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费
冯友兰(1895-1990)
拼音:fénɡ yǒu lán (1895-1990)首字母大写:FYL(1895-1990)五笔:ucg dc udf (1895-1990) 冯友兰(1895-1990)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哲学家。字芝生,河南唐河人。曾留学美国,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建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长期从事哲学和中国哲学史研究。在40年代著有《新理学》等书,很有影响。著作还有《中国哲学史》等。
傅雷(1908-1966)
拼音:fù léi (1908-1966)首字母大写:FL(1908-1966)五笔:wsf fl (1908-1966) 傅雷(1908-1966)的同义词反义词
翻译家。江苏南汇(今属上海市)人。1927年留学法国。1931年回国后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教并开始文学翻译。抗战胜利后参与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译有法国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等。有《傅雷译文集》、《傅雷家书》等。
高剑父(1879-1951)
拼音:ɡāo jiàn fù (1879-1951)首字母大写:GJF(1879-1951)五笔:ymk wgi wru (1879-1951) 高剑父(1879-1951)的同义词反义词
画家。名b051,字爵廷,改字剑父,番禺(治今广东广州)人。曾留学日本。为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后从事美术教育。其画融合日本和西洋画法,开创“岭南派”。善用色彩或水墨渲染,工山水、花卉、鸟兽,亦作人物画。
黄家驷(1906-1984)
拼音:huánɡ jiā sì (1906-1984)首字母大写:HJS(1906-1984)五笔:amw pg cglg (1906-1984) 黄家驷(1906-1984)的同义词反义词
现代外科学家,中国胸外科奠基人。江西玉山人。燕京大学毕业,协和医学院博士。后留学美国。建国后历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兼中山医院院长,中国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1962年主编的《外科学》,有很大影响。
黄远生(1885-1915)
拼音:huánɡ yuǎn shēnɡ (1885-1915)首字母大写:HYS(1885-1915)五笔:amw fqp tgd (1885-1915) 黄远生(1885-1915)的同义词反义词
新闻记者。名基,字远庸,江西九江人。清光绪进士,曾赴日留学和在清政府任职。辛亥革命后从事新闻工作,先后任《申报》、《时报》、《东方杂志》等报刊特派记者、主编等。1915年冬赴美国,不久在旧金山被暗杀。有《远生遗著》。
李国豪(1913- )
拼音:lǐ ɡuó háo (1913- )首字母大写:LGH(1913- )五笔:sb l ypg (1913- ) 李国豪(1913- )的同义词反义词
桥梁专家和力学家。广东梅县人。同济大学毕业。留学德国,并获博士学位。历任同济大学教授、校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等职。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教学之余,坚持桥梁科学研究。因在悬索桥静力和动力分析方面的研究,而以“悬索桥李”闻名。为十位国际著名桥梁专家之一。著有《桥梁与结构理论研究》、《箱梁和桁梁桥分析》(英文版)等。
李烈钧(1882-1946)
拼音:lǐ liè jūn (1882-1946)首字母大写:LLJ(1882-1946)五笔:sb gqjo qqug (1882-1946) 李烈钧(1882-1946)的同义词反义词
江西武宁人。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曾任云南讲武堂教官。武昌起义后,在九江策动新军起义,任江西都督。1913年在湖口起义,掀起“二次革命”。先后参加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后任国民党中央委员、国民党政府委员。
李四光(1889-1971)
拼音:lǐ sì ɡuānɡ (1889-1971)首字母大写:LSG(1889-1971)五笔:sb lh ig (1889-1971) 李四光(1889-1971)的同义词反义词
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字仲揆,湖北黄冈人。早年留学日本,参加辛亥革命,后获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中科院副院长等职。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等。创建地质力学,研究fe61科化石,建立构造体系概念。著有《地质力学概论》、《天文、地质、古生物》等。
刘半农(1891-1934)
拼音:liú bàn nónɡ (1891-1934)首字母大写:LBN(1891-1934)五笔:yj ug pe (1891-1934) 刘半农(1891-1934)的同义词反义词
诗人,语言学家。名复,字半农,江苏江阴人。早年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后旅欧留学,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所作新诗多描写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疾苦,语言通俗。作品有诗集《扬鞭集》、《瓦釜集》,以及《半农杂文》、《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