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扁银两

拼音:qí biǎn yín liǎnɡ 首字母大写:QBYL五笔:ytdw ynma qvy gmww 旗扁银两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制﹐发给新中式举人﹑进士树旗立匾于宅门的银两。

银两

拼音:yín liǎnɡ 首字母大写:YL五笔:qvy gmww 银两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中国旧时以银锭为主要形式的一种秤量货币。开始于汉代﹐盛行于明清两代。清末有实银两和虚银两之分。实银两指实际流通的白银﹐如银锭。其重量和成色各地不同。虚银两是一种记帐货币﹐有一定的含银量﹐并无实物。

顶头银两

拼音:dǐnɡ tóu yín liǎnɡ 首字母大写:DTYL五笔:sd ud qvy gmww 顶头银两的同义词反义词
1.旧指顶承胥吏等职所需的银两。

一条鞭

拼音:yì tiáo biān 首字母大写:YTB五笔:g ts afw 一条鞭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代田赋制度。嘉靖时于地方试行新法,以各州县田赋﹑各项杂款﹑均徭﹑力差﹑银差﹑里甲等编合为一,通计一省税赋,通派一省徭役,官收官解,除秋粮外,一律改收银两,计亩折纳,总为一条,称一条鞭法。万历年间张居正执政,推行于全国。见《明史·食货志二》。清代因之。 2.比喻删繁就简,条贯划一。

大龙邮票

拼音:dà lónɡ yóu piào 首字母大写:DLYP五笔:dd dx mb sf 大龙邮票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第一套邮票。1878年发行。图案正中是一条蟠龙。全套共三枚,邮票面值以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三分银(红色)、五分银(黄色)。

葛麻

拼音:ɡé má 首字母大写:GM五笔:ajq oss 葛麻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见“葛①”。 ②戏曲传统剧目。暴发户马铎嫌未来女婿张大洪贫穷,企图赖婚。长工葛麻设计,使马铎退婚不成,还赔了银两。楚剧整理本影响较大。

纲银法

拼音:ɡānɡ yín fǎ 首字母大写:GYF五笔:xmr qvy ifc 纲银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代中叶在南方所施行的代役岁费征收办法。始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行于福建。其法为将全县代役岁费,分为正﹑杂两纲(部分),照丁四粮六比例分派银两,全部缴于官府。后为"一条鞭"法所代替。

库平

拼音:kù pínɡ 首字母大写:KP五笔:ol guf 库平的同义词反义词
1.旧中国部库征收租税﹑出纳银两所用的衡量标准。清康熙时制定。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规定库平为权衡的标准,库平一两等于37.301克。

两本位制

拼音:liǎnɡ běn wèi zhì 首字母大写:LBWZ五笔:gmww sg wug tgm 两本位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即复本位制。同时以金银两种金属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金银两种铸币均为本位币,都可自由铸造,并均为无限法偿。两币按国家规定比价流通。十六至十八世纪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曾广泛采用。

贴截银

拼音:tiē jié yín 首字母大写:TJY五笔:mhkg fawy qvy 贴截银的同义词反义词
1.赠贴漕截的银两。清制,征收漕粮,皆随征贴赠银米,以付运丁费用,此项银米,浙江称为"漕截"。
12345 共4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