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引二首·其二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

后宫婵娟多花颜,乘鸾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

造天关,闻天语,屯云河车载玉女。

载玉女,过紫皇,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

后天而老凋三光,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

鼎湖的水静静流动,清澈见底,这里就是传说中黄帝乘龙飞天时不小心把弓剑遗落人间的地。

后宫婵娟多花颜,乘鸾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

天宫中美女一定众多,光彩照人。

仙人们乘鸾而去消失在烟波浩渺中,也都一去不返。

如果再有机会能乘龙飞升的话,我一定到达仙境。

造天关,闻天语,屯云河车载玉女。

登上天门,去聆听天上神仙的谈话,坐上伴着祥云的河车,载着美丽的仙女。

载玉女,过紫皇,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

载着美丽的仙女,去拜访玉皇,玉皇见到我一定会很高兴,并赐给我天宫玉兔捣制的长生不老药。

后天而老凋三光,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

吃了仙药,我就可以长生不老,寿与天齐,可以活到日月星辰都凋谢的时候。

到时候我在去看瑶池的王母,她已经满头白发如霜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

鼎湖:地名,古代传说黄帝在鼎湖乘龙升天。

弓剑:相传黄帝与群臣后宫乘龙飞天,剩下一些小吏不能上去,于是都拽住龙髯不放,龙髯都被拔掉坠落下来,黄帝用的弓也掉了下来,黄帝在百姓的仰望中飞向天庭,那些小吏们只能抱着龙髯和弓大声呼喊,但也无济于事。

后宫婵娟多花颜,乘鸾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

乘鸾:用箫史乘凤之典故,喻成仙。

天关:即天门。

造天关,闻天语,屯云河车载玉女。

屯云:积聚的云气。

载玉女,过紫皇,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

紫皇:道教传说中最高的神仙。

白兔:指神话中月亮里的白兔。

后天而老凋三光,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

后天:谓后于天,极言长寿。

后用为祝寿之词。

三光:日、月、星。

蛾眉: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因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鼎(dǐng)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

鼎湖的水静静流动,清澈见底,这里就是传说中黄帝乘龙飞天时不小心把弓剑遗落人间的地。

鼎湖:地名,古代传说黄帝在鼎湖乘龙升天。

弓剑:相传黄帝与群臣后宫乘龙飞天,剩下一些小吏不能上去,于是都拽住龙髯不放,龙髯都被拔掉坠落下来,黄帝用的弓也掉了下来,黄帝在百姓的仰望中飞向天庭,那些小吏们只能抱着龙髯和弓大声呼喊,但也无济于事。

后宫婵娟多花颜,乘鸾(luán)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

天宫中美女一定众多,光彩照人。

仙人们乘鸾而去消失在烟波浩渺中,也都一去不返。

如果再有机会能乘龙飞升的话,我一定到达仙境。

乘鸾:用箫史乘凤之典故,喻成仙。

天关:即天门。

造天关,闻天语,屯(tún)云河车载玉女。

登上天门,去聆听天上神仙的谈话,坐上伴着祥云的河车,载着美丽的仙女。

屯云:积聚的云气。

载玉女,过紫皇,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

载着美丽的仙女,去拜访玉皇,玉皇见到我一定会很高兴,并赐给我天宫玉兔捣制的长生不老药。

紫皇:道教传说中最高的神仙。

白兔:指神话中月亮里的白兔。

后天而老凋三光,下视瑶池见王母,蛾(é)眉萧飒(sà)如秋霜。

吃了仙药,我就可以长生不老,寿与天齐,可以活到日月星辰都凋谢的时候。

到时候我在去看瑶池的王母,她已经满头白发如霜了。

后天:谓后于天,极言长寿。

后用为祝寿之词。

三光:日、月、星。

蛾眉: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因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网页发生错误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m.baidu.com/hm.js?04660099568f561a75456483228a9516";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网页发生错误,请联系网站管理员:service@gushiwen.org

秋思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今日的春光如同昨天一样明媚,碧树绿草间,有黄鹂鸟在唧唧鸣叫。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但突然之间,蕙草就枯萎凋零了,衰飒的秋风吹来阵阵凉意,让人顿感忧伤。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已经进入秋天,树木的叶子纷纷落下,一片凄清的景象。

冰冷惨淡的月光下纺织的女子正独自伤悲。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她为群芳的逝去而感到无限忧愁,繁盛的枝叶如今都已凋落,秋露浓浓,让人感到无限落寞。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蕙草:香草名。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天秋木叶下:《楚辞·九歌》里有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莎鸡:虫子名。

在这里指纺织娘。

又名络纬、络丝娘。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华滋:繁盛的枝叶。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今日的春光如同昨天一样明媚,碧树绿草间,有黄鹂鸟在唧唧鸣叫。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但突然之间,蕙草就枯萎凋零了,衰飒的秋风吹来阵阵凉意,让人顿感忧伤。

蕙草:香草名。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已经进入秋天,树木的叶子纷纷落下,一片凄清的景象。

冰冷惨淡的月光下纺织的女子正独自伤悲。

天秋木叶下:《楚辞·九歌》里有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莎鸡:虫子名。

在这里指纺织娘。

又名络纬、络丝娘。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她为群芳的逝去而感到无限忧愁,繁盛的枝叶如今都已凋落,秋露浓浓,让人感到无限落寞。

华滋:繁盛的枝叶。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网页发生错误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m.baidu.com/hm.js?04660099568f561a75456483228a9516";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网页发生错误,请联系网站管理员:service@gushiwen.org

大鹏赋·并序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此赋已传于世,往往人间见之。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及读晋书,睹阮宣子大鹏赞,鄙心陋之。遂更记忆,多将旧本不同。今复存手集,岂敢传诸作者?庶可示之子弟而已。其辞曰:   南华老仙,发天机于漆园。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徵至怪于齐谐,谈北溟之有鱼。吾不知其几千里,其名曰鲲。化成大鹏,质凝胚浑。脱......更多
  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此赋已传于世,往往人间见之。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及读晋书,睹阮宣子大鹏赞,鄙心陋之。遂更记忆,多将旧本不同。今复存手集,岂敢传诸作者?庶可示之子弟而已。其辞曰:  我过去在江陵拜会过司马承祯,他说我有仙风道骨,能够和我一起神游八方极远的地方,就作《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我安慰。这篇赋已经在世上流传,社会上经常能看到。但我并不满意这年轻时所写的未成熟的作品,感觉它还没有把宏大畅达的中心真正表现出来,中年就丢弃了它。等读《晋书》,看到阮宣子写的《大鹏赞》,自认为它很粗浅。于是又回想起当年写的《大鹏遇希有鸟赋》来,觉得它和世间流传的旧版本大多不相同。现在又存留手稿本,哪里敢说是传给大家,只是想给子弟们看看罢了。   南华老仙,发天机于漆园。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徵至怪于齐谐,谈北溟之有鱼。吾不知其几千里,其名曰鲲。化成大鹏,质凝胚浑。脱鬐鬣于海岛,张羽毛于天门。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  这赋写道:庄子在漆园发挥他天赋的灵机,口吐不平凡的高论,发出广大旷远的奇言,从齐谐那里收集了非常怪异的事情,谈论北海里的大鱼,我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长,它的名字叫鲲。鲲化成大鹏,本体就凝结成为浑混的胚胎。在海岛上脱去脊鳍,在天门张开羽毛。迅猛超过流往渤海的春天的河水,急骤胜过朝阳从树梢升起。显赫宇宙之间,高飞超过昆仑。每扇动一次翅膀,烟雾朦胧,沙土飞起,天色都昏暗下来。五岳因它而震动倒塌,百川因为它而冲破堤岸。   乃蹶厚地,揭太清。亘层霄,突重溟。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背嶪太山之崔嵬,翼举长云之纵横。左回右旋,倏阴忽明。历汗漫以夭矫,羾阊阖之峥嵘。簸鸿蒙,扇雷霆。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怒无所搏,雄无所争。固可想象其势,仿佛其形。  在大地上速奔,在太空翱翔,横飞云霄,穿越大海。激荡起三千里的波涛然后突然腾空而起,向着那九万里的高空疾飞而去。高耸的背脊就像巍峨的大山,扇动的翅膀就像纵横连绵的云。一会向左旋转,一会向右盘旋,顷刻之间消失了身影,眨眼之间又出现在天上。它以矫健的身姿穿越漫无边际的云空,飞经险峻的高山而到达天门。上下俯冲,摇动大海云气,扇动翅膀,传出震雷声声,星斗转移而上天震动,高山摇晃而大海倾翻。发怒,没有什么敢和它搏击;称雄,没有什么敢和它竞争。本来就能想象它的气势和大概的情形。   若乃足萦虹蜺,目耀日月。连轩沓拖,挥霍翕忽。喷气则六合生云,洒毛则千里飞雪。邈彼北荒,将穷南图。运逸翰以傍击,鼓奔飙而长驱。烛龙衔光以照物,列缺施鞭而启途。块视三山,杯观五湖。其动也神应,其行也道俱。任公见之而罢钓,有穷不敢以弯弧。莫不投竿失镞,仰之长吁。  至于它爪子周围环绕着虹霓,眼睛里闪耀着日月般的光芒。飞舞盘旋,迅疾倏忽。喷口气,天地四方就会生出云彩;抖动一下羽毛,方圆千里之内就会飞起漫天雪花。从遥远的北方准备往南方飞行。有时挥动强健的翅膀以侧旋,有时腾起狂风而直飞。烛龙神口衔宝物为它照亮万物,闪电挥舞长鞭为它开路。三山在它看来就是几个土块,五湖在它眼里就是一杯水。它一动就会有神相应,它一飞就会有道相从。任公子看见它停止了垂钓,有穷氏不敢弯弓放箭。他们掷下鱼竿、丢弃箭杆,仰天看着它发出无奈的长叹。   尔其雄姿壮观,坱轧河汉。上摩苍苍,下覆漫漫。盘古开天而直视,羲和倚日以旁叹。缤纷乎八荒之间,掩映乎四海之半。当胸臆之掩昼,若混茫之未判。忽腾覆以回转,则霞廓而雾散。  至于它勇盛的姿态、雄壮的形象,像是一眼望不到边际,掩映着整个银河。向上摩蹭着苍天,向下覆盖着大地。开天的盘古瞪着眼,直愣愣地望着它不知如何是好,羲和靠在日头旁边发出声声叹息。八方荒远的地方都能感受到它盛大的气势,大半个天下都被它遮盖住了。它的胸脯对着太阳就挡住了白天,如同黑夜降临,一片模糊,什么东西都难以分辨。突然间身体翻飞而回转过来,立刻霞光普照,云雾也消散了。   然后六月一息,至于海湄。欻翳景以横翥,逆高天而下垂。憩乎泱漭之野,入乎汪湟之池。猛势所射,馀风所吹。溟涨沸渭,岩峦纷披。天吴为之怵栗,海若为之躨跜。巨鳌冠山而却走,长鲸腾海而下驰。缩壳挫鬣,莫之敢窥。吾亦不测其神怪之若此,盖乃造化之所为。  然后,每过六个月的时间就它到海边歇息一次。忽然间,它高举奋飞,遮蔽了日月的光辉,从天而降时巨大的身形向下垂挂着。在广大无边的原野上休息,有时进入深广的湖水。它迅猛的气势喷射到的地方,大海翻腾奔涌;余风吹过的地方,高峻的山峦一片散乱。水神天吴看到后惊恐不安,海神海若畏惧得一动不敢动。头脑像山一样的巨鳌退避跑开,腾飞在大海上的长鲸往下游飞驰。至于其它的生物,有的把头缩进壳中,有的收缩鬣毛,恐惧得连看都不敢看大鹏一眼。我也没有料想它的神奇怪异能到这种程度,这大约是大自然所创造的吧。   岂比夫蓬莱之黄鹄,夸金衣与菊裳?耻苍梧之玄凤,耀彩质与锦章。既服御于灵仙,久驯扰于池隍。精卫殷勤于衔木,鶢鶋悲愁乎荐觞。天鸡警晓于蟠桃,踆乌晰耀于太阳。不旷荡而纵适,何拘挛而守常?未若兹鹏之逍遥,无厥类乎比方。不矜大而暴猛,每顺时而行藏。参玄根以比寿,饮元气以充肠。戏旸谷而徘徊,冯炎洲而抑扬。  大鹏难道能和那个呆在蓬莱岛上的黄鹄相比,让人去夸耀金饰装点的上衣和菊花做成的下衣?大鹏耻于学苍梧山上的凤凰,去炫耀自己羽毛上彩色的质地和美丽的花纹。这些禽鸟,有的早已经被神仙役使,有的长久而顺服地生活在护城河的小水沟中。精卫勤劳地衔着树枝填海,鶢鶋对着人们敬献的美酒发出悲哀的叫声。天鸡在蟠桃树上报晓,三足乌在太阳中发出光辉。它们不能在旷远无边的地方随心所欲地表现情性,为什么竟这样拘泥地固守常规呢?它们都不如优游自得的这只大鹏,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和大鹏相比。大鹏从不骄矜尊大而凶狠暴戾,每每顺应时宜,调整自己的行止。领悟道的根本以比较寿数多少,饮用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来充饥。在太阳升起的地方游戏,从容而安逸飞行;倚托南海一带炎热的岛屿,扬扬而自得。   俄而希有鸟见谓之曰:伟哉鹏乎,此之乐也。吾右翼掩乎西极,左翼蔽乎东荒。跨蹑地络,周旋天纲。以恍惚为巢,以虚无为场。我呼尔游,尔同我翔。于是乎大鹏许之,欣然相随。此二禽已登于寥廓,而斥鷃之辈,空见笑于藩篱。  不久,希有鸟看见了大鹏,它对大鹏说:“大鹏你真伟大啊,这真是让我高兴的事。我右边的翅膀能覆盖西方极远之处,我的左翼能遮挡东方极远之处。跨越疆域的界限,盘桓上天的纲维。以恍惚作为巢穴,把虚无当成场地。我呼唤你同游,你和我一起飞翔吧。”大鹏于是答应了它的要求,高兴地随它飞去。这两只鸟都已经飞上了辽阔的天空,而那些斥鷃一类的小鸟,因囿于自己的见识,而徒自对他们发出嘲笑。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此赋已传于世,往往人间见之。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及读晋书,睹阮宣子大鹏赞,鄙心陋之。遂更记忆,多将旧本不同。今复存手集,岂敢传诸作者?庶可示之子弟而已。其辞曰:   南华老仙,发天机于漆园。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徵至怪于齐谐,谈北溟之有鱼。吾不知其几千里,其名曰鲲。化成大鹏,质凝胚浑。脱鬐鬣于海岛,张羽毛于天门。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   乃蹶厚地,揭太清。亘层霄,突重溟。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背嶪太山之崔嵬,翼举长云之纵横。左回右旋,倏阴忽明。历汗漫以夭矫,羾阊阖之峥嵘。簸鸿蒙,扇雷霆。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怒无所搏,雄无所争。固可想象其势,仿佛其形。   若乃足萦虹蜺,目耀日月。连轩沓拖,挥霍翕忽。喷气则六合生云,洒毛则千里飞雪。邈彼北荒,将穷南图。运逸翰以傍击,鼓奔飙而长驱。烛龙衔光以照物,列缺施鞭而启途。块视三山,杯观五湖。其动也神应,其行也道俱。任公见之而罢钓,有穷不敢以弯弧。莫不投竿失镞,仰之长吁。   尔其雄姿壮观,坱轧河汉。上摩苍苍,下覆漫漫。盘古开天而直视,羲和倚日以旁叹。缤纷乎八荒之间,掩映乎四海之半。当胸臆之掩昼,若混茫之未判。忽腾覆以回转,则霞廓而雾散。   然后六月一息,至于海湄。欻翳景以横翥,逆高天而下垂。憩乎泱漭之野,入乎汪湟之池。猛势所射,馀风所吹。溟涨沸渭,岩峦纷披。天吴为之怵栗,海若为之躨跜。巨鳌冠山而却走,长鲸腾海而下驰。缩壳挫鬣,莫之敢窥。吾亦不测其神怪之若此,盖乃造化之所为。   岂比夫蓬莱之黄鹄,夸金衣与菊裳?耻苍梧之玄凤,耀彩质与锦章。既服御于灵仙,久驯扰于池隍。精卫殷勤于衔木,鶢鶋悲愁乎荐觞。天鸡警晓于蟠桃,踆乌晰耀于太阳。不旷荡而纵适,何拘挛而守常?未若兹鹏之逍遥,无厥类乎比方。不矜大而暴猛,每顺时而行藏。参玄根以比寿,饮元气以充肠。戏旸谷而徘徊,冯炎洲而抑扬。   俄而希有鸟见谓之曰:伟哉鹏乎,此之乐也。吾右翼掩乎西极,左翼蔽乎东荒。跨蹑地络,周旋天纲。以恍惚为巢,以虚无为场。我呼尔游,尔同我翔。于是乎大鹏许之,欣然相随。此二禽已登于寥廓,而斥鷃之辈,空见笑于藩篱。  他仿佛在迷茫中看见北冥天池中的巨鲲,随着大海的春流,迎着初升的朝阳,化为大鹏,飞起在空中。它一开始振动羽翅,便使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接着它便广袤的宇宙中翱翔,时而飞在九天之上,时而潜入九渊之下,那更是“簸鸿蒙,扇雷霆,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只见它“足系虹霓,旨耀日月。喷气则六合生云,洒毛则千里飞雪。”它一会儿飞向北荒,一会儿又折向南极。烛龙为它照明,霹雳为它开路。三山五岳在它眼中只是一些小小的泥丸,五湖四海在它眼中只是一些小小的杯盏。古代神话中善钓大鱼的任公子,曾经钓过一条大鱼让全国人吃了一年,见了它也只好甘拜下风。夏朝时候有穷氏之君后羿,曾经射落过九个太阳,见了它也不敢引弓。他们都只有放下钓竿和弓箭,望之兴叹。甚至开天辟地的盘古打开天门一看,也目蹬口呆。至于海神、水伯、巨鳌、长鲸之类,更是纷纷逃避,连看也不敢看了。   李白《大鹏赋》,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他从少年时代以来,一直在心头汹涌澎湃,而且越来越强烈的豪情逸致,读来令人感到极致的痛快。   李白赋中的大鹏出于庄子寓言。大鹏的形象,在庄子文中诞生,在李白赋中完成。从此,大鹏作为一个壮志凌云,博击万里的巨大形象,彪炳于文学史册。但庄子和李白写此形象的目的以及形象的内容却有许多差别。庄子写大鹏的目的,是说其与小小的斥鷃本无高下之分,庄子也未以大鹏自喻;李白则不然,他是以大鹏自比,寄托自己的远大志向。《大鹏赋》继承了庄、屈浪漫主义手法及杨、马、班、张排比铺陈的文风,开始形成李白自己独特的风格。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飞龙引二首·其一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

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

宫中彩女颜如花,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车。

登鸾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

黄帝采集首山的铜,铸造宝鼎于荆山之下,炼制仙丹。

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

仙丹炼制成功了,黄帝和群臣后宫乘龙飞仙进入仙境。

天上的彩云迷迷茫茫,变幻如海,找不到升仙的途径,让我们世间的凡人空自叹息。

宫中彩女颜如花,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车。

联想天宫中披着七彩霓裳羽衣的宫女一定貌美如花。

真想乘风飞身而上,登上黄帝乘坐的鸾车。

登鸾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登上鸾车,陪在黄帝旁边,一起遨游在青天之上,那种乐趣一定妙不可言。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黄帝铸(zhù)鼎(dǐng)于荆山,炼丹砂。

黄帝: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中华民族的始祖。

荆山,在今河南省灵宝县附近。

相传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此,亦名覆釜山。

丹砂,即朱砂,矿物名,深红色,古代道教徒用以化汞炼丹,中医作药用,也可制作颜料。

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jiē)。

太清:三清之一。

道教徒谓元始天尊所化法身,道德天尊所居之地,其境在玉清、上清之上,惟成仙方能入此,故亦泛指仙境。

宫中彩女颜如花,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luán)车。

鸾车:神仙所乘之车。

登鸾车,侍轩辕(yuán),遨(áo)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故名曰“轩辕”。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网页发生错误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m.baidu.com/hm.js?04660099568f561a75456483228a9516";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网页发生错误,请联系网站管理员:service@gushiwen.org

登庐山五老峰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五老峰坐落于庐山的东南,耸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登上峰顶可以揽取九江的秀丽景色,我将在这里巢居于云松。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784 .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五老峰:庐山东南部相连的五座山峰,形状如五位老人并肩而立,山势险峻,是庐山胜景之一。

李白曾在此地筑舍读书。

芙蓉:莲花。

《李太白诗醇》王云:“芙蓉,莲花也。

山峰秀丽可以比之。

其色黄,故曰金芙蓉也。

” 九江秀色可揽(lǎn)结,吾将此地巢(cháo)云松。

九江:长江自江西九江而分九派,故称。

九江在庐山北面。

揽结:采集、收取。

巢云松:隐居。

《方舆胜览》卷十七引《图经》:“李白性喜名山,飘然有物外志。

以庐阜水石佳处,遂往游焉。

卜筑五老峰下。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784 .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李白的七绝《望庐山瀑布水》脍炙人口,妇孺皆知。

《登庐山五老峰》也是一首吟咏庐山美景的佳作,描写庐山的另一个风景点——五老峰。

  首句就是“庐山东南五老峰”,开门见山,紧扣诗题,交待了五老峰的地理位置,点明是在庐山的东南面。

然而,第二句就出奇了。

人们都说五老峰形似五老人,而在李白的眼里,阳光照射下的五老峰,金碧辉煌,就如同盛开着的金色芙蓉花一般。

而这种山势形状,原本是天工造化,自然形成的,但李白却偏偏说它是由青山削成的。

这一“削”字下得极妙,它不仅相当生动地刻画出了五老峰的险峻陡直,同时也表明诗人是由下往上仰视五老峰的。

  庐山南邻九江,如登上庐山小天池等景点向南远眺,就可望见九江、长江一带的秀丽景色。

而五老峰本身就在庐山的东南面,靠得更近,也就更容易看清楚。

原本是九江风光全在山下,尽收眼底之意,却被诗人说成“可揽结”,似乎可以随手采取到一样。

所以这“揽结”二字又显得出奇了。

倘若五老峰离九江不近,被其它山峰所挡,如果它不陡直,而是平坡斜面,也就无所谓“揽结”了。

因此,首句所交待的“东南”方向和地理位置,次句以“削”摹写五老峰的陡直山势,是为伏笔一样,与此句的“揽结”完全照应了起来。

  五老峰地处庐山的东南面,风光优美,山势又如此险峻,九江的秀丽风光又可尽收眼底,山上又有着白云青松,这一切都触动了诗人的出世思想,使他不忍离去,故而说:“吾将此地巢云松。

”后来,李白果然在五老峰的青松白云之中隐居了一段时间。

这首诗既反映了诗人对五老峰风光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

而这出世的思想则全是由末句告诉读者的,前面的三句全成了一种铺写。

如果说次句是诗人由下往上仰视,那么第三句则是由上往下俯视,这一上一下,一仰一俯,正是写法上的变换,从而将五老峰的山色特点也都写活了。

其中“削”、“揽结”等字词的运用,不乏想象和夸张的趣味,体现了李白诗歌一贯所具的风格。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 .成都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0 :162-163 .

杜陵绝句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

向南登上杜陵,北望五陵。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落日的映照使得秋水显得格外明亮,太阳余晖在远山中间慢慢消失。

参考资料: 1、 毛佩琦 .李太白集:插图本 .沈阳市 :万卷出版公司 ,2008年 :285页 . 2、 中华书局编辑部 .中华唐诗鉴赏辞典 初中卷 .北京市 :中华书局 ,2007年 :169-170页 .

南登杜陵(líng)上,北望五陵间。

杜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为西汉宣帝刘询的陵墓,位于渭水南岸。

五陵:唐颜师古在《汉书》注文中指出:”五陵,谓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

“汉高祖葬长陵,惠帝葬安陵,景帝葬阳陵,武帝葬茂陵,昭帝葬平陵,均在渭水北岸,今陕西省咸阳市附近。

五陵,后来多指豪门贵族聚居之地,也指豪门贵族。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秋水:秋天的河水,这里指渭河水,位于今陕西省境内。

流光:流动的光彩或光线。

参考资料: 1、 毛佩琦 .李太白集:插图本 .沈阳市 :万卷出版公司 ,2008年 :285页 . 2、 中华书局编辑部 .中华唐诗鉴赏辞典 初中卷 .北京市 :中华书局 ,2007年 :169-170页 .

南登杜陵(líng)上,北望五陵间。

向南登上杜陵,北望五陵。

杜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为西汉宣帝刘询的陵墓,位于渭水南岸。

五陵:唐颜师古在《汉书》注文中指出:”五陵,谓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

“汉高祖葬长陵,惠帝葬安陵,景帝葬阳陵,武帝葬茂陵,昭帝葬平陵,均在渭水北岸,今陕西省咸阳市附近。

五陵,后来多指豪门贵族聚居之地,也指豪门贵族。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落日的映照使得秋水显得格外明亮,太阳余晖在远山中间慢慢消失。

秋水:秋天的河水,这里指渭河水,位于今陕西省境内。

流光:流动的光彩或光线。

参考资料: 1、 毛佩琦 .李太白集:插图本 .沈阳市 :万卷出版公司 ,2008年 :285页 . 2、 中华书局编辑部 .中华唐诗鉴赏辞典 初中卷 .北京市 :中华书局 ,2007年 :169-170页 .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这首诗突出了李白创作融情于景的特点,语言简练,通俗易懂。

  首句“南登杜陵上”中,“南”字首先点明了作者所处的地理位置,也指出杜陵的位置位于渭水南岸。

第二句“北望五陵问”把作者从南岸看到的风景刻画出来。

两句一南一北,互作映衬。

这两句不仅写出了作者的位置,还为下两句所写的事物做了铺垫。

作者站在杜陵上,登高望远,不仅看到了对岸的五陵,还看到了眼前壮阔的渭河,还有远处连绵的群山。

第三句“秋水明落日”中的“秋”字点出这首诗的创作时间。

“明”字在这里应该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使动用法,翻译作“使……明”,这句话的意思是:由于秋水的映照,使得落日光线更加明亮。

表面看是写落日的景观,实则含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慨。

单从句面上看,很难理解这层意思,但若结合作者创造此诗时的背景就不难理解。

  此诗作于唐天宝二年秋,此时正是诗人第二次入长安。

这次诗人得到皇上的恩宠,待诏翰林,是政治上最风光的一段时期。

这期间,诗人与诸多好友游历山水,沉浸在江山美景和佳茗陈酿之中。

然而由于诗人性格孤傲,不与朝中奸佞之辈同流合污,不久便遭到谗谤。

所以,诗中作者虽在描写景物,但其实是对自己当下境遇的描述。

末句“流光灭远山”中“流光”指流动的光。

渭水流动,使倒映在水中的El光也忽明忽暗,闪烁不定,自然远处的群山也会随着日光的流动而显得若隐若现。

这句同上旬一样,在景物描写背后暗藏了作者回归山林的思想。

古人尤其是才华横溢的人,如果怀才不遇或在官场上遇到排挤,都会产生隐居山林的想法。

李白此时受到谗谤,不免会产生隐居的念头,所以“远山”在他这首诗中就不只是个普通的景物了。

参考资料: 1、 中华书局编辑部 .中华唐诗鉴赏辞典 初中卷 .北京市 :中华书局 ,2007年 :169-170页 .

怨歌行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

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

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

宁知赵飞燕,夺宠恨无穷。

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

一朝不得意,世事徒为空。

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肠断弦亦绝,悲心夜忡忡。

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

十五岁来到汉宫中,正是青春烂漫的年纪,她微微一笑就会让春天的美景为之羞愧。

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

君王选美女,她被选中服侍君王的寝息。

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

柔曼的夕月下,她娇羞的俏丽模样让君王不能自持,她的侍寝更让君王恋恋不舍。

宁知赵飞燕,夺宠恨无穷。

可否知道赵飞燕,她夺宠后别的女子对她恨意无穷。

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

但青春总是不能永驻的,绿鬓终会变白,成为霜蓬。

一朝不得意,世事徒为空。

在宫廷中,只要一朝不得意,世事都会成空。

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一旦不得宠,就像司马相如一样只能用鹔鹴换酒喝,舞衣也是很寒酸的。

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那样的寒苦不堪言表,只能暗自伤悲,偷偷为君王奏琴一曲。

肠断弦亦绝,悲心夜忡忡。

肠断弦也绝,心中无限伤悲而不能成音。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

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

玉色:美女。

金屏:锦帐。

荐(jiàn)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

荐枕:侍寝。

卷衣:侍寝的意思。

宁知赵飞燕,夺宠恨无穷。

赵飞燕:赵飞燕本为长安宫人,后为阳阿公主的舞女。

汉成帝见而幸之,召入内宫,为婕妤,后终为皇后。

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

一朝不得意,世事徒为空。

鹔(sù)鹴(shuānɡ)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鹔鹴换美酒: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家里十分贫困,曾用鹔鹴换美酒喝。

鹔鹴,传说中的神鸟。

另一说为“骕骦”,骏马名。

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丝桐:指琴。

丝为琴弦,桐为琴身。

肠断弦亦绝,悲心夜忡忡。

忡忡:忧虑的样子。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

十五岁来到汉宫中,正是青春烂漫的年纪,她微微一笑就会让春天的美景为之羞愧。

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

君王选美女,她被选中服侍君王的寝息。

玉色:美女。

金屏:锦帐。

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

柔曼的夕月下,她娇羞的俏丽模样让君王不能自持,她的侍寝更让君王恋恋不舍。

荐枕:侍寝。

卷衣:侍寝的意思。

宁知赵飞燕,夺宠恨无穷。

可否知道赵飞燕,她夺宠后别的女子对她恨意无穷。

赵飞燕:赵飞燕本为长安宫人,后为阳阿公主的舞女。

汉成帝见而幸之,召入内宫,为婕妤,后终为皇后。

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

但青春总是不能永驻的,绿鬓终会变白,成为霜蓬。

一朝不得意,世事徒为空。

在宫廷中,只要一朝不得意,世事都会成空。

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一旦不得宠,就像司马相如一样只能用鹔鹴换酒喝,舞衣也是很寒酸的。

鹔鹴(sù shuānɡ)换美酒: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家里十分贫困,曾用鹔鹴换美酒喝。

鹔鹴,传说中的神鸟。

另一说为“骕骦”,骏马名。

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那样的寒苦不堪言表,只能暗自伤悲,偷偷为君王奏琴一曲。

丝桐:指琴。

丝为琴弦,桐为琴身。

肠断弦亦绝,悲心夜忡忡。

肠断弦也绝,心中无限伤悲而不能成音。

忡忡:忧虑的样子。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

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

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

宁知赵飞燕,夺宠恨无穷。

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

一朝不得意,世事徒为空。

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肠断弦亦绝,悲心夜忡忡。

  《怨歌行》,乐府《相和歌辞》旧题。

这首诗借美人在宫中的得宠与失宠不定的悲惨命运,来抒发诗人自己得不到君王恩宠的失意心情。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燕鹜池。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 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故丘。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 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 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王出......更多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永王在至德三载三月出师东巡,天子宣他遥分龙虎之旗委以重任。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燕鹜池。永王的楼船听过之处,波涛汹涌的长江和汉水,顿时变得像雁鹜一样的风平浪静。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北方的胡虏在三川一带纷乱如麻,中原地区的人民争相南奔避难,似晋朝的永嘉之难。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如果起用东山谢安石来辅佐平叛,一定能为君在谈笑中扫靖胡沙。 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鼓声如雷晒杂之声喧动了武昌,旌旗如云呼啦啦地过了寻阳。 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所过之处秋毫无犯,三吴之地的人民都踊跃欢迎,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的祥瑞气氛。 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故丘。钟山龙盘,石城虎踞,金陵果然是帝王之州,如今帝子永王来访金凌之旧迹。 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春风吹暖了旧苑中的昭阳宫殿,明月高高地照耀着鳷鹊楼。 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太上皇和皇上在外巡游尚未回到首都长安,诸先帝陵寝松柏蒙受胡尘而使人悲哀。 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各路诸侯都不来救河南之地,欣喜的是贤王却率领兵马远道前来勤王。 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丹阳的北固山就是古来的吴关,江边的楼台隐映于云水之间,美如画图。 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如今胡虏的战火已燃及沧海,永王大军东巡的旌旗在大江两岸围绕,飘扬于碧山之间。 王出三江按五湖,楼船跨海次扬都。永王大军出巡三江,按兵五湖,楼船出征跨海行次扬州。 战舰森森罗虎士,征帆一一引龙驹。战舰森森地站满了彪虎之士,战船满载着征战的良马。 长风挂席势难回,海动山倾古月摧。长风吹着船帆,其势一往无前,军威所到之处海动山倾,誓摧胡虏。 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龙骧出峡来。君看永王率兵浮江而下,多么像当年晋朝的龙骧将军出峡伐吴呀!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秦始皇想浮海却造桥不成,汉武帝在寻阳射蛟也是空忙一场。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我家贤王的楼舰是为平叛而来,其举可轻秦汉,最似太宗文皇帝渡海伐辽。 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先在云梦开津大都督府,再在益陵取钟山做王苑中的小山。 初从云梦开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皇帝宠命贤王以重任入楚关,扫清江汉地区就凯旋。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试借我君主所赐的玉马鞭一用,我坐在琼筵之上为君指挥平叛。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南风所向,将胡尘一日而扫静,然后再西入长安,胜利归朝,朝拜天子。 参考资料: 1、 裴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230-233 . 2、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297-303 .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永王:唐玄宗第十六子,名李璘。《永王东巡歌》李白集中本十一首,元人萧士赟、近人郭沫若等认为原其九为伪作。正月:指农历十一月。这里用的是“王正月”。周以建子之月(农历十一月)为正。《春秋·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公羊传: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李白用王正月,取大一统义,是春秋笔法。“天子”句:谓唐玄宗授永王璘以重任,使其远巡。龙虎旗,绘有龙虎的旗帜,为天子仪仗。这里借指节度使的重任。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燕鹜池。风波:指乱象。“江汉”句:江汉,指长江和汉水之间及其附近的地域。翻为,反而成为。雁鹜池,王琦注:《太平御览》:《图经》曰:梁孝王有燕鹜池,周围四里,梁王所凿。这里泛指游乐之地。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三川”句:形容洛阳被安禄山叛军占领后的乱象。三川,指洛阳。以其有河、洛、伊三川。北虏,指安禄山叛军。“四海”句:公元311年(西晋永嘉五年),刘曜攻陷洛阳,百官士庶三万余人,中原衣冠之族相率南奔,避乱江东。安禄山破两京,士人多携家奔江东,有似永嘉之难。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但用”二句:诗人以谢安自居,希望永王重用自己。《晋书·谢安传》: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东山,谢安隐居处。雷鼓:如雷的鼓声。 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云旗”句:云旗,画有熊虎图案的大旗。猎猎,风声。寻阳,即浔阳。晋浔阳郡,隋为九江,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改浔阳。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 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三吴:泛指吴地,具体说法较多。五色光:官军上面的瑞气。《南史·王僧辩传》:贼望官军上有五色云。 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故丘。龙盘虎踞: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帝王州,南朝谢脁《入朝曲》诗句“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为其所本。帝子”句:帝子,指永王李璘,因其是唐玄宗之子。故丘,故墟。谓金陵曾为六朝故都。 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昭阳殿:王琦注:《一统志》:昭阳殿乃太后所居,在台城(宫殿名)内。鳷(zhī)鹊楼:南朝楼阁名,在金陵。 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二帝”句:是二帝不在京城的委婉说法。实际是安史叛军逼近长安,玄宗奔蜀,肃宗即位灵武。“五陵”句:字面意思是唐室陵寝失去祭扫,实则指社稷濒临灭亡。五陵,指三原高祖献陵,礼泉太宗昭陵,奉天(今乾县)高宗乾陵,富平中宗定陵,奉先(今蒲城)睿宗桥陵。 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诸侯”句:指安禄山据洛阳,官军束手无策。河南,指洛阳。贤王:有德行的君王。这里指永王李璘。 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丹阳”句:谓丹阳的北固山,是吴地的险要关隘。唐时丹阳,即今之江苏镇江市。北固山,在镇江北,下临长江。 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王出三江按五湖,楼船跨海次扬都。“王出”句:谓永王出师巡行江南。按,巡行。三江五湖,指东南方的三条江及太湖流域的湖泊。“楼船”句:谓永王驻扎在扬州江面上的船舰一直连接到海上。次,驻守。扬都,指扬州。此句的正常语序是“楼船次扬都而跨海”。现在这样排列语序,是为了押韵和调整平仄格律。跨海,是夸张之辞。 战舰森森罗虎士,征帆一一引龙驹。“战舰”句:谓战舰上排列着威严的勇士。森森,威严可畏貌。虎士,勇武之士。“征帆”句:谓各个战舰上都承载着豪杰之士。征帆,战舰的借代。龙驹,喻指豪杰之士。 长风挂席势难回,海动山倾古月摧。“长风”句:谓大风吹动船帆,战舰急速前进。长风,大风。挂席,船上张起的帆。古月摧:谓战胜胡兵。摧,挫败。古月,胡字的隐语,指胡兵。 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龙骧出峡来。“何似”句:谓永王的战舰浩浩荡荡地沿江东进,多么像晋朝王濬伐吴的楼船。《晋书·武帝纪》:咸宁五年十一月,大举伐吴,遣龙骧将军王濬、广武将军唐彬,率巴蜀之卒,浮江而下。刘禹锡诗句“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即指此。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楚关:楚地关塞。泛指楚地。 初从云梦开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初从”二句:谓永王开始在楚地驻扎军队,后来又进军金陵,在此地招揽才俊之士。云梦,古湖泊名,具体位置说法不一。大致在今湖南与湖北之间。这里泛指楚地。朱第,汉诸侯王第宅。以朱红漆门,故称。这里指行军中的临时住所。小山,汉王逸《楚辞·招隐士·解题》:昔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归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小山,或称大山,其义犹《诗》有小雅大雅也。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试借”句:诗人希望永王能赋予他军事指挥权。君王,指永王李璘。玉马鞭,指军事指挥权。“指挥”句:诗人自谓能像诸葛亮一样,身居帷幄,就能使胡人心悦诚服,听从调遣。指挥,发令调遣。戎虏,古代对西北少数名族的蔑称。琼筵,盛宴;美宴。这里泛指室内办公地点。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西入”句:诗人自谓平息叛乱后,西归长安,向唐天子汇报战况。日,喻指皇帝。 参考资料: 1、 裴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230-233 . 2、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297-303 .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永王在至德三载三月出师东巡,天子宣他遥分龙虎之旗委以重任。永王:唐玄宗第十六子,名李璘。《永王东巡歌》李白集中本十一首,元人萧士赟、近人郭沫若等认为原其九为伪作。正月:指农历十一月。这里用的是“王正月”。周以建子之月(农历十一月)为正。《春秋·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公羊传: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李白用王正月,取大一统义,是春秋笔法。“天子”句:谓唐玄宗授永王璘以重任,使其远巡。龙虎旗,绘有龙虎的旗帜,为天子仪仗。这里借指节度使的重任。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燕鹜池。永王的楼船听过之处,波涛汹涌的长江和汉水,顿时变得像雁鹜一样的风平浪静。风波:指乱象。“江汉”句:江汉,指长江和汉水之间及其附近的地域。翻为,反而成为。雁鹜池,王琦注:《太平御览》:《图经》曰:梁孝王有燕鹜池,周围四里,梁王所凿。这里泛指游乐之地。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北方的胡虏在三川一带纷乱如麻,中原地区的人民争相南奔避难,似晋朝的永嘉之难。“三川”句:形容洛阳被安禄山叛军占领后的乱象。三川,指洛阳。以其有河、洛、伊三川。北虏,指安禄山叛军。“四海”句:公元311年(西晋永嘉五年),刘曜攻陷洛阳,百官士庶三万余人,中原衣冠之族相率南奔,避乱江东。安禄山破两京,士人多携家奔江东,有似永嘉之难。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如果起用东山谢安石来辅佐平叛,一定能为君在谈笑中扫靖胡沙。“但用”二句:诗人以谢安自居,希望永王重用自己。《晋书·谢安传》: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东山,谢安隐居处。雷鼓:如雷的鼓声。 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鼓声如雷晒杂之声喧动了武昌,旌旗如云呼啦啦地过了寻阳。“云旗”句:云旗,画有熊虎图案的大旗。猎猎,风声。寻阳,即浔阳。晋浔阳郡,隋为九江,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改浔阳。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 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所过之处秋毫无犯,三吴之地的人民都踊跃欢迎,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的祥瑞气氛。三吴:泛指吴地,具体说法较多。五色光:官军上面的瑞气。《南史·王僧辩传》:贼望官军上有五色云。 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故丘。钟山龙盘,石城虎踞,金陵果然是帝王之州,如今帝子永王来访金凌之旧迹。龙盘虎踞: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帝王州,南朝谢脁《入朝曲》诗句“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为其所本。帝子”句:帝子,指永王李璘,因其是唐玄宗之子。故丘,故墟。谓金陵曾为六朝故都。 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春风吹暖了旧苑中的昭阳宫殿,明月高高地照耀着鳷鹊楼。昭阳殿:王琦注:《一统志》:昭阳殿乃太后所居,在台城(宫殿名)内。鳷(zhī)鹊楼:南朝楼阁名,在金陵。 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太上皇和皇上在外巡游尚未回到首都长安,诸先帝陵寝松柏蒙受胡尘而使人悲哀。“二帝”句:是二帝不在京城的委婉说法。实际是安史叛军逼近长安,玄宗奔蜀,肃宗即位灵武。“五陵”句:字面意思是唐室陵寝失去祭扫,实则指社稷濒临灭亡。五陵,指三原高祖献陵,礼泉太宗昭陵,奉天(今乾县)高宗乾陵,富平中宗定陵,奉先(今蒲城)睿宗桥陵。 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各路诸侯都不来救河南之地,欣喜的是贤王却率领兵马远道前来勤王。“诸侯”句:指安禄山据洛阳,官军束手无策。河南,指洛阳。贤王:有德行的君王。这里指永王李璘。 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丹阳的北固山就是古来的吴关,江边的楼台隐映于云水之间,美如画图。“丹阳”句:谓丹阳的北固山,是吴地的险要关隘。唐时丹阳,即今之江苏镇江市。北固山,在镇江北,下临长江。 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如今胡虏的战火已燃及沧海,永王大军东巡的旌旗在大江两岸围绕,飘扬于碧山之间。 王出三江按五湖,楼船跨海次扬都。永王大军出巡三江,按兵五湖,楼船出征跨海行次扬州。“王出”句:谓永王出师巡行江南。按,巡行。三江五湖,指东南方的三条江及太湖流域的湖泊。“楼船”句:谓永王驻扎在扬州江面上的船舰一直连接到海上。次,驻守。扬都,指扬州。此句的正常语序是“楼船次扬都而跨海”。现在这样排列语序,是为了押韵和调整平仄格律。跨海,是夸张之辞。 战舰森森罗虎士,征帆一一引龙驹。战舰森森地站满了彪虎之士,战船满载着征战的良马。“战舰”句:谓战舰上排列着威严的勇士。森森,威严可畏貌。虎士,勇武之士。“征帆”句:谓各个战舰上都承载着豪杰之士。征帆,战舰的借代。龙驹,喻指豪杰之士。 长风挂席势难回,海动山倾古月摧。长风吹着船帆,其势一往无前,军威所到之处海动山倾,誓摧胡虏。“长风”句:谓大风吹动船帆,战舰急速前进。长风,大风。挂席,船上张起的帆。古月摧:谓战胜胡兵。摧,挫败。古月,胡字的隐语,指胡兵。 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龙骧出峡来。君看永王率兵浮江而下,多么像当年晋朝的龙骧将军出峡伐吴呀!“何似”句:谓永王的战舰浩浩荡荡地沿江东进,多么像晋朝王濬伐吴的楼船。《晋书·武帝纪》:咸宁五年十一月,大举伐吴,遣龙骧将军王濬、广武将军唐彬,率巴蜀之卒,浮江而下。刘禹锡诗句“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即指此。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秦始皇想浮海却造桥不成,汉武帝在寻阳射蛟也是空忙一场。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我家贤王的楼舰是为平叛而来,其举可轻秦汉,最似太宗文皇帝渡海伐辽。 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先在云梦开津大都督府,再在益陵取钟山做王苑中的小山。楚关:楚地关塞。泛指楚地。 初从云梦开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皇帝宠命贤王以重任入楚关,扫清江汉地区就凯旋。“初从”二句:谓永王开始在楚地驻扎军队,后来又进军金陵,在此地招揽才俊之士。云梦,古湖泊名,具体位置说法不一。大致在今湖南与湖北之间。这里泛指楚地。朱第,汉诸侯王第宅。以朱红漆门,故称。这里指行军中的临时住所。小山,汉王逸《楚辞·招隐士·解题》:昔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归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小山,或称大山,其义犹《诗》有小雅大雅也。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试借我君主所赐的玉马鞭一用,我坐在琼筵之上为君指挥平叛。“试借”句:诗人希望永王能赋予他军事指挥权。君王,指永王李璘。玉马鞭,指军事指挥权。“指挥”句:诗人自谓能像诸葛亮一样,身居帷幄,就能使胡人心悦诚服,听从调遣。指挥,发令调遣。戎虏,古代对西北少数名族的蔑称。琼筵,盛宴;美宴。这里泛指室内办公地点。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南风所向,将胡尘一日而扫静,然后再西入长安,胜利归朝,朝拜天子。“西入”句:诗人自谓平息叛乱后,西归长安,向唐天子汇报战况。日,喻指皇帝。 参考资料: 1、 裴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230-233 . 2、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297-303 .

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离痛饮后大醉而别还有几日,我们登临遍附近的山池楼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什么时候在石门山前的路上,重新有我们在那里畅饮开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漾漾的秋波摇荡在眼前泗水,熠熠的海色映亮了远山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我们就如飞蓬一样各自飘远,且来个淋漓痛快饮尽手中杯!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00-601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68-169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池台:池苑楼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金樽开:指开樽饮酒。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东部,源出山东泗水县陪尾山,向西流经流经曲阜、兖州,由济宁入运河。徂(cú)徕(ái):山名。徂徕山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飞蓬:一种植物,茎高尺余,叶如柳,花如球,常随风飞扬旋转,故名飞蓬,又称转蓬。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00-601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68-169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离痛饮后大醉而别还有几日,我们登临遍附近的山池楼台。池台:池苑楼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什么时候在石门山前的路上,重新有我们在那里畅饮开怀?金樽开:指开樽饮酒。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漾漾的秋波摇荡在眼前泗水,熠熠的海色映亮了远山徂徕。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东部,源出山东泗水县陪尾山,向西流经流经曲阜、兖州,由济宁入运河。徂(cú)徕(ái):山名。徂徕山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我们就如飞蓬一样各自飘远,且来个淋漓痛快饮尽手中杯!飞蓬:一种植物,茎高尺余,叶如柳,花如球,常随风飞扬旋转,故名飞蓬,又称转蓬。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00-601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68-169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醉别复几日”,没有几天便要离别了,那就痛快地一醉而别吧!两位大诗人在即将分手的日子里舍不得离开。“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鲁郡一带的名胜古迹,亭台楼阁几乎都登临游览遍了,“登临遍池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李白多么盼望这次分别后还能再次重会,同游痛饮:“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石门,山名,在山东曲阜东北,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峦,山有寺院,泉水潺潺,李杜经常在这幽雅隐逸的胜地游览。这两句诗也就是杜甫所说的“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的意思。“重有金樽开”这一“重”字,热烈地表达了李白希望重逢欢叙的迫切心情;又说明他们生活中有共同的乐趣,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读来令人感到亲切。   李杜同嗜酒,同爱游山玩水。他们是在秋高气爽、风景迷人的情景中分别的:“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这里形容词“明”用如动词,赋予静态的自然色彩以运动感。不说徂徕山色本身如何青绿,而说苍绿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徂徕山,和王安石的诗句“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所采用的拟人化手法相似,这就把山色写活,显得生气勃勃而富有气势。“明”字是这句诗的“诗眼”,写得传神而生动。在这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背景中,两个知心朋友在难舍难分,依依惜别:“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好友离别,仿佛转蓬随风飞舞,各自飘零远逝,令人难过。语言不易表达情怀,言有尽而意无穷,那么,就倾尽手中杯,以酒抒怀,来一个醉别吧!感情是多么豪迈而爽朗。结句干脆有力,李白对杜甫的深厚友情,不言而喻而又倾吐无遗。   这首送别诗以“醉别”开始,干杯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希望而毫无缠绵哀伤的情调。诗中的山水形象,隽美秀丽,明媚动人,自然美与人情美——真挚的友情,互相衬托;纯洁无邪、胸怀坦荡的友谊和清澄的泗水秋波、明净的徂徕山色交相辉映,景中寓情,情随景现,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享受。这首诗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充满诗情画意,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参考资料: 1、 何国治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05-307
1112131415 共8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