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诗

朝代:作者: 苏轼 体裁: 五古

欲知垂岁尽,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

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注释作者曾以除夕为题作《馈岁》、《别岁》、《守岁》三首诗,这是其中一首。

诗意明白易懂,旨在勉励自己惜时如金。

作者用形象的蛇蜕皮喻时间不可留,暗示要自始至终抓紧时间做事,免得时间过半,虽勤也难补于事。

努力应从今......更多

念奴娇 雪

朝代:作者: 陈郁 体裁:

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漫天漫地。

不论高低并上下,平白都教一例。

鼓动滕六,招邀巽二,一任张威势。

识他不破,只今道是祥瑞。

却恨鹅鸭池边,三更半夜,误了吴元济。

东郭先生都不管,关上门儿稳睡。

一夜东风,三竿暖日,万事随流水。

东皇笑道,山河原是我底。

注释注释:此词作者是陈郁,号“藏一”这首词是借滥施淫威肆无忌惮的雪来讥讽当时南宋的宰相贾似道。

此词最初两句 ,突兀而来,下笔不凡。

“没巴没鼻 ,霎时间 、做出漫......更多

杳杳寒山道

朝代:作者: 寒山 体裁: 五律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注释寒山是贞观时代的诗僧。

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诗就写刻在山石竹木之上,盈六百首,现存三百余首。

语言明浅如话,有鲜明的乐府民歌风,内容除用形象演说佛理之外,多描述世态人情,山水景物。

诗风幽冷,别具境界。

这首“杳杳寒山道”,很能代表他的风格。

诗的内容,写寒岩左近高山深壑中的景色,最后见出心情,通篇浸透了寒意......更多

清平乐 寄复初省郎,兼简希孟文友

朝代:作者: 曹伯启 体裁:

情怀渺渺。

客舍天将晓。

百虑攻心浑未了。

不似漫郎多少。

人生傀儡棚中。

此行那计西东。

指日云泥超异,重占口角春风。

珠帘寂寂。

愁背银缸泣。

记得少年初选入。

三十六宫第一。

当年掌上承恩。

而今冷落长门。

又是羊车过也,月明花落黄昏。

注释注释:这首词题为“宫怨 ”,反映的是宫廷女子失庞后寂寞无助的生活,词风哀婉,读来韵味无穷。

首句点出眼下的寂寞之苦 。

“珠帘 ”指用珍珠缀饰的帘子,典用《西京杂记》中语。

“珠帘寂寂”......更多

玉蝴蝶

朝代:作者: 柳永 体裁: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萍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遗情伤。

故人何在?

烟水茫茫。

难忘。

文期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注释注释①堪动宋玉悲凉: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

”②星霜:星一年一周天,霜每年而降,因称一年为一星霜。

③潇湘:原是潇水和湘水之称,后泛指为所思之......更多

蝶恋花

朝代:作者: 晏殊 体裁:

槛菊愁烟兰泣露,[1]罗幕轻寒,[2]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4]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注释:[1]槛:栏杆。

[2]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3]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4]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此词经疏澹......更多

踏云行 自咏

朝代:作者: 尹志平 体裁:

薄利虚名,谁人能戒。

前头路险犹贪爱。

惟予不肯着浮华,中心有愿超三界。

广布慈风,休生懈怠。

心怀忍辱常宁耐。

豁开心地若虚空,分明真武藏机,真君弃假。

荣华富贵须当舍。

手持慧剑样三尸,龟蛇一气相迎迓。

录应通明,神清幽雅。

知白守黑些儿话。

愿人省悟踏云行,好来神气冲和,光明集聚,三日上下流琼素。

闲中时复饮刀圭,金铅玉汞攒然住。

女姹婴娇,云朋霞侣。

无生无灭乘空步。

教传四海奉全真,功成一得冲和,重观幽胜。

乌飞兔走......更多

南歌子

朝代:作者: 秦观 体裁:

玉漏迢迢尽,银潢淡淡横。

梦回宿酒未全醒。

已被邻鸡催起、怕天明。

臂上妆犹在,襟间泪尚盈。

水边灯火渐人行。

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

注释注释:此词以清新优的格调和情致,描写情人晨起离别的情景。

起两句写别离的时间:黎明时分,夜漏将尽。

着“迢迢”二字,透出此夜时间之长 。

银潢,即银河。

天亮前银河逐渐暗淡西斜 ,故说“淡淡横”。

两句写别前之景,都暗暗传出离人对长夜已尽、别离在即的特定时间的心理感受,虽是景语,但......更多

南邻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七律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不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注释[注释](1)南临:指杜甫草堂南临朱山人。

(2)锦里:指锦江附近的地方。

乌角巾:黑色的方巾。

(3)芋粟:芋头,板栗。

(4)阶除:指台阶和门前庭院。

(5)航:小船。

[译文]锦江有一位先生头戴黑色方巾,他的园子里,每年可收许多的芋头和板栗,不能算是穷人。

他家常有宾客来,孩......更多

南陵别儿童入京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七古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注释李白素有远大的抱负,他立志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但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得到实现的机会。

天宝元年(742),李白已四十二岁,得到唐......更多

12345 共122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