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

摄政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è/niè zhèng代国君处理国政:周公摄政|南面摄政。

摄政王

摄政王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è/niè zhèng wáng1. 当名义上的君主未达法定年龄、不在或无能时统治国家的君主。

狼胡

狼胡的同义词反义词
láng hú1.喻处境艰难,进退维谷。《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孔颖达疏:"毛以为狼之老者则颔下垂胡,狼进前则躐其胡,却退则跲其尾……以喻周公摄政之时,远则四国流言,近则王不知其志,进退有难。"朱熹集传:"胡,颔下悬肉也。"高亨注:"胡,兽颔下下垂的肉。兽的胡上总是生着较长的毛,所以字变为胡,胡本含有胡意。老狼的胡肉长,胡毛也长,行走时,两脚就踩着了。"

关白

关白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 bái1.报告。 2.通知;通告。 3.日本平安时代官名。天皇年幼时太政大臣主持政事称"摄政"﹐天皇成年亲政后改称"关白"。唯诸事先经关白过问﹐然后奏闻天皇;关白握有实权。

居东

居东的同义词反义词
jú dōng1.《书.金縢》:"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孔颖达疏:"郑玄以为武王崩,周公为冢宰三年,服终,将欲摄政,管蔡流言,即避居东都。"后因以指退职避居。

载沣(1883-1951)

载沣(1883-1951)的同义词反义词
zài/zǎi fēng (1883-1951)清末摄政王。满族。爱新觉罗氏。袭封醇亲王。宣统帝父。1908年宣统帝即位,他任摄政王,将军政大权集中于皇族集团。后又成立皇族内阁,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武昌起义后,各省先后宣布独立,他被迫辞职。后寓居天津、东北等地。

还辟

还辟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hái bì/pì1.避让貌。辟,通"避"。 2.摄政者把权力交还给帝王。

顺治帝(1638-1661)

顺治帝(1638-1661)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ùn zhì dì (1638-1661)即“爱新觉罗·福临”。清朝皇帝。庙号世宗,年号顺治。皇太极第九子。1643年六岁即位,由叔父多尔衮摄政。1644年入关,打败李自成农民军,迁都北京。又派兵攻灭南明,镇压各地农民起义军。1650年,多尔衮死后始亲政,严惩多尔衮亲信党羽,继续用兵西南,镇压反清势力,并推行垦荒,整饬吏治。

临朝

临朝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n zhāo/cháo1.临御朝廷(处理政事)。 2.特指太后摄政称制。

伊周

伊周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zhōu1.商伊尹和西周周公旦。两人都曾摄政,后常并称。亦指执掌朝政的大臣。
123 共2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