池在顺天门街北,周围约九里三十步。

金柳:垂柳呈现出一片金黄色,在风中摇曳。

系彩舫龙舟遥岸:远远望去,对岸系着供皇帝乘坐的龙舟与准备供戏游的彩船。

千步虹桥:长长的虹桥。

古人以步为度量单位,一步为五尺。

虹桥,拱桥。

参差雁齿:虹桥上的台阶高低排列如雁齿般整齐。

雁齿,喻排列整齐之物。

水殿:营建于水上之亭殿,金明池有水殿。

金堤:旁植柳树之堤。

簇娇春:聚集着一群穿着娇艳来闹春的美女。

罗绮:指丝绸衣裳。

喧天丝管:音乐声喧天。

霁(jì)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天气晴朗,花木沐浴在春风中,光泽鲜亮;

一眼望去,金明池好象唐代的蓬莱池水一般清澈。

荣光,花木的光泽。

蓬莱,指蓬莱池,在陕西长安县东蓬莱宫附近。

蓬莱宫,唐宫名,原名大明宫,高宗时改为蓬莱宫。

清浅,清澈而不深。

此处为偏义,指清澈。

时见。

凤辇宸游,鸾觞禊饮,临翠水、开镐宴。

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

罄欢娱,歌鱼藻,徘徊宛转。

别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争收翠羽,相将归远。

渐觉云海沈沈,洞天日晚。

时见:意谓突然看见,不期然而看见。

凤辇(niǎn)宸(chén)游:谓皇帝出游。

凤辇,皇帝所乘之车。

宸(chin),北极星所在为宸,皇帝如北极之尊,故后借用为皇帝所居,又引申为皇帝的代称。

鸾觞禊饮(luán shāng xì yǐn):举杯与群臣共饮禊宴酒。

鸾觞,刻有聋鸟花纹的酒杯。

禊饮,祓禊之后的饮宴。

翠水:清莹的水。

镐(gǎo)宴:即天下太平,君臣同乐戢(jí)御宴。

《诗经·小雅·鱼藻》:“王在镐,其乐饮酒。

”郑杰笺:“天下平安,万物得其性。

武王何所处乎?

处于镐京,乐八音之乐,与群臣饮酒而已。

”后以“镐宴”、“镐饮”代指天下太平,君臣同乐。

此指皇帝宴群僚的禊宴。

舠(dāo):形如刀之小船。

竞夺锦标霞烂:夺锦橱之戏的场面,就像彩霞般烂漫。

罄(qìng)欢娱:尽情欢娱。

《鱼藻》:《诗经》中歌颂武王的诗篇。

《诗序》曰:“王居镐京,特不能以自乐,故君子思古之武王焉。

”各委明珠,争收翠羽:每个人都佩垂着明珠,争着去拾河岸边的翠羽。

委,委佩,委垂。

翠羽,翠鸟的羽毛,可作饰物。

云海沉沉:谓高远空阔的天空渐渐昏暗起来。

云海,指高远空阔的天空。

洞天:道教称神仙居处,意谓洞中别有天地。

后泛指风景胜地。

参考资料: 1、 中华书局编辑部.《柳永词》:中华书局,2013:第107-110页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

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

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

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

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

时见。

凤辇宸游,鸾觞禊饮,临翠水、开镐宴。

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

罄欢娱,歌鱼藻,徘徊宛转。

别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争收翠羽,相将归远。

渐觉云海沈沈,洞天日晚。

  词的开头,以三个四字句“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真切地描写了金明池的优美景色——含露的鲜花池中显出清晰的倒影,烟霭笼罩的草地一直延伸到碧绿的池边,池水暖洋洋的。

由“露花”、“烟芜”和“波暖”可知是春日温煦的早晨,而“倒影”、“蘸碧”和“灵沼”则点出了池水的清澈明净和广阔,这三句不仅写景如画,而且使人感到有一股春晨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充满着美感和活力,为全词奠定了明丽热烈的基调。

“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这是苏轼的赞语(叶梦得《避暑录话》),可见此词的开头何等地脍炙人口。

  “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继续写池了景象——岸边垂柳飘拂的树上系有许多争奇斗丽的彩舟龙船,煞是好看。

接着写金明池上的仙桥:“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

”《东京梦华录》载:“仙桥,南北约数百步,桥面三虹,朱溱阑楯,下排雁柱,中央隆起,谓之骆驼虹,若飞虹之状。

桥尽处,五殿正池之中心。

”词句所云,亦几乎写实,而又有文采,把仙桥凌波而起,雄跨池上,直通水殿的气势写活了。

“绕金堤”四句,着重描写金明池上游乐场面。

“曼衍鱼龙戏”,叙写上演的百戏花样繁多,变化莫测:“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突出乐部歌舞妓人罗绮成群,弹奏起急管繁弦、声腾云霄。

这几句渲染金明池上花光满路,乐声喧空的繁华热闹景象,虽为实写,却也写得绘声绘影,历历目。

上片结语说:“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

”是此前现实描写的升华葛洪《神仙传》记麻姑语云:“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

”词语本此。

词人运用丰富想象而进入仙境,但见景色晴明,云气泛彩,好似海中的蓬莱仙山。

  下片以“时见”二字突兀而起。

“凤辇宸游”四句描写皇帝临幸金明池并赐宴群臣的景况。

接着铺叙君臣观看龙舟竞渡夺标。

词中“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两句,生动地再现了龙舟双桨飞举,奋力夺标的情形。

这里笔法自然鲜活,词意显露,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

“罄欢娱”三句,极写宴会上群臣咏唱赞美天子的诗歌的盛况,带有一定的颂圣味道。

  “别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争收翠羽,相将归远”四句,由写皇帝临幸而转入叙士庶游赏情景。

其中“各委”二句,化用曹植《洛神赋》之典,言游女各自争着以明珠为信物遗赠所欢,以翠鸟的羽毛作为自己的修饰,形容其游春情态十分传神。

“相将归远”,相偕兴尽而散。

这一层描叙,使词的意味更加浓郁,使词的铺陈更见深厚。

“渐觉云海沈沈,洞天日晚。

”以想象中的仙境结束下片:傍晚白云弥漫空际,广阔深邃,池上巍峨精巧的殿台楼阁渐渐笼罩一片昏暗的暮色之中,仿佛如同神仙所居的洞府,从而把汴京金明池上繁华景色的赞颂推到了顶点。

  此词为篇幅达一百三十余字的慢词长调,作者十分注意篇章的组织安排,层次分明,结构严密。

上片泛写池上景象,先叙金明池的水色风光,后写游乐的热闹景况。

下片重点描绘赐宴和争标的场面,先写皇帝临幸情景,后叙士庶游赏情况。

全词条理井然,眉目清晰。

“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两句,不只写出了池边垂柳飘拂,彩舟争艳的美景,也为后面写“曼衍鱼龙戏”和“竞夺锦标霞烂”等作了伏笔。

下片以仙境作结,和上片结尾写蓬莱神仙世界遥相呼应。

  全词由晨景始,以晚景终,叙写了池上一天的游况,其间写景、叙事、抒情融于一炉,前后连贯,首尾照应,充分体现了柳词“层层铺叙,情景兼融,一笔到底,始终不懈”(夏敬观《手评乐章集》)和“音律谐婉,语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曲尽”(《直斋书录解题》)的特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临江仙引·画舸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画舸、荡桨,随浪前,隔岸虹。

□荷点断秋容。

疑水仙游泳,向别浦相逢。

鲛丝雾吐渐收,细腰无力转娇慵。

罗袜凌波成旧恨,有谁更赋惊鸿。

想媚魂杳信,算密锁瑶宫。

游人漫劳倦□,奈何不逐东风。

西江月(中吕宫)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凤额绣帘高卷,兽钚朱户频摇。

两竿红日上花梢。

春睡厌厌难觉。

好梦狂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

不成雨暮与云朝。

又是韶光过了。

满朝欢·花隔铜壶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

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

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

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

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

别来岁久,偶忆欢盟重到。

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

尽日伫立无言,赢得凄凉怀抱。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

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

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

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

宫门前,铜人托盘以乘天露,皇宫里风光烂漫,我偏爱春分,轻烟在漫长的白天飘动着,引得黄莺在皇家园林婉转歌鸣,鱼儿在皇家内池中游荡。

街巷天气初晴,尘土沾染着芬芳,街巷两旁垂杨芳草。

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

别来岁久,偶忆欢盟重到。

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

尽日伫立无言,赢得凄凉怀抱。

看到这样的景致,我因而思念起秦楼楚馆里那些美丽的姑娘(歌妓),想起以前的美好岁月,我曾与她们相聚,我曾迷恋她们的歌声和笑语。

然而我离别京城已经这么多年,如今偶然想起当年欢爱时的山盟海誓,重新回到这里。

当年那些人呀,已经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只看见半掩的红色门扉。

面对这一切,我只有伫立在那里默默无言,现在只剩下我独自一人凄凉。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

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

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

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

春杪:春末。

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

别来岁久,偶忆欢盟重到。

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

尽日伫立无言,赢得凄凉怀抱。

欢盟:和好结盟。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

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

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

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

宫门前,铜人托盘以乘天露,皇宫里风光烂漫,我偏爱春分,轻烟在漫长的白天飘动着,引得黄莺在皇家园林婉转歌鸣,鱼儿在皇家内池中游荡。

街巷天气初晴,尘土沾染着芬芳,街巷两旁垂杨芳草。

春杪:春末。

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

别来岁久,偶忆欢盟重到。

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

尽日伫立无言,赢得凄凉怀抱。

看到这样的景致,我因而思念起秦楼楚馆里那些美丽的姑娘(歌妓),想起以前的美好岁月,我曾与她们相聚,我曾迷恋她们的歌声和笑语。

然而我离别京城已经这么多年,如今偶然想起当年欢爱时的山盟海誓,重新回到这里。

当年那些人呀,已经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只看见半掩的红色门扉。

面对这一切,我只有伫立在那里默默无言,现在只剩下我独自一人凄凉。

欢盟:和好结盟。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红窗迥·小园东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小园东,花共柳。

红紫又一齐开了。

引将蜂蝶燕和莺,成阵价、忙忙走。

花心偏向蜂儿有。

莺共燕、吃他拖逗。

蜂儿却入、花里藏身,胡蝶儿、你且退后。

小园东,花共柳。

红紫又一齐开了。

引将蜂蝶燕和莺,成阵价、忙忙走。

成阵价:成群成片地。

忙忙走:飞来飞去。

花心偏向蜂儿有。

莺共燕、吃他拖逗。

蜂儿却入、花里藏身,胡蝶儿、你且退后。

拖逗:宋元时口语,惹引、勾引。

吃:被。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小园东,花共柳。

红紫又一齐开了。

引将蜂蝶燕和莺,成阵价、忙忙走。

花心偏向蜂儿有。

莺共燕、吃他拖逗。

蜂儿却入、花里藏身,胡蝶儿、你且退后。

  这首词写春景。

上阕第一句“小园东”起笔就直接点出地点,紧接着“花共柳,红紫又一齐开了”两句写树木花卉,展示一片浓郁春意。

“引将蜂蝶燕和莺,成阵价,忙忙走”这三句借蜂、蝶、燕、莺,渲染出了春景之绚丽。

  这首词的下阕起首一句“花心偏向蜂儿有”具体描写了蝶戏花。

“花心”两句赋生物以人的情态,生动有趣,“拖逗”两句,活画出莺、燕为花吸引却又无可奈何的神态。

“蜂儿却入,花里藏身”这两句写蜜蜂采蜜,“藏身”二字,活灵活现。

最后两句以蜜蜂口吻写,更有妙趣。

  上阕从蜂蝶莺燕绕花飞舞落笔,热闹生动、充满情趣;

用口语、俗语入词,在以雅为主的词坛上别具一格,表现出另一种美学趣味。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临江仙引·渡口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渡口、向晚,乘瘦马、陟平冈。

西郊又送秋光。

对暮山横翠,衫残叶飘黄。

凭高念远,素景楚天,无处不凄凉。

香闺别来无信息,云愁雨恨难忘。

指帝城归路,但烟水茫茫。

凝情望断泪眼,尽日独立斜阳。

渡口、向晚,乘瘦马、陟平冈。

西郊又送秋光。

对暮山横翠,衫残叶飘黄。

凭高念远,素景楚天,无处不凄凉。

香闺别来无信息,云愁雨恨难忘。

指帝城归路,但烟水茫茫。

凝情望断泪眼,尽日独立斜阳。

  柳永择取向晚、渡口、瘦马、平冈、秋光、暮山、横翠、残叶、飘黄、烟水、泪眼、斜阳……等等的一组组描写暮色秋景的双音词,在词中呈现出“素景楚天”的凄凉之景,传达出“云愁雨恨”的离别之情,倾泻出“烟水茫茫”的思念之苦。

柳永挥动其铺陈之妙笔,抒发其宦游之忧郁。

  柳永的铺陈悲秋,承上启下。

上承宋玉,下启后代诸多大家,其中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也是用一组组的双音词来描写暮色秋景,尤其是“古道西风瘦马”,可与“平冈秋光瘦马”对应,似有柳永遗风。

  傍晚离开渡口,乘瘦马登上山岗平坦路。

西郊又送来了秋日的凤光景色。

暮色中,山上呈现的翠绿色,衬托着纷纷飘落的黄叶。

登高思远,南国的秋景,无处不凄凉。

  自从和她离别以来彼此便杳无音信,难忘那云愁雨恨的离别之情。

指着回归京城的道路,但见雾霭笼罩着广阔无际的茫茫水面。

泪眼情意专注,向远处望去,直到看不见,终日就这样独自伫立,直到夕阳西沉。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临江仙引·渡口

长寿乐·繁红嫩翠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繁红嫩翠。

艳阳景,妆点神州明媚。

是处楼台,朱门院落,弦管新声腾沸。

恣游人、无限驰骤,娇马车如水。

竞寻芳选胜,归来向晚,起通衢近远,香尘细细。

太平世。

少年时,忍把韶光轻弃。

况有红妆,楚腰越艳,一笑千金何啻。

向尊前、舞袖飘雪,歌响行云止。

愿长绳、且把飞乌系。

任好从容痛饮,谁能惜醉。

1112131415 共27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