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夕

双夕的同义词反义词
shuāng xī1.指七夕。

吃巧

吃巧的同义词反义词
chī qiǎo1.旧时浙人风俗,每逢七夕,聚饮于门首,谓之吃巧。

同心脍

同心脍的同义词反义词
tóng/tòng xīn kuài1.旧时七夕所制脍肉。相传七夕牛郎织女相会,故名。

填河

填河的同义词反义词
tián/zhèn hé1.亦称"填桥"。 2.指每年七月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群鹊衔接为桥以渡银河的民间传说。

女儿节

女儿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nǚ ér/er jié1.明清时京城女子习俗之一。 2.指七夕。

巧夕

巧夕的同义词反义词
qiǎo xī1.即七夕。农历七月七日之夜。古代妇女于是夜穿针乞巧,故称。

巧果

巧果的同义词反义词
qiǎo guǒ1.旧俗七夕时用面和糖等制成片状,以油炸脆,供乞巧用的点心。今市上有一种油炸的点心,亦称巧果,不限于七夕供应。

应制

应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ng/yìng zhì1.应诏,应皇帝之命。 2.特指应皇帝之命写作诗文。亦以称其所作。南朝宋谢庄有《七夕夜咏牛女应制》诗,唐上官仪有《奉和过旧宅应制》诗。 3.应付,制服。

彩楼

彩楼的同义词反义词
cǎi lóu1.用彩色绸帛结扎的棚架。一般用于祝贺节日盛典喜庆之事。 2.特指七夕乞巧楼。

得巧

得巧的同义词反义词
dé qiǎo1.谓得其巧妙。 2.古时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月光下以五彩丝缕穿七孔针或九尾针,先成者谓之得巧。唐祖咏《七夕》诗:"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月试看看。"又,妇女以小蜘蛛安置盒内,次日看它结网之状,若网丝密而圆正,亦谓之得巧。参阅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蛛丝卜巧》﹑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七夕》。参见"乞巧"。
12345 共5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