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朝代:作者: 王哲 体裁:

掌法遵条常谨守,饶人蕴德尤先。

孝心自许合神天。

长长能后已,永永瞻家缘。

便是修行真宝路,正端无党无偏。

放开心月照金莲。

馨香冲碧汉,堪献大罗仙。

正已修行无怠堕,推心上应天机。

内容整肃吐光辉。

灵真搜得莹,方可许瞻。

谨谨授持专一守。

静中清里归依。

法恁条制不相违。

九玄并七祖,连汝共升飞。

游历都京并府郡,更兼县镇坊村。

并无术法没谈论。

一般真个好,六业铁声浑。

莫*时时清韵响,人人唤出家门。

磨伊心镜不教昏。

满轮......更多

九辩

朝代: 先秦 作者: 宋玉 体裁: 楚辞

悲哉!

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寥兮,天高而气清;

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

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

惆怅兮,而私自怜。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

雁廱廱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

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

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更多

书事七首

朝代:作者: 时少章

玛瑙遗基尚未斜,两京风物使人嗟。

先皇月出曾游历,空见春风发落花。

书边事

朝代:作者: 张乔 体裁: 五律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释注解:1、调角:犹吹角。

2、梁州:当时指凉州,在今甘肃境内。

韵译:号角划断宁静清秋,征人独自凭倚城楼。

昭君青冢春风吹拂,夕阳西沉边城梁州。

广袤荒漠无兵阻扰,边疆重地有人旅游。

蕃民之情长如此水,千秋万代永向南流。

评析:此诗是写作者游历边塞的所见所闻。

首联写边塞军旅生活和安宁,征人安闲无事;

颔联虚写昭君......更多

作《云谷晴翠》归途口占

朝代: 刘海粟

七十二峰七度攀,此身宁复在人间。

八五游历曾非梦,疑昔登临未定山。

有路篱雀飞不到,无知松柏老能闲。

要从何处寻丹嶂,莫使匆匆卤莽还。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朝代:作者: 释普度

今朝七月十五,衲僧拄杖起舞。

头顶西天,脚踏东土。

游历百城,不移寸步。

阿呵呵,白云绽处青山露。

兰陵王 岁晚忆王彦强而作

朝代:作者: 邵亨贞 体裁:

暮天碧。

长是登临望极。

松江上、云冷雁稀,立尽斜阳耿相忆。

凭阑起叹息。

人隔吴王故国。

年华晚,烟水正深,难折梅花寄寒驿。

东风旧游历。

记草暗书帘,苔满吟屐。

无情征旆催离席。

嗟月堕寒影,夜移清漏,依稀曾向梦里识。

恍疑见颜色。

空惜。

鬓毛白。

恨莫趁金鞍,犹误尘迹。

何时弭棹苏台侧。

共漉酒纱帽,放歌瑶瑟。

春来双燕,定到否,旧巷陌。

柳阴直。

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

谁识。

京华倦客。

......更多

凤栖梧

朝代:作者: 王哲 体裁:

禀性清闲归寂寂。

占得风程,云水长游历。

搜出明珠频洗涤。

更将霞彩重开剔。

任坐任行还在觌。

静里亲知,有个相寻觅。

每每遭逢金露滴。

两袖刚风凌倒景。

小磴松声,独上招提境。

碧水流云三百顷。

白龙飞过青天影。

折脚铛中留苦茗。

野菊生花,犹记丹砂井。

吹罢玉箫山月冷。

帘下清歌帘外宴。

虽爱新声,不见如花面。

牙板数敲珠一串,梁尘暗落琉璃盏。

桐树花深孤凤怨。

渐遏遥天,不放行云散。

坐上少年听不惯,玉山未倒肠先断。

千年调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

吾使丰隆前导,叫开阊阖。

周游上下,径入寥天一。

览县圃,万斛泉,千丈石。

钧天广乐,燕我瑶之席。

帝饮予觞甚乐,赐汝苍璧。

嶙峋突兀,正在一丘壑。

余马怀,仆夫悲,下恍惚。

注释注释:原注:开山径得石壁,因名曰苍壁。

事出望外,意天之所赐邪,喜而赋-------------------------①此闲居瓢泉之作。

意天之所赐邪:想来这块石壁是上天所赏赐。

邪:同“耶”。

词以天赐石壁起兴,主......更多

台城路/齐天乐

朝代:作者: 张炎 体裁:

翠屏缺处添奇观,修眉远浮孤碧。

天影微茫,烟痕黯淡,不与千峰同色。

凭高望极。

向帘幕中间,冷光流入。

料得吟僧,数株松下坐苍石。

泉源犹是故迹。

煮茶曾味古,还记游历。

调水符闲,登山屐在,却倚阑干斜日。

轻阴易*。

看飘忽风云,晦明朝夕。

为我飞来,傍江横峭壁。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12345 共3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