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春夕旅怀 朝代: 唐 作者: 罗邺 体裁: 七律 几年栖旅寄西秦,不识花枝醉过春。短艇闲思五湖浪,羸蹄愁傍九衢尘。关河风雨迷归梦,钟鼓朝昏老此身。忽向太平时节过,一竿持去老遗民。出处全唐诗:卷654-50 七夕 朝代: 唐 作者: 曹松 体裁: 七律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出处全唐诗:卷717-35 七律·到韶山 朝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体裁: 七律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注释注释:逝川:流逝的时间。见《水调歌头·游泳》注释。为有:因为有。菽:豆类。遍地英雄:此句原作“人物峥嵘胜昔年”。英雄:人民群众。题解毛泽东一九五九年九月十三日致胡乔木的信,“‘霸主’指蒋介石。这一联写那个时期的阶级斗争。通首写三十二年的历史。”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 朝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体裁: 七律 春风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注释注释:1955年10月 七律·登庐山 朝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体裁: 七律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注释注释:四百旋:庐山盘山公路三十五公里,有近四百处转弯。旋:盘旋。九派、三吴:毛泽东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致钟学坤的信,“九派,湘、鄂、赣三省的九条大河。究竟哪九条,其说不一,不必深究。三吴,古称苏州为东吴,常州为中吴,湖州为西吴。”江天:江和天。浪下:江水流下。陶令......更多 七律·答友人 朝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体裁: 七律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注释注释:九嶷山:《史记·五帝本纪》,“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即九嶷山)。”帝子:指娥皇与女英。传说中,她们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舜南巡死于九嶷山,她们俩追到湘江畔,“以涕洒竹,竹尽斑”,自沉湘江,死而为神。楚辞《九歌·湘夫人》首句为“帝子......更多 三月一日自松陵过华亭 朝代: 元 作者: 倪瓒 体裁: 七律 竹西莺语太丁宁,斜日山光澹翠屏。春与繁花俱欲谢,愁如中酒不能醒。鸥明野水孤帆影,鹘没长天远树青。舟楫何堪久留滞?更穷幽赏过华亭。出处元诗别裁集 下第日书情寄上叔父 朝代: 唐 作者: 司空曙 体裁: 七律 微才空觉滞京师,末学曾为叔父知。雪里题诗偏见赏,林间饮酒独令随。游客尽伤春色老,贫居还惜暮阴移。欲归江海寻山去,愿报何人得桂枝。出处全唐诗:卷292_52 下第有怀亲友 朝代: 唐 作者: 许浑 体裁: 七律 万山晴雪九衢尘,何处风光寄梦频。花盛庾园携酒客,草深颜巷读书人。征帆又过湘南月,旅馆还悲渭水春。无限别情多病后,杜陵寥落在漳滨。出处全唐诗:卷536-29 万岁楼 朝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体裁: 七律 江上巍巍万岁楼,不知经历几千秋。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猿狖何曾离暮岭,鸬鹚空自泛寒洲。谁堪登望云烟里,向晚茫茫发旅愁。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142_16 678910 共718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