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ǒng①丝的头绪。

《淮南子•泰族训》:“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纪,则不能成丝。

”【引】一脉相承的系统。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奉承大~,兢兢业业。

”今有双音词“传统”、“系统”。

②纲要;

纲领。

《荀子•非十二子》:“略法先生而不知其~。

”③总括;

综合。

王夫之《系辞上传第十二章》:“~之乎一形。

”【又】综合地;

全面的。

《后汉书•和帝纪》:“内有公卿大臣~理本朝。

”④主管;

率领。

吴质《在元城......更多

鸿

hóng①大型雁类的泛称。

《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毛。

”②书信。

《西厢记》:“自别颜范,~稀鳞绝,悲怆不胜。

”③通“洪”。

⒈大。

《陋室铭》:“谈笑有~儒,往来无白丁。

”⒉洪水。

《荀孑•成相》:“禹有功,抑下~。

”⒊强盛。

《吕氏春秋•执一》:“五帝以昭,神农以~。

”【鸿儒】大儒,泛指学识广博的人。

【鸿绪】祖先的基业,多指帝王世传的大业。

【鸿洞】⒈虚空混沌的样子。

⒉弥漫无边,连成一片。

tíng①古代设在路边供旅客停宿的公共房舍。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

长~连短~。

”②秦汉时基层行政单位。

十里一亭,十亭一乡。

《高祖还乡》:“你本身做~长,耽几盏酒。

”③亭子;

有顶无墙的建筑。

《醉翁亭记》:“有~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亭候】古代用来侦察、监视敌情的岗亭。

【亭亭】⒈耸立的样子。

⒉独立高洁的样子。

⒊山名,在山东泰安南。

【亭午】正午。

dà①与“小”相对。

《鸿门宴》:“~行不顾细谨。

”②重要的;

重大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③年长的;

排列第一的。

《木兰诗》:“阿爷无~儿,木兰无长兄。

”④表示范围广,数量多。

《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会宾客。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⑤表示程度深。

《董宣执法》:“帝~怒,召宣,欲箠杀之。

”tài①通“太”,最。

《左传•......更多

diān山顶。

《登泰山记》:“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

”《梦游天姥吟留别》:“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

”查询

yáng①举起;

扬起。

《登泰山记》:“大风~积雪击面。

”②飞扬;

翻腾。

《祭妹文》:“纸灰飞~,朔风野大,阿兄归矣。

”③响亮。

《张衡传》:“振声激~,伺者因此觉知。

”④发挥。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之欲其明。

”【扬长】大模大样。

【扬厉】雄壮;

威武、高亢奋进。

【扬扬】⒈心情愉快或得意的样子。

⒉自若的样子。

yè用手指按。

《庄子•外物》:“接其鬓,~其顪。

”《淮南子•泰族训》:“所以贵扁鹊者……,贵其~息脉血,知病之所从生也。

jí①房顶正中的大梁。

《后汉书•蔡茂传》:“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上有三穗禾。

”②屋顶;

屋脊。

《狱中杂记》:“牗其前以通明,屋~有窗以达气。

”③辘轳的横梁。

枚乘《上书谏吴王》:“泰山之霤穿石,单~之绠断干。

”④尽头;

顶点。

《庄暴见孟子》:“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也。

”⑤最高的境地。

陆游《何君墓表》:“大抵诗欲工而工非诗之~也。

”⑥边;

边境。

《女娲补天》:“往古之时,四~废,九州裂,天不兼......更多

liú①水流动。

《归去来兮辞》:“泉涓涓而始~。

”②泛指流动。

《过秦论》:“伏尸百万,~血漂橹。

”③时间的流逝。

《祭妹文》:“则虽年光倒~。

”④流浪;

漂泊。

《论贵粟疏》:“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亡者也。

”⑤流放;

放逐。

古代五刑之一,把罪人放逐到远方。

《屈原列传》:“虽放~,眷顾楚国。

”⑥流传;

传播。

《尚书•泰誓》:“~毒下国。

”⑦河流;

水流。

《劝学》:“不积小~,无以成江海。

”⑧流派;

派别......更多

chuī烧火做饭。

《石壕吏》:“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不暇熟,又挈挈而东。

”【炊桂】烧桂树做饭。

言薪贵如桂,比喻生活困难。

应璩《与尚书诸郎书》:“中馈告乏,役者莫兴,饭玉~,犹尚优泰。

”【炊臼】用舂米的器具做饭。

指妻子亡故。

12345 共6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