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裁(1735-1815)

拼音:duàn yù cái (1735-1815)首字母大写:DYC(1735-1815)五笔:thdc gy fay (1735-1815) 段玉裁(1735-1815)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江苏金坛人。乾隆举人。曾在贵州、四川等地任知县。后居苏州枫桥,闭门读书三十余年。精小学、音韵学,著《说文解字注》,对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详细作注,为文字训诂学的重要参考书。

附属

拼音:fù shǔ 首字母大写:FS五笔:bwf ntk 附属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某一机构所附设或管辖的(学校、医院等):~小学ㄧ~工厂。 ②依附;归属:这所医院~于医科大学。

复读

拼音:fù dú 首字母大写:FD五笔:tjt yfn 复读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小学毕业生因未能考取高一级的学校而在原一级学校重新学习,以待来年再考:~生|高考~考级班。

公立学校

拼音:ɡōnɡ lì xué xiào 首字母大写:GLXX五笔:wc uu ipb sur 公立学校的同义词反义词
1. 由政府开办并管理的中学或小学。

国语

拼音:ɡuó yǔ 首字母大写:GY五笔:l ygk 国语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指本国人民共同使用的语言。在我国是汉语普通话的旧称。 ②旧时指中小学的语文课。

诂经精舍

拼音:ɡǔ jīnɡ jīnɡ shě 首字母大写:GJJS五笔:ydg x og wfk 诂经精舍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代书院。在浙江杭州西湖孤山。嘉庆八年﹐阮元任浙江巡抚时创建﹐教学内容为经史疑义及小学﹑天文﹑地理﹑算法等。同治间﹐上海亦设诂经精舍﹐光绪初并入求志书院。

六科

拼音:liù kē 首字母大写:LK五笔:uy tufh 六科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宋时科举取士的六种科目。唐六科为:明经﹑进士﹑秀才﹑明法﹑明书﹑明算。唐刘肃《大唐新语.厘革》:"隋炀帝改置明(经)﹑进(士)二科。国家因隋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并前为六科。"宋景德天圣时﹐其六科为:一﹑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二﹑博达坟典﹐明于教化;三﹑才识兼茂﹐明于体用;四﹑详明政理﹐可使从政;五﹑识洞韬略﹐运筹决胜;六﹑军谋宏远﹐材任边寄。绍兴年间﹐又以文章典雅﹑节操方正﹑法理......更多

六学

拼音:liù xué 首字母大写:LX五笔:uy ipb 六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六艺或六经。 2.谓周代的小学﹑东学﹑南学﹑西学﹑北学﹑太学。见《大戴礼记.保傅》。 3.唐国子监设六馆﹐亦称"六学"。

两台

拼音:liǎnɡ tái 首字母大写:LT五笔:gmww ck 两台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唐武则天时肃政台(即御史台)的左右两台。左台知百司﹑监军旅,右台察州县﹑省风俗。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职官.两台》。 2.藩台和臬台的合称。指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承宣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

南洋公学

拼音:nán yánɡ ɡōnɡ xué 首字母大写:NYGX五笔:fm iu wc ipb 南洋公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1896年盛宣怀创立于上海。经费来自电报、招商两局。设师范院、外院(即附属小学堂)、中院(即中学堂)、上院(即大学堂)四院。1903年起先后改名为上海商务学堂、商务部高等实业学堂、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邮电学校、交通传习所合并为交通大学。
12345 共12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