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ǒu①跑。

《木兰诗》:“两兔傍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五蠹》:“兔~触株,折颈而死。

” 【又】赶快去。

《送东阳马生序》:“录毕,~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逃跑。

《石壕吏》:“老翁逾墙~,老妇出门看。

”《寡人之于国也》:“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

”【又】〈动使动〉使……逃跑。

《赤壁之战》:“可烧而~也。

”③奔向;

趋向。

《廉颇蔺相如列传》:“臣尝有罪,窃计欲亡~燕。

”《阿房宫赋》:“骊山北构而西折,......更多

chú①割草。

《汉书•赵充国传》:“~牧田中。

”②牲口吃的草。

《李愬雪夜入蔡州》:“民争负薪~助之。

”③用草喂养的牲口。

《史记•货殖列传序》:“口欲穷~豢之味。

”【刍狗】古代束草为狗,供祭祀用,祭后弃掉。

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

《老子•五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

”【刍豢】泛指牛羊犬豕之类的家畜。

《庄子•齐物论》:“民食~,麋鹿食荐。

”也指供祭祀用的牺牲。

《吕氏春秋•季冬》:“乃命同姓之国,供寝庙......更多

fèi狗叫。

《归田园居》:“狗~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sǒu①用嘴发出声音驱使狗。

《左传•宣公二年》:“公~夫獒焉。

”②怂恿,唆使别人。

查继佐《徐光启传》:“~台臣论劾。

shī①丧失;

失去。

《班超告老归国》:“尚后竟~边和。

”②迷失。

《垓下之战》:“项王至阴陵,迷~道。

”③错过;

耽误。

《寡人之于国也》:“鸡豚狗彘之畜,无~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④过错;

过失。

《柳毅传》:“帝知其冤而宥其~。

”⑤忍不住;

禁不住。

杜甫《远游》:“似闻胡骑走,~喜问京华。

máng①多毛狗。

《诗经•召南•野有死麕》:“无使~也吠。

”②杂色的。

《左传•闵公二年》:“衣之~服,远其躬也。

”páng通“庞”,庞大。

柳宗元《三戒》:“虎见之,~然大物也。

”méng见“尨茸”。

【尨茸】蓬松的样子。

láng一种野兽,形状略像狗,昼伏夜出,性情凶残。

比喻凶狠、贪婪。

《鸿门宴》:“夫秦王有虎~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狼烟】古代边关报警时烧起的烟。

xiǎn一种长嘴的猎狗。

《诗经•秦风•驷驖》:“輶车鸾镳,载~歇骄。

”【猃狁】先秦时我国北部的一个民族。

同“玁狁”。

shǐ猪。

《墨子•鲁问》:“取其狗~食粮衣裘。

”【辨】豕、彘、猪、豚。

先秦时“豕”、“彘”指大猪,“豚”、“猪”指小猪。

【豕牢】⒈猪圈。

⒉厕所。

cù①踩;

踏。

《汉书•贾谊传》:“~其刍者有罚。

”(刍:喂牲畜的草。

)成语有“一蹴而就”。

②踢。

《汉书•枚乘传》:“临山泽,弋猎射驭狗马。

……~鞠刻镂。

”(弋猎:射猎。

鞠:古代的一种皮球。

)③不安。

见“蹴蹴”、“蹴然”。

【蹴蹴】惊悚不安。

《庄子•天运》:“子贡~然立不安。

”【蹴鞠】也作“蹴踘”、“蹋鞠”、“蹹鞠”。

踢球。

古代军中习武之戏。

【蹴然】形容局促不安。

《庄子•寓言》:“阳子~变容曰:‘敬闻......更多

1234 共3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