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宴赋得夹池竹诗

作者: 阴铿 朝代: 南北朝

夹池一丛竹。

垂翠不惊寒。

叶酝宜城酒。

皮裁薛县冠。

湘川染别泪。

衡岭拂仙坛。

欲见葳蕤色。

当来菟苑看。

奉送始兴王诗

作者: 阴铿 朝代: 南北朝

良守别承明。

枉道暂逢迎。

去帆收锦{糹乍}。

归骑指兰城。

纷糺连山暗。

潺湲派水清。

桂晚花方白。

莲秋叶始轻。

背飞伤客念。

临歧悯圣情。

分风不得远。

何由送上征。

五洲夜发

作者: 阴铿 朝代: 南北朝
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溜船惟识火,惊凫但听声。劳者时歌榜,愁人数问更。

新成安乐宫

作者: 阴铿 朝代: 南北朝

新宫实壮哉。

云里望楼台。

迢递翔鹍仰。

连翩贺燕来。

重櫩寒雾宿。

丹井夏莲开。

砌石披新锦。

梁花画早梅。

欲知安乐盛。

歌管杂尘埃。

采莲曲

作者: 萧纲 朝代: 南北朝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娃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

  此诗的起首二句中,用了两个“晚”字,强调了一种特定时间背景:笼罩着软和恬静夕阳余辉的傍晚——一个最能引起人的情思,让人沉浸的时刻。

“风起”二名转入采莲的描写,从“难度”中透露出采莲女柔弱纤细的形象。

“棹动”二名描绘的采莲场面只有两笔写实的白描:采莲的小船在荷丛中穿过,桨儿不时碰落盛开的莲花,一瓣瓣地飞落湖中,惊起了安详地栖息着的只只白鹭,打破了它们的宁静世界。

末二句借物写情,别有一种趣味:采莲人欲归了,可是荷丝缠绕着她的柔腕,菱角又牵拽着她的衣裙。

实际上是作者留恋这环境,故借采莲人写同。

拟人手法运用十分巧妙,全诗情韵顿生。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蜀道难·其一

作者: 萧纲 朝代: 南北朝

建平督邮道,鱼复永安宫。

若奏巴渝曲,时当君思中。

蜀道难·其二

作者: 萧纲 朝代: 南北朝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巫山之长有七百里,巴水的水流弯曲,曲折颇多。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行在巴水之上,不断有阵阵悠扬的笛声传来,声调时高时低,两岸的猿啼不断,断了还续。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巴水:指巴地,在今天四川省。

三回曲:水流弯曲,长江在四川一带曲折颇多。

三,不是确数,是约数,很多的意思。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巫山之长有七百里,巴水的水流弯曲,曲折颇多。

巴水:指巴地,在今天四川省。

三回曲:水流弯曲,长江在四川一带曲折颇多。

三,不是确数,是约数,很多的意思。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行在巴水之上,不断有阵阵悠扬的笛声传来,声调时高时低,两岸的猿啼不断,断了还续。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侍宴诗

作者: 徐陵 朝代: 南北朝

园林才有热。

夏浅更胜春。

嫩竹犹含粉。

初荷未聚尘。

承恩豫下席。

应阮独何人。

咏柑诗

作者: 徐陵 朝代: 南北朝

朱实挺江南。

苞品擅珍淑。

上林杂嘉树。

江潭间修竹。

万室拟封侯。

千株挺荆国。

绿叶萋以布。

素荣芬且郁。

得陈终宴欢。

良垂云雨育。

新亭送别应令诗

作者: 徐陵 朝代: 南北朝

凤吹临伊水。

时驾出河梁。

野燎村田黑。

江秋岸荻黄。

隔城闻上鼓。

回舟隐去樯。

神襟爱远别。

流睇极清漳。

116117118119120 共163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