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地貌

冻土地貌的同义词反义词
dòng tǔ dì mào又称“冰缘地貌”。由多年冻土层中的冻融作用形成的地貌。如具有特殊图案的多边形土、石海、冰丘等。分布于不被冰川覆盖的气候严寒地区,中国青藏高原和东北等地有冻土地貌分布。

唐古拉山

唐古拉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g gǔ lā shān1.位于青藏高原,东段为西藏、青海界山,山脉多海拔6000米以上,为长江、怒江等大河源地。

牦牛

牦牛的同义词反义词
máo niú哺乳纲,偶蹄目,牛科。反刍家畜。也有野生的。体矮身健,四肢短粗。体毛乌褐色。体侧、颈、胸和腹部密生长毛。主要分布在中国青藏高原。耐饥负重,爬山越岭,号称“高原之舟”。野生牦牛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祁连山脉

祁连山脉的同义词反义词
qí lián shān mài/mò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山脉之一。在甘肃、青海两省间。因在河西走廊南,又名南山。平均海拔4000米,同名主峰高5547米。广义的祁连山包括青海省东北部一系列平行山脉,山脉间有宽谷和盆地。多雪峰、冰川,高山冰雪融水为河西走廊灌溉水源。

西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zàng zì zhì qū简称“藏”。在中国西南部。面积122.84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35万(1995年),是中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居民以藏族为主体。1965年建立自治区。首府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一般在4000米以上,气候高寒。雅鲁藏布江横贯南部。河谷地区水热条件较好。水能、太阳能充沛,地热能居全国首位。中国主要牧区,盛产绵羊,牦牛为特有牲畜。藏东南是重要林区。经济以农牧业为主。主要作物有青稞、小麦等。

阿尔金山脉

阿尔金山脉的同义词反义词
ā ěr jīn shān mài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山脉之一。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界山,海拔3500~4000米,同名高峰(5798米)在新、青、甘边境。因气候干旱,多岩石裸露的石山。

兰青铁路

兰青铁路的同义词反义词
lán qīng tiě lù从甘肃兰州到青海西宁。长205千米。1959年筑成。是中国内地和西北地区通往青藏高原的铁路干线。

念青唐古拉山脉

念青唐古拉山脉的同义词反义词
niàn qīng táng gǔ lā shān mài中国青藏高原主要山脉之一。横贯西藏中东部,为冈底斯山向东的延续。海拔5000~6000米,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11米。青藏高原东南部最大的冰川区。西段为内流区和外流区分界,东段为雅鲁藏布江和怒江分水岭。

青海省

青海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g hǎi shěng简称“青”。在中国西北部。面积72.12万平方千米。人口约456.2万(1995年)。少数民族占总人数40%,以藏族居多,次为回、土、撒拉、蒙古等族。1928年置省。省会西宁。大部分属青藏高原,西北为柴达木盆地。气候高寒干燥。境内有中国第一大湖青海湖。长江和黄河源地。中国重要牧区,盛产羊毛。盐类、铅锌和水能资源丰富。
12 共1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