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

拼音:sān àn 首字母大写:SA五笔:dg pvs 三案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明宫庭中发生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的梃击案﹑光宗泰昌元年的红丸案和熹宗天启初的移宫案。当时奸党首领魏忠贤借此为名,编《三朝要典》一书,以诬陷东林党人,成为明代历史上著名的三大案。

侍生

拼音:shì shēnɡ 首字母大写:SS五笔:wffy tgd 侍生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清两代官场中后辈对前辈的自称。一般用于名帖。明代翰林后三科入馆者,清代翰林后一科入馆者,均自称侍生。平辈之间,或地方官员拜访乡绅,亦有谦称侍生的。 2.旧时对于同辈或晩辈的妇人,在名帖和联幛上都称"侍生"。《称谓录》卷三十二:"今于挽妇人联幛中概称侍生。"当面口头也可称侍生。

诗薮

拼音:shī sǒu 首字母大写:SS五笔:yff aov 诗薮的同义词反义词
诗话。明代胡应麟撰。二十卷。内编六卷分论古今体诗,外编六卷以时代为序分论从周到元代的诗,另有杂编六卷、续编二卷。此书资料丰富,论说广泛,有不少可取的诗歌艺术观点。

十三科

拼音:shí sān kē 首字母大写:SSK五笔:fg dg tufh 十三科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宋元明时中医分科。宋代分大方脉﹑小方脉﹑风﹑眼﹑疮肿兼折疡﹑产﹑口齿兼咽喉﹑针兼灸﹑金镞兼书禁十三科;元代分大方脉﹑小方脉﹑杂医﹑风﹑产﹑眼﹑口齿﹑咽喉﹑正骨﹑金疮肿﹑针灸﹑祝由﹑禁十三科;明代则分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接骨﹑伤寒﹑咽喉﹑金镞﹑按摩﹑祝由十三科。参阅《元史.选举志》﹑明陶宗仪《辍耕录.医科》﹑《明史.职官志三》。 2.元明时画有十三科,即佛菩萨相﹑玉帝君......更多

首辅

拼音:shǒu fǔ 首字母大写:SF五笔:uth lsy 首辅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代对首席大学士的习称。嘉靖﹑隆庆和万历初期首辅﹑次辅界限严格,首辅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次辅不敢与较。清代领班军机大臣之权较重,一般亦称为首辅。

书帕

拼音:shū pà 首字母大写:SP五笔:nnh mhr 书帕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代官场送礼,具一书一帕,称书帕。实际上是指行贿用的金银财宝。

庶吉士

拼音:shù jí shì 首字母大写:SJS五笔:oao fk fghg 庶吉士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清官名。明初有六科庶吉士。洪武十八年使进士观政于诸司,练习办事。其在翰林院﹑承敕监等近衙门者,采《书》"庶常吉士"之义,俱改称为庶吉士。永乐后专属翰林院,选进士文学优等及善书者为之。三年后举行考试,成绩优良者分别授以编修﹑检讨等职;其余则为给事中﹑御史,或出为州县官,谓之"散馆"。明代重翰林,天顺后非翰林不入阁,因而庶吉士始进之时,已群目为储相。清沿明制,于翰林院设庶常馆,掌教习庶吉士事。......更多

太监

拼音:tài jiàn 首字母大写:TJ五笔:dy jtyl 太监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设专门的宦官机构内侍省,其长官为监及少监。明代宦官组织庞大,领二十四衙门,各设掌印太监等。清代沿置。太监成为对宦官的通称。

天工开物

拼音:tiān ɡōnɡ kāi wù 首字母大写:TGKW五笔:gd a ga cq 天工开物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明代科学技术名著。宋应星著。十八卷,分三编。详尽记录了明代中期到末年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技术状况,并附有大量生动翔实的插图。上编包括谷类和棉麻栽培,养蚕,缫丝,染料,食品加工,制盐,制糖等;中编包括制造砖瓦、陶瓷、钢铁器具,建造舟车,采炼石灰、煤炭、燔石、硫黄,榨油,制烛,造纸等;下编包括五金开采及冶炼,兵器、火药、朱墨、颜料、曲药的制造,珠玉采琢等。

铁塔

拼音:tié tǎ 首字母大写:TT五笔:qtg faw 铁塔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河南省开封市内东北角。建于1049年。因塔建在开宝寺内,称“开宝寺塔”,明代改“国寺塔”。八角十三层,高5508米。为铁色琉璃砖塔,远望似铁铸,故名。是国内现存琉璃塔中最高的一座。现已辟为铁塔公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12131415 共63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