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朝代: 唐 作者: 李煜 体裁: 词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珊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注释注释:(一题温庭筠作)1.金雀钗:钗头是雀形的金钗. 2.红粉:妇女化妆时用的胭脂铅粉.红粉面指用胭脂花粉匀过的面颊. 3.怜:爱. 4.香作穗:燃烧香生成的烟凝聚不散成穗状.宋苏舜钦"香穗萦斜凝画栋" 5.蜡成泪: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油如泪状.此指蜡已燃尽. 6.还似:别作"还是......更多 更漏子 朝代: 唐 作者: 李煜 体裁: 词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香雾薄,透重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帏垂,梦长君不知。注释注释:(一题温庭筠作)1.迢:远.递:近.迢递:形容声音越来越远. 2.塞雁:别作"寒雁".塞:边塞. 3.寒乌:别作"城乌".寒乌,即乌鸦. 4.重幕:别作"帘幕".重:层层. 5.谢家:晋代才女谢道韫,善诗,因此后人以"谢家"泛指青年女子. 6.背:暗.红烛背:指灯烛燃尽. ......更多 望江南 朝代: 唐 作者: 李煜 体裁: 词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注释注释①上苑:古代皇帝的花园。②车如流水马如龙:极言车马众多。评解这首记梦小词,是李煜降宋被囚后的作品。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游乐时环境的优美,景色的绮丽,倾注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无限深情。这首小词,“深哀浅貌,短语长情”,在艺术上达到高峰。......更多 望江南 朝代: 唐 作者: 李煜 体裁: 词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注释注释:1.断脸:别作"沾袖".颐:面颊. 2.和:随着.别作"如","滴" 此阙词写作时间与上阙同.是后期作品. 起笔言泪.恨既深沉,只有以泪洗面.泪水流在脸上,纵横交错,肆意流淌.可是心中的苦闷,不可以言语来表达.落泪之时,就不要吹奏起笙箫了吧.那本是往日欢乐时演奏的乐器,现在流着泪吹起,会更添哀思.悲苦已极浑欲断肠. 这阙词可......更多 望江梅 朝代: 唐 作者: 李煜 体裁: 词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注释注释:1.寒色:景物在寒冷季节的颜色.即秋色.远:别作"暮". 2.芦花:芦苇花. 此词与上阕同,都是以梦来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前阕词为春景,此阕词为秋景 开头也是以梦起..梦中的故国南唐正值清秋季节.千里江山笼罩在秋色中,万物苍茫,更显寂寞清冷.芦苇深处,一扁孤舟停靠岸边.月下的高楼中传来悠远的笛声. 与上阕不同的是,春景是反衬.......更多 望远行 朝代: 唐 作者: 李煜 体裁: 词 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长日镇长扃。余寒欲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台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出处全唐诗:卷889-23 木兰花(一名玉楼春、春晓曲、惜春容) 朝代: 唐 作者: 李煜 体裁: 词 晓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声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未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蹋马蹄清夜月。出处全唐诗:卷889-25 柳枝 朝代: 唐 作者: 李煜 体裁: 七绝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注释注释:1.芳魂:别作"消魂".旧游:以往游览过的故地. 2.多见:别作"多谢".长条:柳枝. 3.烟穗:柳枝下垂如雾般朦胧.一说柳枝被雾气覆盖. 这首词是李煜写给宫女庆奴的,因此是以庆奴的口吻写的.属前,中期作品. 女主人公,伤感自己风情渐老,青春不再,看见明丽的春色,便自惭形秽,不敢与之相比.回到以前青春年少之时与情郎游览的故地......更多 梅花 朝代: 唐 作者: 李煜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出处全唐诗:卷8_13 浣溪沙 朝代: 唐 作者: 李煜 体裁: 词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注释注释:(一题冯延巳作)1.转烛:风吹烛火.这里比喻世事变换无常.飘蓬:漂泊不定的蓬草.比喻人生漂泊不定. 2.陈迹:以往的痕迹.怅:惆怅,懊恼. 3.荫花:别作"映花".荫:遮挡.谩,别作"漫".弥漫,随意. 本词别说冯延嗣作.从风格和词意上看,应该是后主入宋后的作品. 人生如同风中的烛火蓬草,漂泊......更多 12345 共7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