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
西厢记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xiāng jì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杂剧剧本。元代王实甫作。故事出于唐代元稹《莺莺传》传奇,宋代赵令据以编为《商调蝶恋花》鼓子词,金代董解元编为《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在诸宫调基础上改创为杂剧。叙唐代书生张珙在蒲东普救寺与崔相国之女莺莺相遇,产生爱情,经侍女红娘从中帮助,终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而结合。剧本以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见长。明清以来,戏曲、曲艺多有改编,以传奇《南西厢记》较著名。
谐剧
谐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é jù1.诙谐戏谑。 2.一种介于曲艺与戏剧之间的艺术样式。流行于四川。演出时只有一名演员出场﹐扮演规定人物﹐通过演员与实际不存在的对象进行"对话"和交流﹐使观众明确角色的规定情境和假设在场的其他人物﹐以表达一定的故事情节。因运用幽默﹑风趣见长的四川方言﹐寓庄于谐﹐故名谐剧。
魏鹤龄(1906-1979)
魏鹤龄(1906-1979)的同义词反义词
wèi hè líng (1906-1979)电影、戏剧演员。天津人。1928年入山东实验剧院。1934年从影,主演影片《人之初》。后相继主演《马路天使》、《保卫我们的土地》、《祝福》、《燎原》等近四十部影片。表演以质朴深沉见长。
参堂
参堂的同义词反义词
cān táng1.旧谓后辈见长辈﹑下级见上级。 2.佛教语。指入僧堂参见长老﹑住持。 3.不经吏部,直接赴政事堂由宰相注射。
吴永刚(1907-1982)
吴永刚(1907-1982)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yǒng gāng (1907-1982)电影导演。江苏吴县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肄业。1925年后从影。1934年编导的《神女》,被誉为中国默片的代表作。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曾任中国影协理事。执导的主要影片有《壮志凌云》、《浪淘沙》、《巴山夜雨》等。其作品擅用白描手法,以质朴真实见长。
大赋
大赋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fù1.汉赋以铺叙事物见长﹐继承了《楚辞》一些形式上的特点﹐更多地采用散文手法﹐因其篇章宏大﹐后世称为"大赋"。大赋系对东汉以后抒情为主的"小赋"而言。代表作如司马相如《上林赋》﹑扬雄《长杨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等。
契诃夫
契诃夫的同义词反义词
qì/qiè/xiè hē fū/fú1. (1860.1.29—1904.7.14) 俄国小说家、戏剧家。被视为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以语言精炼、准确见长,善于透过生活的表层探索,将人物隐蔽的动机揭露得淋漓尽致。其作品在他逝世40年后,编成《契诃夫著作与书信全集》共20卷出版。
庭参
庭参的同义词反义词
tíng cān/shēn1.封建时代下级官员趋步至官厅,按礼谒见长官。文职北面跪拜,长官立受;武职北面跪叩,自宣衔名,长官坐受。
张旭(675?~750?)
张旭(675?~750?)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ng xù唐代书法家。字伯高,吴县(今属江苏)人。曾官常熟尉、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性狂放,好饮酒,他的诗以写景见长,与贺知章等为“吴中四士”之一。擅草书,连绵回绕,起伏跌宕,被尊为“草圣”。常醉后落笔,与怀素并称“颠张狂素”。相传草书墨迹《古诗四帖》为其手书。
晨衙
晨衙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 yá1.早衙。谓清晨于衙署参见长官或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