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1592-1643)

拼音:huánɡ tài jí (1592-1643)首字母大写:HTJ(1592-1643)五笔:rgf dy sby (1592-1643) 皇太极(1592-1643)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清太宗”。爱新觉罗氏。满族。努尔哈赤第八子。原是四贝勒。1626年努尔哈赤死后,继承后金汗位。颁布保护农业的法令,积极吸收汉族文化。仿明朝官制,设立六部,并加强专制统治。继续进攻明朝,夺取山海关以外的广大地区。1636年,改“后金”为“清”,称皇帝。增编“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继续完成对黑龙江和吉林东部女真各部的统一,进一步加强对东北边疆各少数民族的统治,为入关夺取全国政权作好准备。

吏科

拼音:lì kē 首字母大写:LK五笔:gkr tufh 吏科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署名。明清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和稽察六部百司之事。明初属通政司,清属都察院。

七卿

拼音:qī qīnɡ 首字母大写:QQ五笔:ag qtvb 七卿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代以六部尚书﹑左右都御史为七卿。见《明史.七卿年表》。

韵部

拼音:yùn bù 首字母大写:YB五笔:ujqu ukb 韵部的同义词反义词
1.韵书中把同韵的字归在一起成为一部。如《广韵》分韵为二百零六部,《平水韵》分为一百零六部,《中原音韵》分为十九部。

巴克什

拼音:bā kè shén 首字母大写:BKS五笔:cnh dq wf 巴克什的同义词反义词
1.满语,熟悉事务的人。清代作为掌管文案者的官称。天聪五年七月设六部,改巴克什为笔帖式。

部曹

拼音:bù cáo 首字母大写:BC五笔:ukb gmaj 部曹的同义词反义词
1.汉代尚书分曹治事,魏晋以后,渐改吏曹为吏部,但六部各司仍有称曹的。到明清时代,部曹就成为各部司官之称。

部郎

拼音:bù lánɡ 首字母大写:BL五笔:ukb yvb 部郎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中央六部中的郎官。

达拉密

拼音:dá lā mì 首字母大写:DLM五笔:dp ru pnt 达拉密的同义词反义词
1.满语dalambi音译。意为"为首"。清代军机处和六部官名。

二十四司

拼音:èr shí sì sī 首字母大写:ESSS五笔:fgg fg lh ngk 二十四司的同义词反义词
1.对古代中央六部每部分设四司的统称。其制始于隋,统辖于尚书省,唐因之,各司名称不尽相同。 2.对隋炀帝时宫中六局每局各设四司的统称。分掌宫中诸事。

工部

拼音:ɡōnɡ bù 首字母大写:GB五笔:a ukb 工部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官署名。汉代有民曹,魏晋有左民﹑起部,隋唐因北周工部旧名总设工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长官为工部尚书。历代相沿不改。清末改为农工商部。
12345 共5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