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山

崤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áo shān1.山名。崤,也作"殽"。又名嵚崟山﹑嵚岑山。在河南省洛宁县北。山分东西二崤,中有谷道,坂坡峻陡,为古代军事要地。参阅《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一.永宁》。

律学

律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lǜ xué1.古代传授法律知识的学校。晋始置律学博士,转相教授。后秦姚兴设律学于长安,召各郡县散吏入学,成绩优良者选任郡县狱吏。隋律学隶大理寺,唐宋律学隶国子监。 2.法律学科。

萧何(?-前193)

萧何(?-前193)的同义词反义词
xiāo hé/hē/hè (?-qián 193)汉初大臣。沛县(今属江苏)人。曾为县吏,助刘邦于沛县起兵。入咸阳后,收取秦政府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及民间疾苦的概况。楚汉战争中,推荐韩信为大将军统兵作战,自己以丞相身份留守关中。汉朝建立后封为酂侯。后又协助高祖先后消灭韩信、陈、英布等异姓诸侯王。

郡国

郡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jùn guó1.郡和国的并称。汉初,兼采封建及郡县之制,分天下为郡与国。郡直属中央,国分封诸王﹑侯,封王之国称王国,封侯之国称侯国。南北朝仍沿郡﹑国并置之制,至隋始废国存郡。后亦以"郡国"泛指地方行政区划。

铜章

铜章的同义词反义词
tóng zhāng1.古代铜制的官印。唐以来称郡县长官或指相应的官职。

主吏

主吏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ǔ lì1.秦汉郡县地方官的属吏。

宣慰司

宣慰司的同义词反义词
xuān wèi sī1.元置宣慰使司,管理军民事务,分道掌管郡县,为行省和郡县间的承转机关。明清时不设于内地,而独存于土司。参阅《文献通考》卷六十﹑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

封建论

封建论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ng jiàn lùn/lún散文篇名。唐代柳宗元作。“封建”指奴隶社会分封国土、建立诸侯国的分封制度。作者分析了这种制度的产生原因、形成过程及其弊病,论述了它终被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意在反对唐中期的藩镇割据,维护唐王朝的统一。措词严谨,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是古代议论文的典范之作。

山郡

山郡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n jùn1.指偏僻的郡县。

巴陵

巴陵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líng1.旧县名。晋太康元年置,治所在今湖南岳阳。1913年改名岳阳县。 2.郡名。南朝宋元嘉十六年置。治所在巴陵(今湖南岳阳)。隋开皇九年废。唐天宝元年复置。干元元年改称岳州。隋末罗县令萧铣起兵,即以此为根据地。 3.山名。在岳阳县治西南,滨洞庭湖。据《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七:"昔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若陵,故曰巴陵。"
12345 共4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