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
拼音:qínɡ jié 首字母大写:QJ五笔:nge ab 情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叙事性文艺作品中以人物为中心的事件演变过程。由一组以上能显示人和人、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具体事件和矛盾冲突构成。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峭汉
契诃夫
拼音:qì hē fū 首字母大写:QHF五笔:dhv ysk gggy 契诃夫的同义词反义词
1. (1860.1.29—1904.7.14) 俄国小说家、戏剧家。被视为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以语言精炼、准确见长,善于透过生活的表层探索,将人物隐蔽的动机揭露得淋漓尽致。其作品在他逝世40年后,编成《契诃夫著作与书信全集》共20卷出版。
皮影戏
拼音:pí yǐnɡ xì 首字母大写:PYX五笔:bnty jy ca 皮影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影人(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戏剧。表演时,演员在被灯光照射的白色幕布后操纵影人,使幕布上出现做各种动作的人物影像,配以对话、歌唱和音乐。中国皮影戏在北宋已很流行,称为“影戏”。据有关资料,元代曾传到西亚,并远及欧洲。近代各地按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影人原料的不同,而有不同剧种。如河北的“滦州影”(“驴皮影”),山西的“纸窗戏”,东北的“照条儿”等。
平妖传
拼音:pínɡ yāo chuán 首字母大写:PYC五笔:guf vtd wfn 平妖传的同义词反义词
原名《三遂平妖传》。长篇小说。传为元末明初罗贯中编撰。四卷二十回。后由冯梦龙增补至四十回。叙述北宋王则、永儿夫妇聚义造反,文彦博得“三遂”(马遂、李遂和诸葛遂智)之力加以剿灭。书中所述以神怪妖术为主。语言则朴素幽默,人物塑造亦较成功。
评话
拼音:pínɡ huà 首字母大写:PH五笔:ygu ytd 评话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又称“平话”。说书人在演讲历史故事时常夹有评论,因而称为评话。
②曲艺的一个类别。由宋元讲史发展而来。明代即已流行。表演者多为一人,以醒木、扇子等作道具,运用说表、口技、赋赞、人物模拟、噱头等技巧讲述故事。传统书目多为历史、侠义、神怪、公案一类题材。现有苏州评话、扬州评话、北方评书、四川评书等。
评品
麒麟楦
齐徒
乾嘉学派
拼音:qián jiā xué pài 首字母大写:QJXP五笔:fjt fkuk ipb ire 乾嘉学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的经学流派。代表人物有惠栋、戴震等。在治学中讲究考据和训诂,对中国古籍和史料的校订、整理有较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