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题上卢桥 文
水调歌头 文
方人也实施字 相公倦台鼎,要伴赤松游。
高牙千里东下,笳鼓万貔貅。
试问东山风月,更著中年丝竹,留得谢公不。
孺子宅边水,云影自悠悠。
占古语,方人也,正黑头。
穹龟突兀千丈,石打玉溪流。
金印沙堤时节,画栋珠帘云雨,一醉早归休。
贱子亲再拜,西北有神州。
归朝欢 文
爱。
不数日,风雨摧败殆尽。
意有感,因效介庵体为赋,且以菖蒲绿名之。
丙辰岁三月三日也 山下千林花太俗。
山上一枝看不足。
春风正在此花边,菖蒲自蘸清溪绿。
与花同草木。
问谁风雨瓢零速。
莫怨歌,夜深岩下,惊动白云宿。
病怯残年频自卜。
老爱遗编难细读。
苦无妙手画於菟,人间雕刻真成鹄。
梦中人似玉。
觉来更忆腰如束。
许多愁,问君有酒,何不日丝竹。
西江月(木犀) 文
玉楼春 文
清平乐(寿赵民则提刑,时新除,且素不喜饮) 文
念奴娇 文
参,未有以品题,乞援香月堂例。
欣然许之,且用前遍体制戏赋 是谁调护,岁寒枝、都把苍苔封了。
茅舍疏篱江上路,清夜月高山小。
摸索应知,曹刘沈谢,何况霜天晓。
芬芳一世,料君长被花恼。
惆怅立马行人,一枝最爱,竹外横斜好。
我向东邻曾醉里,唤起诗家二老。
拄杖而今,婆娑雪里,又识商山皓。
请君置酒,看渠与我倾倒。
临江仙·一自酒情诗兴懒 文
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 文翻
三山雨中游西湖有怀赵丞相经始翠浪吞平野。
挽天河谁来照影,卧龙山下。
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
待细把江山图画。
千顷光中堆滟滪,似扁舟欲下瞿塘马。
中有句,浩难写。
诗人例入西湖社。
记风流重来手种,绿阴成也。
陌上游人夸故国,十里水晶台榭。
更复道横空清夜。
粉黛中洲歌妙曲,问当年鱼鸟无存者。
堂上燕,又长夏。
翠浪吞平野。
挽天河谁来照影,卧龙山下。
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
待细把江山图画。
千顷光中堆滟滪,似扁舟欲下瞿塘马。
中有句,浩难写。
微风吹动着茂盛的庄稼,掀起了一道道翠绿的波浪,像海水一般地吞食了大片平原的土地。
赵丞相以挽天河的力量,驯服了河水,乖乖的在卧龙山下流过;
河水晶莹见底,像一面平平的镜子,有谁来照照影子呢?
西湖真是美丽,烟雨濛笼的时候,给人以幽雅适意的感觉;
清朗的天气,更给人以心旷神怡的享受。
西湖你好像当年西施未嫁的妙龄女郎,那么叫人心醉神迷。
可惜,在此以前这个地方却荒芜的不成样子,只有等待着赵丞相把这片江山仔细地图谋描绘。
在水光里有千顷那么大的石头,像长江里瞿塘峡里的滟滪堆,它轻快的像的一匹快马,又像一叶扁舟顺流而下,奔向南湖而去。
整治西湖的种种责难,实在难以言明。
诗人例入西湖社。
记风流重来手种,绿阴成也。
陌上游人夸故国,十里水晶台榭。
更复道横空清夜。
粉黛中洲歌妙曲,问当年鱼鸟无存者。
堂上燕,又长夏。
诗人们按照条例加入了西湖诗社。
要记住,我们能以在这个景色迷人的西湖享受着饮酒赋诗,歌舞游乐的风流韵事,是因为赵丞相整治西湖的功劳,而且又重来亲手栽种柳杉树,这些树都已经长成翠绿的浓阴了。
在田陌上行走的客人们,夸说着闽中国的故事:在这周围十几里的西湖的水面上,王延钧修建了水晶宫和楼台水榭,从宫中到西湖,在空中架设了复道,国王、后妃和宫女们整夜的来往不休。
宫女们在水晶宫里歌唱着王后陈金凤谱制的《乐游曲》。
所有这些繁华盛况,已经成为过去了。
问问当年的鱼鸟有没有生存下来的?
没有了。
现在,只有燕子在堂上垒窠筑巢生儿育女,过着漫长的夜天。
参考资料: 1、 辛弃疾.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21-323 2、 李肇翔.辛弃疾词:万卷出版社,2009年 :第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