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马竹冈 朝代: 宋 作者: 张埴 竹冈先生一世贤,如何断我百十弦。苦哉几枕黄鹤梦,天风吹到吴江边。先生手提绿玉鞭,跨驴与我说去年。梦中记得去年别,缚鸡提酒送上船。明年奇章观前泊,捩手烹鸡持酒酌。饱歌醉舞插梅花,几夜月中记说着。谁知相逢刘太史,拭目云烟新落纸。便从太史使之年,恁时祗谓黄河底。书王欢喜斯文寿,嘱下楚云楼上酒。菊花九日是明朝,遥望长眉三稽首。 寓治穀城寄京华亲友 朝代: 明 作者: 黄哲 金陵别时春已半,含桃吹花莺语乱。群公送客劳劳亭,王事驱驰不敢缓。折腰从政真可怜,貂裘欲敝寒无毡。青徐古道暗荆棘,二月黄河水塞川。战场蔓草萦白骨,城都萧条狐兔窟。柳塞胡笳夕厌闻,花门突骑时还出。猎火荒凉夜合围,聊城关外羽书飞。将军转战略邢魏,历下游兵分道归。疮痍未复更颠蹶,忍看呻吟日流血。朝耕暮战同死生,抚字无才政多拙。有时登高望远山,浮云万里何当还。令人却忆鲁连子,一箭成名东海间。出处钱谦益《列朝......更多 望天门山 朝代: 唐 作者: 李白 体裁: 七绝 类别:山水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注释天门山,就是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两山夹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天门”即由此得名。诗题中的“望”字,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天门山壮美景色。历来的许多注本由于没有弄清“望”的立脚点,所以往往把诗意理解错了。天门山夹江对峙,所以写天门山离不开长江。诗的前幅即从“江”与“山”的关......更多 滁州西涧 朝代: 唐 作者: 韦应物 体裁: 七绝 类别:山水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注释注解:1、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2、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3、幽草:幽谷里的小草。韵译: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评析: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更多 登圣善寺阁(一题作登少室山) 朝代: 唐 作者: 褚朝阳 飞阁青霞里,先秋独早凉。天花映窗近,月桂拂檐香。华岳三峰小,黄河一带长。空间指归路,烟际有垂杨。出处全唐诗:卷254_11 览物(一作峡中览物)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曾为掾吏趋三辅,忆在潼关诗兴多。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舟中得病移衾枕,洞口经春长薜萝。形胜有馀风土恶,几时回首一高歌。注释鹤注当是大历元年在夔州作。邢劭诗:览物惜时形。曾为椽吏趋三辅①,忆在渲关诗兴多②。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舟中得病移裳枕,洞口经春长薛萝③。形胜有余风土恶④,几时回首一高歌。(此公在峡而思乡也。上四追忆华州,下四峡中有感。向贬司功,而诗兴偏多,以华岳、黄河足引......更多 诗三百三首 朝代: 唐 作者: 寒山 体裁: 五绝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住兹凡几年,屡见春冬易。寄语钟鼎家,虚名定无益。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联谿难记曲,叠嶂不知重。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此时迷径处,形问影何从。吾家好隐沦,居处绝嚣尘。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助歌声有鸟,问法语无人。今日娑婆树,几年为一春。琴书须自随,禄位......更多 送丁彦祥入京兼呈危太朴应奉 朝代: 元 作者: 郯韶 画角城头乌乱啼,客行秋日思凄凄。黄河一水青天上,*岭诸山大漠西。饮马窟深沙草浅,射雕风急暮云低。经时不见危供奉,想候都门踏雪泥。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第十九 送李民瞻侍郎宣谕陕西 朝代: 明 作者: 吴云 侍郎将命出金銮,道路传呼远近欢。关内官曹迎使节,秦中父老识衣冠。云开太华三峰秀,水绕黄河九曲寒。寄语渭川千亩竹,西风还解报平安。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第十四 醉太平 朝代: 元 作者: 元无名氏 体裁: 散曲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哀哉可怜。注释[创作背景]无名氏的作品在元人散曲中,数量不多,质量较高,在内容上对当时的社会病态讽刺得比较深刻,写爱情也比较大胆泼辣。在风格上,比较本色自然,生动形像,与一般文人的作品迥异其趣。 [内容评析]这是一支「切中时弊」的散曲名著。陶宗仪《辍耕录》说:「〈醉太平〉一阙,不知谁所造......更多 1112131415 共96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