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太平·春晚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代

态浓意远。

眉颦笑浅。

薄罗衣窄絮风软。

鬓云欺翠卷。

南园花树春光暖。

红香径里榆钱满。

欲上秋千又惊懒。

且归休怕晚。

西江月(渔父词)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代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

白鸥来往本无心。

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

千年往事已沈沈。

闲管兴亡则甚。

满江红(中秋)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代

美景良辰,算只是、可人风月。

况素节扬辉,长是十分清彻。

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倩飞廉、得得为吹开,凭谁说。

弦与望,从圆缺。

今与昨,何区别。

羡夜来手把,桂花堪折。

安得便登天柱上,从容陪伴酬佳节。

更如今,不听尘谈清,愁如发。

念奴娇·洞庭春晚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代

洞庭春晚,旧传恐是,人间尤物。

收拾瑶池倾国艳,来向朱栏一壁。

透户龙香,隔帘莺语,料得肌如雪。

月妖真态,是谁教避人杰。

酒罢归对寒窗,相留昨夜,应是梅花发。

赋了高唐犹想像,不管孤灯明灭。

半面难期,多情易感,愁点星星发。

绕梁声在,为伊忘味三月。

洞庭春晚,旧传恐是,人间尤物。

收拾瑶池倾国艳,来向朱栏一壁。

透户龙香,隔帘莺语,料得肌如雪。

月妖真态,是谁教避人杰。

洞庭春喝得比较晚,洞庭湖的春天也来得晚,旧时相传大概就这样,但确实人间物之绝美者。

收拾瑶池的时候,把她从瑶池移到朱栏这边来的,是倾国仙姝。

可以透出室外散发阵阵的香味,使黄莺隔帘而语,姑射仙子,玉肌冰骨,洁白如雪,令人神移。

月夜下的姿态,怎能不使狄仁杰避让?

酒罢归对寒窗,相留昨夜,应是梅花发。

赋了高唐犹想像,不管孤灯明灭。

半面难期,多情易感,愁点星星发。

绕梁声在,为伊忘味三月。

酒宴归来,对着寒窗,仿佛记起昨夜乘醉赏花,梅花应该正在开放。

犹如楚襄王梦见巫山神女而使宋玉赋高唐一样,久久不能忘怀,不管灯的明亮或者熄灭,如此美好晤面恐难以后再难遇见了,然而多情之人易于伤感,以致为愁而鬓发斑白。

犹如听了韩娥的歌声,舜的音乐,萦绕脑际,经久不忘,甚至达到食而不知其味的痴迷境地。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母庚才, 顾之京,朱德才,薛祥生,邓红梅.辛弃疾词新释辑评 (上册):中国书店,2006年01月第1版:第689页 2、 (宋)辛弃疾.稼秆词注:岳麓书社,2005年01月第1版:第251页

洞庭春晚,旧传恐是,人间尤物。

收拾瑶池倾国艳,来向朱栏一壁。

透户龙香,隔帘莺语,料得肌如雪。

月妖真态,是谁教避人杰。

酒罢归对寒窗,相留昨夜,应是梅花发。

赋了高唐犹想像,不管孤灯明灭。

半面难期,多情易感,愁点星星发。

绕梁声在,为伊忘味三月。

  这首词是咏梅的,主要是用拟人手法描述所咏之物,也是在抒发对佳人的思慕之情。

  词开头三句写其美,写其给人的总体印象。

刘后村咏梅诗说:“世间尤物难调护,寒怕开迟暖怕飞”(《全芳备祖前集》卷一)作者说他所咏之物“旧传恐是,人间尤物”,使用“尤物”二字,一方面说明它是“物之绝美者”,另一面也暗示出所咏之物为梅。

“收拾”二句写其来历。

辛弃疾在《瑞鹤仙·赋梅》词中称梅有“瑶池旧约”,而在《念奴娇·题梅》词中又说:“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惜”,均说梅同瑶池有密切关系。

此处与之同意,言其所咏之物是从瑶池移到朱栏这边来的,是倾国仙姝,进一步暗示他吟咏的是梅。

  “透户”三句写其特点。

一是如姑射仙子,玉肌冰骨;

二是特香,可以透出室外,使黄莺隔帘而语,令人神移。

结尾二句言其为花妖。

一方面照应“瑶池倾国艳”五字,另一方面写其有迷人的魅力,进一步揭示其无与伦比的美色。

  “酒罢”三句追忆昨夜所见。

如果说“月妖”二句是写花避人,而过片三句则写人怜花,词的意脉似断而实续。

言昨夜晚间,痛饮洞庭春,意欲一睹“月妖真态”,但他避而不见,及归对寒窗,仿佛记起昨夜乘醉赏花。

“应是梅花发”,点明所咏之物为梅,使人豁然开朗,醒明了题旨。

  “赋了”二句写昨夜赏梅给他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犹如楚襄王梦见巫山神女而使宋玉赋高唐一样,久久不能忘怀,而“不管孤灯明灭。

”可见其感情何等专注,而他对梅花之美又是多么神往。

  “半面”三句宕开一笔,言如此美好晤面恐难再逢,然而多情之人易于伤感,以致为愁而鬓发斑白。

结尾二句写其印象之深刻,犹如听了韩娥的歌声,舜的音乐,萦绕脑际,经久不忘,甚至达到食而不知其味的痴迷境地。

  这首词看似以人拟花,其实也很可能又以物拟人,借梅花写其意中人,故词中所咏之物与人若即若离而又不即不离,达到了物人合一的境界,艺术上达到了极高境地。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母庚才, 顾之京,朱德才,薛祥生,邓红梅.辛弃疾词新释辑评 (上册):中国书店,2006年01月第1版:第689页

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代

忆醉三山芳树下,几曾风韵忘怀。

黄金颜色五花开,味如卢橘熟。

贵似荔枝来。

闻道商山余四老,橘中自酿秋醅。

试呼名品细推排。

重重香腑脏,偏殢圣贤杯。

鹧鸪天·发底青青无限春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代

发底青青无限春。

落红飞雪谩纷纷。

黄花也伴秋光老,何事尊前见在身。

书万卷,笔如神。

眼看同辈上青云。

个中不许儿童会,只恐功名更逼人。

沁园春(答杨世长)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代

我醉狂吟,君作新声,倚歌和之。

算芬芳定向,梅间得意,轻清多是,雪里寻思。

朱雀桥边,何人曾道,野草斜阳春燕飞。

都休问,甚元无霁雨,却有晴霓。

诗坛千丈崔嵬。

更有笔如山墨作溪。

看君才未数,曹刘敌手,风骚合受,屈宋降旗。

谁识相如,平生自许,慷慨须乘驷马归。

长安路,问垂虹千柱,何处曾题。

丑奴儿(和陈簿)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代

鹅湖山下长亭路,明月临关。

明月临关。

几阵西风落叶干。

新词谁解裁冰雪,笔墨生寒。

笔墨生寒。

曾说离愁千万般。

沁园春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代

思之鄙人也。

期思属弋阳郡,此地旧属弋阳县。

虽古之弋阳、期思,见之图记者不同,然有弋阳则有期思也。

桥坏复成,父老请余赋,作沁园春以证之 有美人兮,玉佩琼琚,吾梦见之。

问斜阳犹照,渔樵故里,长桥谁记,今古期思。

物化苍茫,神游仿佛,春与猿吟秋鹤飞。

还惊笑,向晴波忽见,千丈虹霓。

觉来西望崔嵬。

更上有青枫下有溪。

待空山自荐,寒泉秋菊,中流却送,桂棹兰旗。

万事长嗟,百年双鬓,吾非斯人谁与归。

凭阑久,正清......更多

贺新郎(用前韵再赋)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代

肘后俄生柳。

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右手淋浪才有用,闲却持螯左手。

谩赢得、伤今感旧。

投阁先生惟寂寞,笑是非、不了身前后。

持此语,问乌有。

青山幸自重重秀。

问新来、萧萧木落,颇堪秋否。

总被西风都瘦损,依旧千岩万岫。

把万事、无言搔首。

翁比渠侬人谁好,是我常、与我周旋久。

宁作我,一杯酒。

3132333435 共84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