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龙

拼音:bō lónɡ 首字母大写:BL五笔:qsg dx 钵龙的同义词反义词
1.钵中之龙。事本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僧涉》﹕"僧涉(一作沙公)者﹐西域人也……能以秘祝下神龙。每旱﹐坚常使之咒龙。俄而龙便下钵中﹐天辄大雨"。

参军戏

拼音:cān jūn xì 首字母大写:CJX五笔:cd pl ca 参军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宋时流行的一种表演艺术。十六国时期后赵石勒因一任参军的官员贪污,命一艺人扮成参军,另一艺人从旁戏弄,由此成为表演形式。被戏弄的称“参军”,戏弄他的称“苍鹘”,两个脚色作滑稽对话和表演。晚唐时,发展为多人演出,并有女脚出场。宋代也称“杂剧”。

大宛

拼音:dà wǎn 首字母大写:DW五笔:dd pq 大宛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国名。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北通康居﹐南面和西南面与大月氏接﹐产汗血马。大约在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见《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上.大宛国》。因其地产名马﹐后亦称骏马为"大宛"。

都统

拼音:dōu tǒnɡ 首字母大写:DT五笔:ftjb xyc 都统的同义词反义词
武官名。始置于十六国时期,为统兵之将官。唐代沿用,至后期因诸道行营统兵长官皆称都统,又在其上加置都都统。宋辽金时皆为统兵主帅。清代时为八旗组织中每旗的最高长官。清末实行军衔制,上等军官(将官)皆称都统,有正、副、协三级。

二赵

拼音:èr zhào 首字母大写:EZ五笔:fgg fhr 二赵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十六国的前赵与后赵。 2.指西汉赵飞燕﹑赵昭仪姊妹。

苻坚(338-385)

拼音:fú jiān (338-385)首字母大写:FJ(338-385)五笔:awfu jc (338-385) 苻坚(338-385)的同义词反义词
十六国时前秦皇帝。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氐族。初为东海王,后在宫廷斗争中获胜。公元357年自立为大秦天王。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抑制豪强,兴修水利,发展农桑,励精图治,统一黄河流域。383年,不听劝告,亲率大军进攻东晋,在淝水大败。各族首领乘机反秦自立。后被羌族首领姚苌擒杀。

丰货钱

拼音:fēnɡ huò qián 首字母大写:FHQ五笔:dhk wxm qg 丰货钱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十六国时后赵石勒所铸钱名,以罕见而为后世所珍。

后凉

拼音:hòu liánɡ 首字母大写:HL五笔:rg uyiy 后凉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十六国之一。氐族吕光于公元386年据凉州,称酒泉公,国号凉,建都姑臧,史称后凉(公元386年-403年)。

后赵

拼音:hòu zhào 首字母大写:HZ五笔:rg fhr 后赵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十六国之一。羯族石勒所建,国号赵。史称后赵(公元319年-351年)。

刘渊(?-310)

拼音:liú yuān (?-310)首字母大写:LY(?-310)五笔:yj itoh (?-310) 刘渊(?-310)的同义词反义词
十六国时汉国的建立者,匈奴族。冒顿单于的后裔。以自己是汉朝皇帝的外孙为由,自称姓刘。从小学习儒家经典和《孙子兵法》。公元304年在山西起兵反晋,称大单于,后改称汉王。308年称汉帝,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
1234 共4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