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牛(1952- )
吴子牛(1952- )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zǐ niú (1952- )电影导演。四川乐山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1982年入潇湘电影制片厂任导演。执导的影片《候补队员》、《晚钟》分别获金鸡奖特别奖和最佳导演奖。其中《晚钟》又获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导演影片还有《欢乐英雄》、《阴阳界》等。
吴贻弓(1938- )
吴贻弓(1938- )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yí gōng (1938- )电影导演。浙江杭州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厂长,上海市电影局局长,上海市广播电影电视局艺术总监。曾任中国影协副主席。执导的影片《巴山夜雨》、《城南旧事》均获金鸡奖,《阙里人家》获优秀影片奖。
吴雪(1914- )
吴雪(1914- )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xuě (1914- )导演,演员。四川岳池人。曾就读于成都大同电影戏剧学校。后组织西南话剧社、四川旅外剧人抗敌演剧队。1940年至延安,任延安青年艺术剧院副院长。建国后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副院长、文化部副部长等。曾执笔创作、导演和主演讽刺喜剧《抓壮丁》。
唐槐秋(1898-1954)
唐槐秋(1898-1954)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g huái qiū (1898-1954)戏剧活动家、演员、导演。湖南湘乡人。早年赴法国学习航空机械。1925年回国,参加南国社及广东戏剧研究所。1933年组织中国旅行剧团,演出中外名剧,对推动演剧职业化,提高话剧演出艺术水平有较大影响。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wēi ní sī guó jì diàn yǐng jié1932年意大利创设。每年举行一次。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和圣马克铜狮奖。分别授于最佳影片、导演、编剧、男女演员等。是世界上最早创设的国际电影节,也是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
孙道临(1921- )
孙道临(1921- )的同义词反义词
sūn/xùn dào lín (1921- )电影演员、导演。浙江嘉善人。燕京大学毕业。1948年从影。曾任清华、昆仑等影业公司演员。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因主演《乌鸦与麻雀》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个人一等奖。主演影片还有《渡江侦察记》、《家》、《早春二月》等。自编自导自演影片有《雷雨》、《非常大总统》等。
孤儿救祖记
孤儿救祖记的同义词反义词
gū er jiù zǔ jì中国故事片。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摄制。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王汉伦、郑小秋、郑鹧鸪主演。富翁杨寿昌因独子坠马丧命,不知儿媳蔚如已经怀孕,草率立侄子道培承嗣。道培诬蔚如不贞,怂恿寿昌赶走儿媳。蔚如生子余璞,十年后余璞就读寿昌所办义校。一天,道培欲谋害寿昌夺产。余璞设计相救,祖孙翁媳始团聚。
崔嵬
崔嵬的同义词反义词
cuī wéi①有石的土山:陟彼崔嵬。②高耸的样子:冠切云之崔嵬|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③崔嵬(1912-1979)。电影演员、导演。山东诸城人。1930年入山东实验剧院学习编剧。后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1937年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一队。1938年赴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曾任中南文化局局长、中国影协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主演影片《老兵新传》、《红旗谱》等,并导演《青春之歌》、《小兵张嘎》等。
应云卫(1904-1967)
应云卫(1904-1967)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ng yún wèi (1904-1967)戏剧、电影导演。浙江慈溪人。30年代初在上海从事左翼戏剧电影运动,执导话剧《怒吼吧!中国》和影片《桃李劫》、《生死同心》。抗战期间执导《八百壮士》、《塞上风云》。建国后任江南电影制片厂厂长,执导《宋士杰》、《武松》等戏曲片。
戏剧
戏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xì jù由演员扮演角色,为观众表演故事情节的艺术。是以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成分的综合,按作品类型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等。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在西方,戏剧(英文drama)即指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