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层空间条约
外层空间条约的同义词反义词
wài céng kōng jiān tiáo yuē全称《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1966年12月1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主要内容有:各国皆有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的自由;各国不得将外层空间占为己有;不得在绕地球的轨道上、天体(星球)、外层空间放置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禁止在天体上建立军事基地和进行军事演习;利用外层空间应避免对地球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等。中国于1984年1月加入该条约。
外层空间法
外层空间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wài céng kōng/kòng/kǒng jiān/jiàn fǎ协调和管理各国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空间活动的法律。已达成协议的内容有:各国拥有为和平利用的目的而进入外层空间的平等权;不得要求对外层空间或任一天体拥有主权;国际性法律(包括联合国宪章)适用于外层空间;禁止在外层空间进行核试验、建立核武器站或在天体上设置军事基地;国家对其所属的宇航员和宇宙飞行器拥有管辖权;载人飞船受损时,宇航员可接受任何一种救助。
天文单位
天文单位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n wén dān/shàn/chán wèi度量太阳系内天体间距离的基本长度单位。是天文常数之一。以符号a.u.表示。太阳至地球的平均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1984年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天文单位的具体长度定为1.49597870×10^11米。
天空实验室
天空实验室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n kōng/kòng/kǒng shí yàn shì美国第一个轨道空间站。1973年5月14日发射。轨道高度430千米。呈圆柱形,长35米,直径7米,重约77.5吨。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工作室,下层为生活室。主要任务是考察长期的空间飞行对人体的影响,观测太阳、彗星和地球资源,空间冶金试验等。发射后,于同年5月25日、7月28日和11月16日先后有三批(每批三名)宇航员由“阿波罗”号载人飞船......更多
太阳能
太阳能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yáng néng/nài太阳辐射的能量。在地球大气层以外,太阳能中可见光谱区能量约占40.3%,红外光谱区能量约占51.4%,紫外光谱区能量约占8.3%。地球每年接收到的太阳能约为7.02×10^24焦,平均每平方米地面上每秒内可获得1353焦的太阳能。太阳能是正待开发和利用的无污染的能源之一。
太阳黑子
太阳黑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yáng hēi zǐ出现在太阳光球层上的暗黑斑点。因比周围温度低1000~2000°c,与光球相比显得比较暗淡而得名。多呈椭圆形。直径从上千千米至几十万千米。生存时间平均约一天,少数可生存数月甚至一年以上。黑子数的多寡平均以十一年为周期。大黑子群出现后,地球上常发生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现象。
宇宙飞船
宇宙飞船的同义词反义词
yǔ zhòu fēi chuán1.从地球上发射出去﹑能在宇宙空间航行的飞行器。
宇宙飞行器
宇宙飞行器的同义词反义词
yǔ zhòu fēi xíng/háng qì又称“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以外宇宙空间中运行的各类飞行器的统称。人造天体中的一类,包括人造地球卫星、月球探测器、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人造行星、人造行星卫星、宇航飞船、轨道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等。与运载器、发射场、回收设备、地面的宇航测控与数据采集网、用户台站(网)等互相配合,协调工作,共同组成宇航系统。是执行宇航任务的主体。
导弹预警卫星
导弹预警卫星的同义词反义词
dǎo dàn/tán yù jǐng wèi xīng用于监视和发现敌方战略弹道导弹并发出警报的侦察卫星。通常被发射到地球静止卫星轨道,由几颗卫星组成预警网。利用卫星上的红外探测器探测导弹在飞出大气层后发动机尾焰的红外辐射,并配合使用电视摄像机跟踪导弹,及时准确判明导弹并发出警报。
探空火箭
探空火箭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n kōng huǒ jiàn在近地空间内探测和科学实验用工具。由传感器、无线电遥测设备或传感器弹射回收装置、无控制箭体三部分组成。有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地球物理火箭等。中国于1958年正式研制,1960年首次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