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1874-1939)

吴佩孚(1874-1939)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pèi fú (1874-1939)直系军阀首领。山东蓬莱人。曾任北洋军师长、两湖巡阅使、直鲁豫三省巡阅使。1923年残酷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造成二七惨案。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战败。后又联合张作霖,进攻冯玉祥部国民军。1926年在湖北被北伐军击垮。后病死。

国民革命军

国民革命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ó mín gé mìng jūn国民政府所辖之军队。1925年组成。初时有六个军,1926年7月誓师北伐时增至八个军。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李济深任总参谋长,邓演达任总政治部主任。各军的党代表和政治部主任多由中国共产党人担任。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党代表被撤销,国民党军队继续沿用此名称。

明太祖(1328-1398)

明太祖(1328-1398)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g tài zǔ (1328-1398)即“朱元璋”。明王朝的建立者。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贫农出身。少年时曾在皇觉寺当和尚。后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郭死后自为统帅。1356年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先后击败并消灭陈友谅、张士诚及其余部,又杀害红巾军首领韩林儿。不久出师北伐。1368年在应天(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同年攻克大都(今北......更多

檀公策

檀公策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 gōng cè1.《宋书.檀道济传》载:檀道济足智多谋,随高祖北伐,为前锋,屡建战\\,后因称征战计策为"檀公策"。

李开芳(约1826-1855)

李开芳(约1826-1855)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kāi fāng (yuē/yāo 1826-1855)太平天国将领。广西武缘(今武鸣)人。金田起义后,历任太平天国将军、指挥、地官正丞相。1853年与林凤祥等率军北伐,因功封定胡侯。不久攻克天津附近的静海。后在山东突围时被俘遇害。

李济深(1885-1959)

李济深(1885-1959)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jì shēn (1885-1959)爱国民主人士。广西苍梧人。北京陆军大学第三期毕业。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长、黄埔军校副校长。1927年参与发动广州四一五反革命政变。1933年联合第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成立抗日反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1948年发起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主席。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杜聿明(1905-1981)

杜聿明(1905-1981)的同义词反义词
dù yù míng (1905-1981)陕西米脂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党政府第五军军长、中国远征军第一路代司令长官、第五集团军总司令。曾率部参加徐州会战,到缅甸支援盟军对日作战。抗战胜利后,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徐州“剿总”副总司令。1949年在淮海战役中被俘,1959年被特赦。曾任全国政协常委。

杨秀清(1823-1856)

杨秀清(1823-1856)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xiù qīng (1823-1856)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广西桂平人。贫苦农民出身。1846年参加拜上帝会。曾假托天父附体,取得天父代言人的特权。金田起义时,领中军主将。后封东王,主持朝政。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南京)后,派兵北伐与西征,并主持外交事务。因居功自傲,独揽大权,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引起领导集团的内部分裂。在杨韦事变中被韦昌辉杀害。

林凤祥(1825-1855)

林凤祥(1825-1855)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n fèng xiáng (1825-1855)太平天国将领。广西桂平人。1851年参加太平军,屡建战功。1853年与李开芳等率军北伐,因功封靖胡侯。不久攻克天津附近的静海。次年在东光连镇被围困,率部奋战九个月,受伤被俘遇害。

欧阳山(1908- )

欧阳山(1908- )的同义词反义词
ōu yáng shān (1908- )小说家。湖北荆州人。1926年在北伐军中做宣传工作,并主编《广州文学》。1933年参加左联。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到延安,任中共中央文委常委。建国后曾任广东作协主席、《作品》主编。著有长篇小说《高干大》、《三家巷》、《苦斗》、《柳暗花明》等。
12345 共7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