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 文翻注译赏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liáo)落四周星。
遭逢:遭遇。
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
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干戈:指抗元战争。
寥落:荒凉冷落。
一作“落落”。
四周星:四周年。
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絮:柳絮。
萍:浮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
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
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汗青:同汗竹,史册。
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liáo)落四周星。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遭逢:遭遇。
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
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干戈:指抗元战争。
寥落:荒凉冷落。
一作“落落”。
四周星:四周年。
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絮:柳絮。
萍:浮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
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
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汗青:同汗竹,史册。
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潮州与元军作战,被俘,途经零汀洋时,元军逼迫他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他写下了这首诗。
诗人以诗明志,表现出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和征战的经历:因科举而蒙朝廷重用,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中已经度过了四个春秋。
“干戈寥落”在此亦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南宋几近灭亡。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破碎的山河犹如风中飘絮,动荡不安的一生就像雨打浮萍。
国家的灾难、个人的坎坷浓缩在这两个比喻句中,意思是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在曾经兵败的惶恐滩头,诗人也曾为自己的命运惶恐忧虑,而今途经零丁洋又怎能不感叹自己的孤苦伶仃,无力挽救国家。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自古以来,人世间谁能免于一死?
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永远照耀在史册上。
此句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因此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端午即事 文翻注译赏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
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
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故人:古人,死者。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
丹心照夙(sù)昔,鬓(bìn)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丹心: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
夙昔:指昔时,往日。
灵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含有“屈”字的意思。
在这里指屈原。
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或蒸湘),合称“三湘”。
也可以指湖南一带。
隔:间隔,距离。
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
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
故人:古人,死者。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
丹心照夙(sù)昔,鬓(bìn)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
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
丹心: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
夙昔:指昔时,往日。
灵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含有“屈”字的意思。
在这里指屈原。
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或蒸湘),合称“三湘”。
也可以指湖南一带。
隔:间隔,距离。
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
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
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南安军 文翻注赏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
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梅花岭上的南北路口,凄风苦雨把征衣湿透。
出岭同谁出?
归乡如不归!
越过梅岭谁与我同路,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山河将存在万古千秋,城郭却哲时落入敌手。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饿死家乡是我的愿望,梦里采蔽在首阳山头。
参考资料: 1、 邓碧清 . 文天祥诗文选译 :巴蜀书社 ,1991 :115-116 .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梅花南北路:大庾岭上多植梅花,故名梅岭,南为广东南雄县,北为江西大庾县。
出岭同谁出?
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采薇:商末孤竹君之子伯突、叔齐,当周武王伐纣时,二人扣马而谏,商亡,逃入首阳山,誓不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
参考资料: 1、 邓碧清 . 文天祥诗文选译 :巴蜀书社 ,1991 :115-116 .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
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一二两句略点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
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的南北两路。
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
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后就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冰袭上了他的心头。
颔联两句,上句是说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沉痛。
下句是说这次的北行,本来可以回到故乡庐陵,但身系拘囚,不能自由,虽经故乡而犹如不归。
这两句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而两“出”字和两“归”字的重复对照,更使得声情激荡起来。
颈联两句承首联抒写悲愤。
上句化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名句。
而说“山河千古在”,意思是说,宋朝的山何是永远存在的,不会被元朝永远占领,言外之意是宋朝还会复兴,山河有重光之日。
下句是化用丁令威化鹤歌中“城郭犹是人民非”句意,是说“城郭之非”只是暂时的,也就是说,宋朝人民还要继续反杭,继续斗争,广大的城池不会被元朝永远占据。
这两句对仗整饰,蕴蓄着极深厚的爱国感情和自信心。
最后两句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
他出之以言,继之山行,于是开始绝食,意欲死在家乡。
而在绝食第五天时,即已行过庐陵,没有能死在家乡。
又过了三天,在监护人的强迫下,只好开始进食。
诗中用伯夷、叔齐指责周武王代商为“以暴易暴”,因而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以至饿死的故事(见《史记·伯夷列传》),表示了蓄不投降的决心。
“饿死真吾事”,说得斩钉截铁,大义察然,而且有实际行动,不是徒托空言,感人肺腑。
这首诗化用社甫诗句,抒写自己的胸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显示出民族正气。
这首诗逐层递进,声情激荡,不假雕饰,而自见功力。
作者对杜甫的诗用力甚深,其风格亦颇相近,即于质朴之中见深厚之性情,可以说是用血和泪写成的作品。
参考资料: 1、 缪钺 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 :1361-1362 .
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後山妾薄命之意 文赏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
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
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
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
曲池合,高台灭。
人间事,何堪说。
向南阳阡上,满襟有血。
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
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
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
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
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
曲池合,高台灭。
人间事,何堪说。
向南阳阡上,满襟有血。
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
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王夫人名为清惠,是宋朝后宫中的昭仪。
南宋灭亡时,她跟随宋恭帝作为俘虏北上,在汴京驿壁上题词《满江红》。
文天祥囚居金陵 ,偶然读到这词,认为词中“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可以商酌,写了这首和词。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
”燕字暗指作者自己被囚于燕京的岁月。
回忆起年轻时中状元出仕宋王朝的青年美事 ,正如美人乘鸾上仙阙。
几年牢狱生涯,生活突遭变化,肌玉暗消,以泪洗面,为了国家,品尝这青灯独对的苦味。
高台曲池二句,借用桓谭《新论》所载雍门周说孟尝君的话:“千秋万岁后,高台既已倾,曲池又已平 。
”高台曲池的变灭,却是王朝覆亡的缩影,但自己对祖国不渝的忠贞,恰如美人向旧主的墓阡中倾泻千行的斑斑血泪。
汉代原涉自署墓道为“南阳阡 ”。
这词是自己拟定于《妾薄命》的。
所在乃是:“ 世态便如翻覆雨 ,妾身元是分明月”,在沦桑变化以后 ,不少人侍奉新朝,而天祥却精忠不事二主,在元朝的淫威之下,宁折不弯。
乐昌公主由陈入隋,因破铜镜,终与附马徐德言“破镜重圆”。
事见唐人韦述《 两京新记 》、孟棨《本事诗》。
但是对那般像乐昌公主一样逞风流的新贵们,文天祥只能投以轻蔑的目光,破镜虽得重圆,但已不复为原镜了。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和缓的语气中,透出一股凛然正气,不可侵犯。
动人的美人形象,表现出昂扬的爱国热情,形象而生动。
作为豪放派词人的文天祥,这首“ 婉约 ”的词风,显示了其艺术风格的多变。
古代诗词中常以美人香草寄托国家大事,天祥此词,就是蕴含此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指南录后序 文翻注译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文赏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
槁秸申酬,轮嗣布。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
槁秸申酬,轮嗣布。
这是宋末著名文学家文天祥(1236--1283)回复董提举的一封书函。
从题目看,董提举给文天祥先送了请柬,请文天祥中秋赴宴,从此文的内容看,文天祥欣然应允,并表示了游赏的兴致。
文中骈偶行文,多使掌故,词情中肯,表意简明,很有特色。
同时,我们还可在这篇短文中看到当时文人过中秋的风俗习惯。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晓起 文
安序宋吏部来牧衡阳某将指联事好也会以便郡 文
酹江月(南康军和苏韵) 文
庐山依旧,凄凉处、无限江南风物。
空翠睛岚浮汗漫,还障天东半壁。
雁过孤峰,猿归危嶂,风急波翻雪。
乾坤未老,地灵尚有人杰。
堪嗟漂泊孤舟,河倾斗落,客梦催明发。
南浦闲云过草树,回首旌旗明灭。
三十年来,十年一过,空有星星发。
夜深悉听,胡笳吹彻寒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