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城闻笛 朝代: 唐 作者: 李益 体裁: 七绝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释注释:受降城: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但此诗的受降城所在地说法不一。回乐:县名,故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山峰。简析:这首七绝是历来传诵的名篇。霜月、芦笛、乡思,构成一幅思乡图,意境感人。出处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卷27_89全唐诗:卷283_97 夜上受降城闻笛(一作戎昱诗) 朝代: 唐 作者: 李益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平明独惆怅,落尽一庭梅。出处全唐诗:卷283_24 大礼毕皇帝御丹凤门改元建中大赦 朝代: 唐 作者: 李益 体裁: 七古 大明曈曈天地分,六龙负日升天门。凤凰飞来衔帝箓,言我万代金皇孙。灵鸡鼓舞承天赦,高翔百尺垂朱幡。宸居穆清受天历,建中甲子合上元。昊穹景命即已至,王事乃可酬乾坤。升中告成答玄贶,泥金检玉昭鸿恩。云亭之事略可记,七十二君宁独尊。小臣欲上封禅表,久而未就归文园。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282_40 奉和武相公《郊居寓目》 朝代: 唐 作者: 李益 黄扉晚下禁垣钟,归坐南闱山万重。独有月中高兴尽,雪峰明处见寒松。·56 ·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283_81 宣上人病中相寻联句 朝代: 唐 作者: 李益 体裁: 联句 策杖迎诗客,归房理病身。闲收无效药,遍寄有情人。[广宣]草木分千品,方书问六陈。还知一室内,尔我即天亲。[李益]出处全唐诗 宫怨 朝代: 唐 作者: 李益 体裁: 七绝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注释注释:和王昌龄“奉帚平明”、“闺中少妇”等名作之同,此诗的怨者,不是一开始就露面的。长门宫是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后的居处,昭阳殿则是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居处,唐诗通常分别用以泛指失宠、得宠宫人住地。欲写长门之怨,却先写昭阳之幸,形成此诗一显著特点。前两句的境界极为美好。诗中宫花大约是指桃花,此时春晴正开,花朵上缀着露滴,有“灼灼其华”的......更多 宿冯翊夜雨赠主人 朝代: 唐 作者: 李益 体裁: 五排 危心惊夜雨,起望漫悠悠。气耿残灯暗,声繁高树秋。凉轩辞夏扇,风幌揽轻裯。思绪蓬初断,归期燕暂留。关山蔼已失,脸泪迸难收。赖君时一笑,方能解四愁。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283_30 宿石邑山中 朝代: 唐 作者: 李益 体裁: 七绝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注释注释:这首七绝以极简炼的笔触,描绘了石邑山变幻多姿的迷人景色。前两句写傍晚投宿所见山之景,后两句写晓行山中所见天之色。石邑,古县名,故城在今河北获鹿东南。石邑一带为太行山余脉,山势逶迤,群峰错列,峻峭插天。起句“浮云不共此山齐”,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描写了这种直插云天的气势:那高空飘忽浮动的白云也飞升不到山的顶端,敢去与它比个高......更多 寄许炼师[一作戎昱诗] 朝代: 唐 作者: 李益 类别:代简 扫石焚香礼碧空,露华偏湿蕊珠宫。如何说得天坛上,万里无云月在中。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283_111 残句 朝代: 唐 作者: 李益 闲庭草色能留马,当路杨花不避人。(张为《主客图》).第二百八十四卷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283_115 12345 共18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