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
lì①历书;
历法。
《孔雀东南飞》:“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
”②经过;
经历。
《后序》:“~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
”③越过;
度过。
《游黄山记》:“石块丛起则~块。
”④指时间上的经历。
《隆中对》:“孙权据有江东,已~三世。
”⑤各个;
逐个。
《谭嗣同》:“先遣内侍持~朝圣训授君。
”⑥屡次;
连续。
《陈情表》:“~职郎署。
”【历块】⒈跨过土地,形容急速。
⒉良马,比喻良才。
【历历】形容清晰分明。
【历数】......更多
发
fā①把箭射出去;发射。
《卖油翁》:“见其~矢十中八九。
”②出发。
《荆轲刺秦王》:“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
”③派遣;派出。
《赤壁之战》:“孤当续~人众,多载资粮。
”④征发;征调。
《西门豹治邺》:“西门豹即~民凿十二渠。
”⑤兴起;发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于畎亩之中。
”⑥生长;长出。
王维《相思》:“春来~几。
”⑦发布;颁布。
《殽之战》:“遂~命,遽兴姜戎。
”⑧发送。
《廉颇蔺相如列传》......更多
吐
tǔ①吐出。
《荀子•赋篇》:“食桑而~丝。
”②说出来;
发表。
《论衡•问孔》:“孔子不能~辞也。
”③开放;
出现。
岑参《青木香丛》:“六月花新~,三春叶已长。
””tù呕吐。
《魏书•高涼王传》:“曾就亲人饮食,夜还大~。
”【吐握】吐哺握发的简称,比喻求贤之心切。
攀
pān①抓着东西往上爬;
攀登。
《蜀道难》:“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
”②牵挽;
拽住;
抓紧。
《游黄山记》:“~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
”③攀附;
依附。
《宋史•张逊传》:“逊小心谨慎,徒以~附至贵显。
”④攀折。
《笔记则•木犹如此》:“~枝执条,泫然流泪。
”【攀桂】指科举应试得中,又称“折桂”。
楚
chǔ①本是一种丛生灌木,又叫“荆”;
古代取其条作打人的工具。
《礼记•学记》:“夏~二物,收其威也。
”②痛苦,悲痛。
《柳毅传》:“妇始~而谢,终泣而对。
”③鲜明,整齐。
《战国策•齐策》:“不韦使~服而见。
”④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
位于长江中下游,后来这一带地方也称楚。
《樊姬》:“樊姬,~国之夫人也。
”《大铁椎传》:“与人罕言语,语类~声。
”【楚楚】1.形容衣服鲜明整洁。
2.草木丛生的样子。
榛
zhēn①一种落叶乔木。
《诗经•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
”【又】榛树的果实。
《礼记•内则》“枣栗~柿,瓜桃李梅。
”②丛生的荆棘。
左思《招隐诗二首》:“经始东山庐,果下自成~。
”【榛榛】草木丛杂的样子。
查询
次
cì①临时驻扎和住宿。
《殽之战》:“秦伯素服郊~。
”《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所旁丛祠中。
”《赤壁之战》:“操军不利,引~江北。
”②按顺序排列,次序。
《荆轲刺秦王》:“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进。
”《陈涉世家》:“陈胜吴广皆~当行。
”③在排列上次一等。
《十则》:“多见而识广,知之~也。
”《谋攻》:“凡用兵之法……全军为上,破军~之。
”④及,到。
《刘东堂言》:“有指摘其诗文一字者......更多
祠
cí①春祭。
后来泛指祭祀。
《苏武》:“孺卿从~河东后土。
”②祠堂、神庙。
《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中。
”《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之址以葬之。
”【祠兵】古代出兵作战前的一种礼仪。
筠
yún①竹皮。
《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也。
”②竹子。
杜甫《湘夫人祠》:“苍梧恨不浅,染泪在丛~。
”③管类乐器。
庾信《赵国公集序》:“大禹吹~,风云为之动。
”jūn地名,四川省有一个名为“筠连”的县城。
【筠竹】斑竹。
芜
wú①田地荒废。
《老子》:“田甚~,仓甚虚。
”②丛生的草。
杜甫《徐步》:“整履步青~。
”【又】草木茂盛。
《后汉书•班固传》:“庶卉蕃~。
”③繁杂,多指文章。
刘知几《史通•表历》:“改表为注,名目虽巧,~累亦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