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弦
拼音:sān xián 首字母大写:SX五笔:dg xyx 三弦的同义词反义词
也称“弦子”。拨弦类弦鸣乐器。相传由秦代的“弦鼗”演变而来。音箱木制,两面蒙蟒皮,柄长,张弦三根。有大小两种形制:大三弦用以伴奏大鼓等北方曲艺;小三弦用以伴奏弹词,亦用于独奏和合奏。
双簧管
拼音:shuānɡ huánɡ ɡuǎn 首字母大写:SHG五笔:cc tam tpn 双簧管的同义词反义词
气鸣乐器。由嘴子、管身、喇叭口三部分组成。管身木制,略呈圆锥形,嘴子为两片薄芦片。音色优美抒情,有田园风味。广泛用于管乐队或管弦乐队,也用于独奏和重奏。
月琴
拼音:yuè qín 首字母大写:YQ五笔:eee ggw 月琴的同义词反义词
拨弦类弦鸣乐器。因音箱圆如满月而得名。木制。音箱扁平,两面蒙桐木板,中有金属丝弹簧。琴颈短,由琴颈至面板设十品或十二品,今已增至二十四品。张弦三至四根,以拨子弹奏。用以伴奏戏曲、曲艺。在中国民族音乐中,也常用作独奏、合奏乐器。
击瓯
木琴
拼音:mù qín 首字母大写:MQ五笔:ssss ggw 木琴的同义词反义词
体鸣乐器。以若干由长至短的硬质木条排列在架上,一般与钢琴的黑白键相仿,排为两排。用有球形槌头的小木槌击奏,发音清脆。若在木条之下装设金属共鸣管,则发音更为嘹亮。多用于管弦乐队或独奏。
热瓦甫
拼音:rè wǎ fǔ 首字母大写:RWF五笔:rvyo gnn sghy 热瓦甫的同义词反义词
1.拨弦乐器。琴身为木制,共鸣箱呈半球形,以皮蒙面。琴颈细长,顶部弯曲。有三弦﹑五弦﹑六弦﹑七弦﹑八弦﹑九弦等不同形制。为维吾尔﹑塔吉克和乌孜别克族重要的独奏﹑伴奏和合奏乐器。
竖琴
拼音:shù qín 首字母大写:SQ五笔:jcu ggw 竖琴的同义词反义词
拨弦类弦鸣乐器。由古代武器弓演变而来。历代形制不一,现代竖琴为1811年法国人埃拉所创制。琴架近似三角形,张弦四十八根,另有调节音高的七个踏板。演奏时坐抱膝前,双手拨奏,音色柔美如行云流水。用于独奏、重奏和管弦乐队。
室内乐
拼音:shì nèi yuè 首字母大写:SNY五笔:pgc mw tn 室内乐的同义词反义词
原指西洋贵族府邸中演唱、演奏的世俗音乐。因在室内演出(而非在教堂、剧院、音乐厅),故名。17世纪初始于意大利,有室内奏鸣曲、室内康塔塔等。现今,主要指各种重奏曲(如弦乐四重奏、钢琴五重奏等)。有时也指管弦或钢琴等乐器的独奏曲,以及用一件或数件乐器伴奏的独唱曲、重唱曲等。
手风琴
拼音:shǒu fēnɡ qín 首字母大写:SFQ五笔:rt wr ggw 手风琴的同义词反义词
气鸣乐器。构造分三部分:右侧为键盘和音栓,左侧为低音键钮,中间为折叠式音箱。演奏时以肩带将琴悬于胸前,右手弹奏键盘,左手按键钮并推拉风箱,鼓动簧片发音。用于独奏、伴奏和合奏。
随想曲
拼音:suí xiǎnɡ qǔ 首字母大写:SXQ五笔:bde shn ma 随想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一种与幻想曲相仿的、形式自由的器乐曲。16-17世纪时指一种自由赋格式的键盘乐曲。18世纪时也作为协奏曲中独奏乐器“华彩段”的同义词使用。19世纪以后,随想曲有时是即兴性的特性小曲,有时是各种主题曲调的混成曲,有时又带有练习曲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