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人
保加利亚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o jiā lì yà rén保加利亚的主体民族。另有少数分布在巴尔干半岛、俄罗斯、美洲等地。约925万人(1985年)。讲保加利亚语。多数信东正教,少数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和工业。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sī lā/lá fū/fú①旧国名。在欧洲东南部。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黑山六个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共和国。1991年联邦解体,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四国先后宣告独立。1992年,塞尔维亚、黑山两国宣布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②东南欧国家,在巴尔干半岛上。临亚得里亚海。面积10.22万平方千米。人口1048.2万......更多
古代希腊
古代希腊的同义词反义词
gǔ dài xī là/xī历史上指爱琴海区域,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及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带。公元前3000年代后,爱琴文明繁荣。后因北方落后部落侵入,爱琴文明衰落。前11世纪进入荷马时代。前8世纪起,希腊各地先后建立数以百计的奴隶制城邦。前5世纪希波战争后,希腊城邦进入繁荣阶段,经济贸易兴盛,文化成就卓越。伯罗奔尼撒战争后,走向衰落。前4世纪希腊半岛被马其顿王国征服,前2世纪归罗马统治。
喀斯特高原
喀斯特高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kā sī tè gāo yuán世界著名岩溶地形区。在巴尔干半岛西北部。地面岩石嶙峋,地下溶洞发育,岩溶地形典型。因此,国际上采用“喀斯特”(原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作为岩溶地形的通用名称。
巴尔干山脉
巴尔干山脉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ěr gān shān mài东南欧巴尔干半岛的主要山脉。长555千米,平均宽50千米。为喀尔巴阡山脉的延续部分。北坡平缓,湿润,多森林;南坡陡峭,较干燥。多岩洞、矿泉。是旅游、疗养胜地。
希腊
希腊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là/xī东南欧国家。在巴尔干半岛南部。东、南、西分别临爱琴海、地中海和爱奥尼亚海。面积13.2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035万(1993年)。首都雅典。多山。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欧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航运业、旅游业和侨汇是重要经济支柱。商船队规模居世界前列。
斯洛文尼亚
斯洛文尼亚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luò wén ní yà东南欧国家。在巴尔干半岛上,临亚得里亚海。面积2.03万平方千米。人口199万(1994年)。首都卢布尔雅那。地形以山地为主。大部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工业较发达,林、畜业重要。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同义词反义词
bō sī ní yà hé hēi sài gē wéi nà东南欧国家。在巴尔干半岛上。有小段海岸临亚得里亚海。面积5.11万平方千米。人口436.45万(1991年)。首都萨拉热窝。地形多山。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采矿业和农业较重要。
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的同义词反义词
ā ěr bā ní yà东南欧国家。在巴尔干半岛上,临亚得里亚海。面积2.87万平方千米。人口330万(1992年)。首都地拉那。境内多山。地中海气候。工业在经济中占主要地位,世界主要铬矿石生产国之一。
马尔马拉海
马尔马拉海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ěr mǎ lā/lá hǎi黑海海峡的中段,小亚细亚半岛与巴尔干半岛间的内海。东西长280千米,南北最宽处80千米,面积1.1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小的海。平均水深183米,最深1350米。海岸陡峻。交通和战略地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