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残梦绕屏山

作者: 朱彝尊 朝代: 清代

残梦绕屏山,小篆消香雾。

镇日帘栊一片垂,燕语人无语。

庭草已含烟,门柳将飘絮。

听遍梨花昨夜风,今夜黄昏雨。

鹊桥仙 十一月八日

作者: 朱彝尊 朝代: 清代

一箱书卷,一盘茶磨,移住早梅花下。

全家刚上五湖舟,恰添了个人如画。

月弦新直,霜花乍紧,兰桨中流徐打,寒威不到小蓬窗,渐坐近越罗裙衩。

朝中措·兰桡并载出横塘

作者: 朱彝尊 朝代: 清代

兰桡并载出横塘,山寺踏春阳。

细草弓弓袜印,微风叶叶衣香。

一湾流水,半竿斜日。

同上归艎。

赢得渡头人说,秋娘八配冬郎。

秦楼月

作者: 朱彝尊 朝代: 清代

春眠足,画楼十二屏山六。

屏山六。

柔波不断,远峰难续。

庭前种尽相思木,机中织就相思曲。

相思曲,看朱成碧,视丹如绿。

渔家傲·淡墨轻衫染趁时

作者: 朱彝尊 朝代: 清代

淡墨轻衫染趁时,落花芳草步迟迟。

行过石桥风渐起。

香不已,众中早被游人记。

桂火初温玉酒卮,柳阴残照柁楼移。

一面船窗相并倚。

看渌水,当时已露千金意。

芙蓉月·蛮府辍棹时

作者: 朱彝尊 朝代: 清代

蛮府辍棹时,梅熟处日日阑风吹雨。

无心好梦,早被行云勾住。

难道今番是梦,梦里分明说与。

留不得,翠衾凉,珠泪飘残蜜炬。

啼鹃满山树。

谢多情小鸟,劝侬归去。

秋期过了,夜月寒生南浦。

执手枯荷池上,宛种玉。

亭东路。

贪梦好,问柔魂,可曾飞度。

南歌子·忍泪潜窥镜

作者: 朱彝尊 朝代: 清代

忍泪潜窥镜,催归懒下阶。

临去不胜杯。

为郎回一盼,强兜鞋。

天仙子·小棹若邪乘晓入

作者: 朱彝尊 朝代: 清代

小棹若邪乘晓入,苧萝人已当风立。

好春不雨但浓阴,铅水急。

溪纱湿,丽草云根香暗拾。

论诗五首·其一

作者: 赵翼 朝代: 清代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不断的运动发展,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即使能预支五百年的新意作诗,到了一千年又觉得陈旧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不断的运动发展,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

化:造化,即大自然。

钧:陶瓷匠所用的转轮。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即使能预支五百年的新意作诗,到了一千年又觉得陈旧了。

陈:旧的,时间久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题遗山诗

作者: 赵翼 朝代: 清代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身阅兴亡:言元好问曾经历金元易代之变。

浩劫空:大灾难,破坏严重。

佛家谓世界由成、住到坏、空为四劫,空指世界毁灭。

后遂以“劫”指灾难。

“两朝”句:谓元好问集两朝文献于一身。

金亡于哀宗天兴二年(1233),元好问已四十馀岁,此后近三十年,致力于搜集整理金代文献,编有《壬辰杂编》、《中州集》,并作有大量诗文,为一代文宗。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无官”句:元好问在金为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入元不仕,无损大节。

周粟,周武王灭商后,殷商贵族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不食周粟,最后饿死。

(参看《史记·伯夷列传》)元好问虽未如伯夷、叔齐之饿死,但却未仕元,故曰“未害”。

“有史”句:谓元好问担心有金一代文献之遗亡。

失楚弓,据《孔子家语》载:楚共王出游,遗失一良弓,从人要寻找,他说:“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孔子认为楚共王心胸还不大,说:“人遗之,人得之,何楚也。

”这里以“楚弓”喻金代文献。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行殿”二句:拟想金亡后宫殿凄凉,抒亡国之悲。

行殿,行宫,指金之南京汴梁。

作者《汴京杂咏》中咏金亡事一首有“幽兰轩已火光红”句,幽兰似为金汴京行宫轩名。

夜火,鬼火。

故都,指金中都燕京。

金迁汴梁前之京都。

乔木,高大树木,多用以喻故国、故里。

《文选》颜延之《还至梁城作》:“故国多乔木。

”李善注:“《论衡》曰:‘观乔木,知旧都。

’”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国家”二句:作者《瓯北诗话》卷八评元好问:“值金源亡国,以社稷丘墟之感。

发为慷慨悲歌,有不求工而自工者。

此固地为之也,时为之也。

”这里即用其意。

赋,吟咏、描写。

沧桑,沧海桑田之省文,此指金之易代。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111112113114115 共196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