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

作者: 陈寿 三国志

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也。

*令音郎定反。

支音其儿反。

*为郡门下书佐。

有姿仪,大音声,侯太守器之,以女妻焉,[一]遣诣涿郡卢植读经。

后复为郡吏。

刘太守坐事征诣廷尉,瓒为御车,身执徒养。

及刘徙日南,瓒具米肉,于北芒上祭先人,举觞祝曰:“昔为人子,今为人臣,当诣日南。

日南瘴气,或恐不还,与先人辞于此。

”再拜慷慨而起,时见者莫不歔欷。

刘道得赦还。

瓒以孝廉为郎,除辽东属国长史。

尝从数十骑出行塞,见鲜卑数百......更多

为政篇

作者: 佚名 论语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

......更多

学而篇

作者: 佚名 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更多

里仁篇

作者: 佚名 论语

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

”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

恶不仁者,其为......更多

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

作者: 陈寿 三国志

袁涣宇曜卿,陈郡扶乐人也。

父滂,为汉司徒。

当时诸公子多越法度,而涣清静,举动必以礼。

郡命为功曹,郡中奸吏皆自引去。

后辟公府,举高第,迁侍御史。

除谯令,不就。

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

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

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

顷之,吕布击术于阜陵,涣往从之,遂复为布所拘留。

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

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

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更多

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作者: 陈寿 三国志

辛毗字佐治,颖川阳翟人也,其先建武中自陇西东迁。

毗随兄评从袁绍。

太祖为司空,辟毗,毗不得应命。

及袁尚攻兄谭于平原,谭使毗诣太祖求和。

太祖将征荆州,次于西平。

毗见太祖致谭意,太祖大悦。

后数日,更欲先平荆州,使谭、尚自相弊。

他日置酒,毗望太祖色,知有变,以语郭嘉。

嘉白太祖,太祖谓毗曰:“谭可信?

尚必可克不?

”毗对曰:“明公无问信与诈也,直当论其势耳。

,袁氏本兄弟相伐,非谓他人能间其间,乃谓天下可定于己......更多

魏书·董二袁刘传

作者: 陈寿 三国志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

[一]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

后归耕于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

诸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赠卓。

[二]汉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

卓有才武,旅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

为军司马,从中郎将张奂征并州有功,拜郎中,赐缣九千匹,卓悉以分与吏士。

迁广武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免。

征拜并州刺史、河东太守,[三]迁中郎将,讨黄......更多

卷一

作者: 干宝 搜神记

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故天下号神农也。

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冰玉散,以教神农,能入火不烧。

至昆仑山,常入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

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

至高辛时,复为雨师,游人间。

今之雨师本是焉。

赤将子轝者,黄帝时人也。

不食五谷,而啖百草华。

至尧时,为木工。

能随风雨上下。

时于市门中卖缴,故亦谓之缴父。

宁封子,黄帝时人也。

世传为黄帝陶正,有异人过之......更多

十二本纪·五帝本纪

作者: 司马迁 史记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

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

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

三战,然後得其志。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

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更多

十二本纪·高祖本纪

作者: 司马迁 史记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

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好酒及色。

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及见怪,岁竟,......更多

12345 共4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