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ěi芦苇。

《孔雀东南飞》:“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

”【又】借指小舟。

《赤壁赋》:“纵一~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tiáo①一种草。

即紫葳,也叫凌霄花。

《诗经•陈风•防有鹊巢》:“邛有旨~。

”②芦苇的花重穗。

《荀子•劝学》:“系之苇~,风至~折。

”【苕苕】通“迢迢”,遥远的样子。

通“岧岧”,高的样子。

查询

yán①竹制的垫席。

《诗经•大雅•行苇》:“布~席,陈樽俎。

” 【引】座位。

《隋书•礼仪志六》:“皇帝负扆,置神玺于~前之右。

”②古人饮食宴会在席上,所以酒席叫“筵”。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诗:“五里一换马,十里一开~。

” 【辩】筵、席。

二者都是席子。

古人席地而坐,把铺在底下的叫“筵”,铺在上面叫“席”。

后代席地而坐的习俗变了,“筵”与“席”就没有严格的区别了,但床上铺的只叫“席”而不叫“筵”。

rèn①搓绳;

捻线。

《楚辞•惜誓》:“伤诚是之不察兮,并~茅丝以为索。

”②连缀。

《离骚》:“~秋兰以为佩。

”③缝纫。

《记王忠肃公翱事》:“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之。

”④通“韧”,柔软而结实。

《孔雀东南飞》:“蒲苇~如丝,磐石无转移。

zòng①竖,与“横”相对。

《游黄山记》:“四顾奇峰错列,众壑~横。

”②放。

《殽之战》:“奉不可失,敌不可~。

~敌,患生;

违天,不祥”。

③放纵;

放任。

《谏太宗十思疏》:“既得志,则~情以傲物。

”《赤壁赋》:“~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④驱。

《失街亭》:“延挥刀~马,直取张郃。

”⑤腾跃。

《美猴王》:“(石猴)将身一~,径跳入瀑布泉中。

”⑥即使;

纵放。

《垓下之战》:“~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我何面目......更多

tú①一种苦菜。

《诗经•邶风•谷风》:“谁谓~苦?

其甘如荠。

”②茅、苇之类的白花。

《国语•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缯,望之如~。

”成语有“如火如荼”。

③泥土。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生人陷~炭之艰。

”shū通“舒”。

舒缓;

慢慢地。

《考工记•弓人》:“鹠斵目必~。

xí①席子;

用草、竹篾、苇篾等编织的坐卧铺垫的用具。

《孔雀东南飞》:“结发同枕~,黄泉共为友。

”【又】以……为席。

《左忠毅公逸事》:“微指左公处,则~地倚墙而坐。

”②席位;

坐位。

《口技》:“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

”③酒席;

筵席。

《群英会蒋干中计》:“瑜命撤~,诸将辞出。

”④船帆。

李白《梁园吟》:“我浮黄河去京阙,挂~欲进波连山。

”⑤凭借;

倚仗。

《汉书•刘向传》:“吕产禄~太后之宠,据将相之位。

jià一种铜制的酒器。

《诗经•大雅•行苇》:“或献或酢,洗爵奠~。

biān①古代用来穿竹简的皮条或绳子。

《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三绝。

”【引】书或书的一部分。

王安石《送石赓归宁》:“开~喜有得,一读瘳沉疴。

”②按次序排列。

《战国策•楚策一》:“臣入~席,出川陪乘。

”③编联。

《汉书•路温舒传》:“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用写书。

”④编写。

《韩非子•难三》:“法者,~著之图籍。

”⑤编织编结。

《荀子•劝学》:“以羽为巢,而~之以发,系之苇苕。

”⑥编入户籍......更多

fú芦苇秆里的薄膜。

《汉书•中山靖王传》:“今群臣非有葭~之亲,鸿毛之重。

”piǎo通“殍”,饿死的人。

《孟子•梁惠王上》:“野有饿~。

12 共1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