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木卡姆
十二木卡姆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èr mù qiǎ/kǎ mǔ1.维吾尔族传统的十二套大型套曲。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各地。包括序歌﹑叙诵歌曲﹑叙事组歌﹑舞蹈组歌﹑间奏曲等。体裁多样,节奏生动,曲调极为丰富。建国后,根据著名艺人吐尔地阿洪(1881-1956年)演唱的录音,记谱整理,辑成《十二木卡姆》一书,于1960年出版。"木卡姆"一词,源自阿拉伯语,原意为"最高的位置",转义为"大型套曲";也可能来自波斯语muq歌加突厥语an歌。
协奏曲
协奏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é zòu qū/qǔ指一件或一组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的器乐套曲。起源于意大利巴罗克时期。通常由“快-慢-快”三乐章构成,强调独奏乐器与乐队间的音响对比,并努力发挥独奏乐器本身的演奏技巧及表现力。
南乡子
南乡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xiāng zǐ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以咏南中风物为题,故名。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词,双调始自南唐冯延己词。单调二十七字或二十八字﹑三十字﹐先用两平韵﹐后转为三仄韵;双调五十六字或五十四字﹑五十八字﹐平韵。 2.曲牌名。属北曲越调。字数格律与词的双调五十六字体半阕相同。用在套曲中。
大合唱
大合唱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hé chàng大型多乐章的声乐套曲。包括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等,有时还穿插朗诵及表演动作。通常用管弦乐队伴奏。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西洋的康塔塔和清唱剧在中国也常称大合唱。
太平令
太平令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píng líng/lǐng/lìng1.曲牌名。南北曲都有。南曲属中吕宫。北曲属双调﹐较常用﹐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七﹑七﹑七﹑七﹑二﹑二﹑二﹑七(八句)。一般接在双调《沽美酒》曲牌之后。可用于双调套曲内﹐也可用作小令。明清传奇用此曲时﹐往往略加变化﹐如昆剧《林冲夜奔》林冲行路时所唱﹐曲调雄壮﹐节奏急促﹐以唢呐或海笛伴唱。
奏鸣曲
奏鸣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zòu míng qū/qǔ特指由一件乐器(常为钢琴)或两件乐器(常为钢琴与其他乐器)演奏的多乐章套曲形式。第一乐章为快板;第二乐章为慢板;第三乐章为小步舞曲或谐谑曲;第四乐章为快板或急板。18世纪中叶以来,这种形式成为所有大型器乐体裁的基础。
安魂曲
安魂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ān hún qǔ一译“追思曲”。一种用于天主教追悼仪式的合唱套曲。原为悼念死亡者的弥撒曲。18、19世纪成为管弦乐队伴奏的大型合唱套曲。现代安魂曲内容已不限于宗教范围,如英国布立顿的《战争安魂曲》。
寄生草
寄生草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 shēng cǎo①民间曲调名。五十八字或四十八字,可加衬字,平仄韵通押。流行于元、明、清三代。②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四十一字。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
柳青娘
柳青娘的同义词反义词
liǔ qīng niáng1.曲牌名。属北曲中吕宫。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四﹑六﹑四﹑六﹑七﹑七﹑七﹑六﹑六(九句)。一般用在中吕或正宫套曲内。或加以变化,作为乐队使用的唢呐或胡琴伴奏乐曲。
沽美酒
沽美酒的同义词反义词
gū měi jiǔ1.曲牌名。属北曲双调。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五﹑五﹑七﹑四﹑六(五句)。一般用在双调《太平令》曲牌之前。两曲连用,或作为小令,或用在双调套曲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