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

镜花缘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ng huā yuán长篇小说。清代李汝珍作。一百回。前半部据《山海经》等古籍记载,虚构唐代武则天时唐敖等人游历海外诸国的见闻,讽刺揶揄当时世态人情,并表达作者的社会政治理想。后半部写唐小山等一百位才女的故事。小说语言简练畅达,寓讽刺于幽默。

长江三日

长江三日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ng jiāng sān rì散文。刘白羽作。1961年发表。描绘重庆至武汉的长江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全文贯穿着“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哲理。作品写景状物,笔墨多变,并大量引用传说、民谣、古诗,咏物言志,情理交融。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同义词反义词
wén guān jūn shōu hé nán/nā hé běi/bèi诗篇名。唐代杜甫作。公元763年作者在梓州(今四川三台)获悉唐军击败安史叛军,喜极而作本诗。诗中抒发惊喜之情,语气欣快,浮想联翩。

阿Q正传

阿Q正传的同义词反义词
ā Q zhèng zhuàn中篇小说。鲁迅作。1921年发表。阿q是未庄的雇农,一贫如洗,但靠着“精神胜利法”的麻醉而怡然自得。辛亥革命爆发后,他也开始神往于革命,但却遭假洋鬼子斥骂。不久,因赵秀才诬告,阿q被当作抢劫犯枪毙。小说揭示了贫苦农民的落后和愚昧,表达了作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观点。

陈情表

陈情表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 qíng biǎo散文篇名。西晋李密作。李密,字令伯,武阳(今四川彭山)人,曾出仕蜀国。蜀亡后,晋武帝召他任官,他以祖母年老需照顾为由,上表推辞。文中陈述了作者少年孤苦、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况,语气恳切、婉转,富有感染力。

陋室铭

陋室铭的同义词反义词
lòu shì míng散文篇名。一般认为是唐代刘禹锡作,也有人因《刘禹锡集》中未收此文,疑为托名之作。篇中抒发了作者身居陋室而胸怀恬淡的感情,言少意长,文字精美。

马说

马说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shuō/shuì/yuè散文篇名。唐代韩愈作。作者有《杂说》四首,本文为其中第四首。文中以伯乐和千里马作比喻,论说了人才和识拔人才者的关系。立意新巧,短小精悍。

雨中登泰山

雨中登泰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yǔ/yù zhōng dēng tài shān散文。李健吾作。1961年发表。写作者登泰山时遇雨,而得以观赏到烟雨变幻中泰山的奇特风光。作品着笔于“雨中”,意在写登山的“雨趣”和雨中赏景的感受,并在写景抒情之中插引传说故事。语言优美,情趣生动。

题材

题材的同义词反义词
tí cái文艺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和现象。由作者对生活素材经过选择、集中、提炼加工而成。有时也指作品所表现的生活范围,如“战争题材”、“工业题材”等。

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tí pò shān sì hòu chán/shàn yuàn诗篇名。唐代常建作。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虞山。写作者清晨游寺的见闻和感悟,“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四句,意境优美深邃,体现出作者的恬淡胸襟,为后人传诵。
3132333435 共42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