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
拼音:ɡuó mín ɡé mìnɡ jūn 首字母大写:GMGMJ五笔:l n af wgkb pl 国民革命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国民政府所辖之军队。1925年组成。初时有六个军,1926年7月誓师北伐时增至八个军。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李济深任总参谋长,邓演达任总政治部主任。各军的党代表和政治部主任多由中国共产党人担任。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党代表被撤销,国民党军队继续沿用此名称。
黄公略(1898-1931)
拼音:huánɡ ɡōnɡ lüè (1898-1931)首字母大写:HGL(1898-1931)五笔:amw wc lt (1898-1931) 黄公略(1898-1931)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无产阶级军事家。湖南湘乡人。湖南陆军讲武堂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同年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参加领导平江起义。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副军长、第三军军长。在中央革命根据地三次反“围剿”战役中屡建战功。1931年9月在战斗中负伤牺牲。
黄埔军官学校
拼音:huánɡ pǔ jūn ɡuān xué xiào 首字母大写:HPJGXX五笔:amw fsy pl pn ipb sur 黄埔军官学校的同义词反义词
1. 简称黄埔军校,是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后,孙中山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的,地点在广州附近的黄埔。蒋介石任校长,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初期培养出来大批具有革命精神的军事人员,成为北伐军的骨干。。
嘉定和议
拼音:jiā dìnɡ hé yì 首字母大写:JDHY五笔:fkuk pgh t yyr 嘉定和议的同义词反义词
南宋与金的和约。1206年宋北伐攻金不利。1208年(嘉定元年)宋、金达成和约:金宋为伯侄之国,宋纳金岁币银三十万两,绢三十万匹,犒军钱三百万贯,函送主战的大臣韩b029胄首级于金。
金城柳
拼音:jīn chénɡ liǔ 首字母大写:JCL五笔:qqq fd sqt 金城柳的同义词反义词
1.《晋书.桓温传》﹕"温自江陵北伐﹐行经金城﹐见少为琅邪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后遂用以为世事兴废之典。
明太祖(1328-1398)
拼音:mínɡ tài zǔ (1328-1398)首字母大写:MTZ(1328-1398)五笔:je dy pye (1328-1398) 明太祖(1328-1398)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朱元璋”。明王朝的建立者。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贫农出身。少年时曾在皇觉寺当和尚。后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郭死后自为统帅。1356年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先后击败并消灭陈友谅、张士诚及其余部,又杀害红巾军首领韩林儿。不久出师北伐。1368年在应天(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以后逐步统一全国。在位期间普查......更多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拼音:shànɡ hǎi ɡōnɡ rén sān cì wǔ zhuānɡ qǐ yì 首字母大写:SHGRSCWZQY五笔:h itx a w dg uq gah ufy fhn yr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上海工人阶级为配合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而进行的武装起义。第一次发动于1926年10月23日,参加人数二千余人;第二次发动于1927年2月22日,由工人总罢工转入武装起义,罢工人数达四十万。这两次起义都因准备不充分和条件不成熟被军阀孙传芳部队镇压。第三次发动于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在共产党人陈独秀、罗亦农、周恩来、赵世炎等组成的特别委员会领导下,发动八十万工人总罢工,随即转为武装起义,......更多
孙中山(1866-1925)
拼音:sūn zhōnɡ shān (1866-1925)首字母大写:SZS(1866-1925)五笔:bi k mmm (1866-1925) 孙中山(1866-1925)的同义词反义词
近代民主革命家。名文,字逸仙,曾化名中山樵,遂以中山名世,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早年创建兴中会和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多次发动武装起义,立志推翻清朝。武昌起义后,于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辞职。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他被选为理事长。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去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任总理。1917年领导护法运动,在广州任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后被迫去职。1921年在广东任非常大总......更多
太平天国运动
拼音:tài pínɡ tiān ɡuó yùn dònɡ 首字母大写:TPTGYD五笔:dy guf gd l fcp fce 太平天国运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近代一次大规模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1851年1月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不久攻克永安,建立官制,分封诸王。1853年攻克南京,定为首都,改称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建立乡官制度,并举行北伐和西征。1856年发生杨韦事变和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受到严重损害。洪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并颁布《资政新篇》,取得三河大捷,击溃江南大营,攻取常州和苏州......更多
辛弃疾(1140-1207)
拼音:xīn qì jí (1140-1207)首字母大写:XQJ(1140-1207)五笔:uygh yca utd (1140-1207) 辛弃疾(1140-1207)的同义词反义词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早年参加抗金义军,失败后到南方。历任建康府通判,湖北、江西安抚使,湖南转运副使,致力于富国强兵,因而受朝廷猜忌免官,隐居江西上饶十多年。晚年因韩b12c胄主张北伐,一度被起用,不久病故。为豪放派词的代表作家。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名篇。有《稼轩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