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赠党先生 朝代: 元 作者: 马钰 体裁: 词 心坐胜如打坐,心灰自没心猿。形如槁木自安然。物外般般怎染。养气勿劳呼吸,颐神全在抽添。云房深处永绵绵。产个胎仙出现。本性元虚不二,奈何情欲交加。人能顿悟道生涯。世态分明是假。更要深通玄奥,须当拂去矜夸。含光默默养灵芽。便是无为造化。一不轻师慢法,二遵清静仙经。三存精气养神灵。四把尘劳拂尽。五戒无明业火,六除俗礼人情。七擒猿马未安宁。八味琼浆得饮。事事谙来心足,般般舍去身轻。本初一点要圆成。妙语玄言......更多 饯别王十一南游 朝代: 唐 作者: 刘长卿 体裁: 五律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注释注释:汀州:水边或水中平地。此诗后三句似乎出自梁代柳恽的《江南曲》,诗为:“汀州采白苹,落日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难。”简析:这首送别诗,着重写离情别意。其诗首尾相应,新颖而不落俗套。这首送别诗,着意写与友人离别时的心情。诗人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更多 三月三十日作兼寄怀魏三 朝代: 明 作者: 钱谦贞 伤时惜别两相参,渐老情怀百不堪。四十今年才欠四,三春此日只余三。身如零落沾泥絮,心似腾腾作茧蚕。遥忆白狼山下客,送春凭梦过江南。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第十三之下 与中上人至云间话别 朝代: 宋 作者: 释行海 寒云漠漠浦悠悠,短棹同登八月秋。一寸不磨心似铁,四方无定迹如鸥。江乡雁过蒹葭冷,雨馆人分蟠蟀愁。相见有期还惜别,百年能得几交游。 与殷晋安别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游好非少长,一遇尽殷勤。信宿酬清话,益复知为亲。去岁家南里,薄作少时邻。负杖肆游从,淹留忘宵晨。语默自殊势,亦知当乖分。未谓事已及,兴言在兹春。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山川千里外,言笑难为因。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脱有经过便,念来存故人。注释序:殷先作安南府长史掾,因居浔阳,後作太尉参军,移家东下,作此以赠。--------------------------------------------......更多 与郭寿翁俱客钱塘寿翁归吉州追饯至龙山白塔 朝代: 宋 作者: 王铚 江边孤寺旧曾经,重枉骊驹当短亭。落日催人心去住,东风回首泪飘零。魂归但觉枫林黑,书就终期汗简青。归隐我无冲凌晨气,相思时望少微星。注释原题:与郭寿翁俱客钱塘寿翁归吉州追饯至龙山白塔寺惜别怅然终日始登车而去既行旬日予得请庐山太平观将归隐浙东山中寄诗举怀 临江仙 送光州曾使君 朝代: 宋 作者: 周紫芝 体裁: 词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注释注释:此为送别词。词之上片由此番遽别,忆及上次分别后六年阔别的情景,自然地将眼前的伤离意绪反跌出来。下片运用想象手法,拟写友人在边地的生活情状,委婉曲折地表达了鼓励他在边塞建功立业的情意。全词表情达意十分熨贴动人,表现手法别具一格,堪称送别词中的佳作。开篇......更多 于王抚军座送客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秋日凄且厉,百卉具已腓。爰以履霜节,登高饯将归。寒气冒山泽,游云倏无依。洲渚四缅邈,风水互乖违。瞻夕欣良讌,离言聿云悲。晨鸟暮来还,悬车敛馀辉。逝止判殊路,旋驾怅迟迟。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注释[说明]_此诗作于宋武帝永初二年(421)秋,陶渊明五十七岁。王抚军,即江州刺史王弘。永初二年秋,庚登之入京都,谢瞻赴豫章(今江西南昌),王弘在溢口(今九江市西)为他们设宴送别。陶渊明亦应邀在座,此诗便是......更多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朝代: 唐 作者: 司空曙 体裁: 五律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注释注解:1、几度:多少道。2、乍:骤,突然。3、共传:互相举杯。韵译:老朋友自从江海阔别之后,几道道隔山隔水难得见面。忽然相逢却疑心是在梦中,相怜别后生活互问了庚年。孤灯冷冷地在雨夜中闪烁,窗外湿竹笼罩昏暗的轻烟。最可恨的是明朝又将分别,这惜别怀盏怎不相对频传?评析:诗写乍见又别之情,不胜黯然。诗由上......更多 代小玉家为蕃骑所虏后寄故集贤裴公相国 朝代: 唐 作者: 韩偓 体裁: 七律 动天金鼓逼神州,惜别无心学坠楼。不得回眸辞傅粉,便须含泪对残秋。折钗伴妾埋青冢,半镜随郎葬杜邮。唯有此宵魂梦里,殷勤见觅凤池头。出处全唐诗:卷683-61 678910 共55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