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书
沪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hù shū1.曲艺的一种。流行于上海市松江﹑奉贤﹑南汇等地,有近百年历史。一人演出,有说有唱,以竹筷敲击钹子伴奏,故又称"钹子书"。传统剧目有《金枪传》﹑《天宝图》等。
活报剧
活报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ó bào jù反映时事新闻的短小活泼的戏剧,可以在街头演出。
田园剧
田园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tián yuán jù15、16世纪盛行于意大利宫廷的一种诗剧。在早期田园诗的基础上形成。大多按封建贵族的艺术趣味描写乡村生活。演出时配以优雅的音乐、华丽的服装和精致的布景。对后来的意大利歌剧有一定影响。
牡丹亭
牡丹亭的同义词反义词
mǔ dān tíng一名《还魂记》。传奇剧本。明代汤显祖作。南安太守杜宝之女丽娘游园时梦中与柳梦梅幽会,醒后怀春而死,葬于花园。三年后,柳梦梅进京赴试,借宿园中,拾得丽娘自画像,深为爱慕,丽娘复生,两人结为夫妇。梦梅向杜宝报讯,反被囚禁。后考试放榜,梦梅得中状元,奉旨与丽娘正式成婚。《春香闹学》、《游园惊梦》等出演出较多。
红线女(1927- )
红线女(1927- )的同义词反义词
hóng/gōng xiàn nǚ/rǔ (1927- )粤剧演员。原名邝健廉,广东开平人。女。十三岁学艺。演旦脚。1945年后在港澳及东南亚一带演出。1955年回广州。在传统唱腔基础上,创造独树一帜的“女腔”。擅演《搜书院》、《关汉卿》、《山乡风云》等剧。历任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广州粤剧团艺术总指导。
编演
编演的同义词反义词
biān yǎn创作和演出(戏曲、舞蹈等):~文艺节目。
老人节
老人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lǎo rén jié吉辽黑三省朝鲜族的传统节日。日期不一,延边地区在每年夏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所在地主要负责人到场,向老人们表示祝贺和慰问,并与他们一起欢度节日。青年们到场演出文艺节目,并为老人们祝寿。
能乐
能乐的同义词反义词
néng/nài lè/yuè日本剧种之一。源于日本古代戏剧猿乐。初名“猿乐之能”。后经观阿弥及其子世阿弥等艺人加以改革,发展为歌舞剧,称“能乐”。其脚本称“谣曲”。大多演出武将、美人或佛教故事。角色很少,往往戴面具,有浓厚的宫廷艺术色彩。
艺名
艺名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míng1.亦作"萟名"。 2.从事艺术活动中获得的名望。 3.艺人演出时所用的别名。
节目牌
节目牌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é mù pái1.指演出场所门口告示上演节目的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