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ng①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

《召公谏厉王弭谤》:“厉王虐,国人~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能~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毁谤。

《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

”【辨】诽,谤,讥.都有指责别人过错或缺点之意.谤,是公开指责;诽,是背后议论、嘀咕;讥,是讥刺.【谤木】议论是非,指责过失的木牌。

《后汉书•杨震传》:“臣闻尧舜之世,涑鼓~,立之于朝。

”【谤书】1.攻击别人或揭人隐私的书信。

2.专指《史记》查询

shì①古代帝王、贵族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不明处称号。

《五人墓碑记》:“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美显,荣于身后。

”②加给谥号;

定谥号。

《三国志•诸葛亮传》:“~君为忠武侯。

”③号称;

叫做。

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身死无名,~为至愚,耻及父母,为天下笑。

lìn①给人做雇工。

《史记•栾布传》:“穷困,~佣用齐。

”②租借。

王禹偁《书斋》:“年年~宅住闲坊。

”【赁书】被雇佣而缮写。

kuà①跨越;

越过。

张衡《西京赋》:“上林禁苑,~谷弥阜。

”②骑。

司马相如《上林赋》:“被豳文,~野马。

”③控制;

占据。

《隆中对》:“~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跨灶】比喻儿子胜过父亲。

dié①交替地;

轮流地。

《旧唐书•黄巢传》:“南衙、北司~相矛盾。

”②及。

董解元《西厢记》:“一个走不~和尚,被小校活拿。

”yì①通“轶”。

袭击。

《左传•成公十三年》:“~我殽也。

”②通“逸”。

奔跑。

《孔子家语•颜回》:“其马将必~。

”查询

dǎi①及;

赶上;

到。

《冯婉贞》:“便捷猛鸷终弗~。

”②逮捕;

捉拿。

《五人墓碑记》:“予犹周公之被~,在丁卯三月之望。

”③趁着;

乘。

《左传•定公四年》:“~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

【辨】捕,逮,捉。

“捕”和“逮”都是指捉人;

“捕”还在可以用于其他动物,如“捕鱼”。

“捉”在上古是“握”的意思,大约在唐代才开始使用“捕捉”。

dì见“棣棣” 【逮至】及至;

来到。

《墨子•尚同中》:“~有苗这制五刑,以乱天下......更多

è①古国名,在今河南沁骒市西北。

《史记•殷本纪》:“以西伯昌、九侯、~侯为三公。

”②古名地,在今湖北鄂城县。

《史记•楚世家》:“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

”③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乡宁县。

④“愕”《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

”⑤“谔”。

直言。

马融《长笛赋》:“蒯聩能退敌,不占成节~。

”(不占:人名)⑥“萼”花托。

《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不韡韡。

”⑦“堮”......更多

dùn①以头叩地。

《中山狼传》:“因~首杖下,俯伏听命。

”②用足跺地。

《兵车行》:“牵衣~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③上下抖动使整齐。

《琵琶行》:“沉吟放拨插弦中,整~衣裳起敛容。

”④停留;

屯驻。

《史记•李将军列传》:“就善水草~舍。

”【又】停宿的地方。

《海瑞传》:“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由是怨颇兴。

”⑤困顿;

疲弊。

《谋攻》:“故民不~而利可金。

”⑥马上;

立刻。

《训俭示康》:“家人习奢已久,不......更多

kuì①拿食物磅人。

《左传•桓公六年》:“齐人~之饩。

”②馈赠;

赠送。

《报刘一丈书》:“何至更辱~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又】赈救;

救济。

《论积贮疏》:“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之?

”③食物。

《汉书•伍被传》:“男子疾耕,不足于粮~。

”查询

liǎng①成双的;

成对的。

《卖炭翁》:“~鬓苍苍十指黑。

”②二。

《陈涉世家》:“陈胜佐之,并杀~尉。

”③双方共同施行或承受同一行为。

《赤壁之战》:“孤与老贼势不~立。

”④重量单位。

古代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为一斤。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银子放在桌上。

”⑤双,用于鞋袜等。

《诗经•南山》:“葛屦五~。

”liàng通“辆”用于车辆,车一乘为一辆。

《汉书•赵充国传》:“卤马牛羊十余万......更多

11121314 共13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