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

拼音:mù lán huā 首字母大写:MLH五笔:ssss udf awx 木兰花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唐﹑五代词中,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五字三体,都用仄韵,以七字句为主,杂以三字句。另有五十六字体,七言八句用仄韵,名《玉楼春》,又名《春晓曲》﹑《惜春容》。自五代以《木兰花》混入《玉楼春》,宋人因之,不复区别。惟增减体仍用《木兰花》名:其减为四十四字,杂用平韵者名《减字木兰花》;减为五十字,杂用平韵者名《偷声木兰花》;增为一百零一字,全用平韵者名《木兰花慢》。 2......更多

讲唱文学

拼音:jiǎnɡ chànɡ wén xué 首字母大写:JCWX五笔:yfj kjj yygy ipb 讲唱文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是用散文的说白讲述故事﹐韵文的唱词歌唱﹐讲唱结合﹐互为补充的一种文艺形式。最初是僧侣用以讲唱佛教故事﹐进而讲唱中国历史故事和传说中的人物。记录这些讲唱的"变文"﹐便成为中国讲唱文学的始祖﹐后来的诸宫调﹑宝卷﹑弹词﹑鼓词等无不渊源于此。

南戏

拼音:nán xì 首字母大写:NX五笔:fm ca 南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也称“戏文”。宋元时流行在中国南方的戏曲艺术。因最初形成于温州(今属浙江),故也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萌芽于民间歌谣、小曲,曾受诸宫调和宋杂剧等影响。北宋末、南宋初已形成,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音乐上以南曲为主。剧本今知约二百种,全本留传的仅《张协状元》、《小孙屠》、《荆钗记》、《琵琶记》等十多种,另有数十种存有残曲。

西厢记

拼音:xī xiānɡ jì 首字母大写:XXJ五笔:sghg dsh yn 西厢记的同义词反义词
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杂剧剧本。元代王实甫作。故事出于唐代元稹《莺莺传》传奇,宋代赵令据以编为《商调蝶恋花》鼓子词,金代董解元编为《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在诸宫调基础上改创为杂剧。叙唐代书生张珙在蒲东普救寺与崔相国之女莺莺相遇,产生爱情,经侍女红娘从中帮助,终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而结合。剧本以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见长。明清以来,戏曲、曲艺多有改编,以传奇《南西厢记》较著名。

弦索

拼音:xián suǒ 首字母大写:XS五笔:xyx fpx 弦索的同义词反义词
1.弦乐器上的弦。指弦乐器。 2.金元以来,北方戏曲或曲艺多以丝弦乐器伴奏,后人因以"弦索"为北曲的代称。如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也称《弦索西厢》。明沈宠绥有《弦索辨讹》三卷。

于飞乐

拼音:yú fēi lè 首字母大写:YFL五笔:gf nui tn 于飞乐的同义词反义词
1.词牌名。一名鸳鸯怨曲,双调,七十二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参阅《词谱》卷十六。 2.曲牌名。高平调。见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

诸公调

拼音:zhū ɡōnɡ diào 首字母大写:ZGD五笔:yft wc ymf 诸公调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即诸宫调。

崔莺莺

拼音:cuī yīnɡ yīnɡ 首字母大写:CYY五笔:mwy apq apq 崔莺莺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传奇小说人物。唐元稹有《莺莺传》,记述莺莺与张生相恋,后为张所弃而他嫁的故事。自唐以来,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北宋赵令畤作《商调蝶恋花鼓子词》,金董解元作《西厢记诸宫调》,元王实甫作杂剧《西厢记》,皆述其事。王作丰富了人物的性格和故事情节,使莺莺终于冲破封建礼教和门第的束缚,与张生结合,从而塑造了一个美貌多情的少女的典型形象。亦省称"崔莺"。

孔三传

拼音:kǒnɡ sān chuán 首字母大写:KSC五笔:bnn dg wfn 孔三传的同义词反义词
北宋曲艺演员。泽州(今山西晋城)人。活动年代大致在熙宁至大观年间。将传奇、灵怪故事编成曲子说唱,是诸宫调的首创者。

剔团圞

拼音:tī tuán luán 首字母大写:TTL五笔:jqrj lf lyxs 剔团圞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剔团圆"。 2.圆圆的样子。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觑着剔团圆的明月伽伽地拜。"又卷二:"剔团圞的睁察杀人眼。"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断人肠的是剔团圞月色挂妆楼。"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把剔团圞明月深深拜。"一说,"剔"为助词,无义。
123 共2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