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
jué①断;
断绝。
《共工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
”《荆轲刺秦王》:“秦王惊,自引而起,~袖。
”②隔绝;
隔断。
《三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
”【又】隔绝的;
封闭的《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境。
”【又】极远的。
《班超告老归国》:“班超久在~域,年老思土。
”③绝交;
断绝往来。
《屈原列传》:“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齐。
”④停止;
止歇。
《与朱元思书》:“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
”《口......更多
美
měi①味美。
《孟子•尽心下》:“脍炙与羊枣孰~?
”②美好。
《桃花源记》:“有良田~池桑竹之属。
”【又】特指容貌声色,才德或品质好。
《丑妇效矉》:“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
”【又】以……为美;
认为……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我者,私我也。
”③美好的人或东西。
《滕王阁序》:“四~具,二难并。
”④善,与“恶”相对。
《国语•晋语》:“彼将恶始而~终。
”
花
huā①花朵。
李贺《将进酒》:“桃~乱落如红雨。
” 开花。
《采草药》:“深山中则四月~。
”②能开花供观赏的植物。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木成畦手自栽。
”③形状像花朵的东西。
赵师秀《约客》:“闲敲棋子落灯~。
”④不只一种颜色的,有花纹图案的。
宋濂《勃泥入贡记》:“腰缠~布,无舆马,出入徒行。
”⑤视觉迷乱模糊。
杜甫《饮中八仙歌》:“眼~落进水底眠。
”⑥耗费;
用掉。
《红楼梦》:“只是白~钱,不见效。
”
间
jiān①中间;
当中。
指处于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
”②期间;
年间。
指时间。
《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已为陈迹。
”③近来,不久之前。
《左传•成公十六年》:“以君之灵,~蒙甲胄,不敢拜命。
”④,用于房屋。
《归田园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
”jiàn①间隙;
空隙。
《庖丁解牛》:“彼节者有~,而刀刃者无厚。
”②嫌隙;
隔阂。
《左传•昭公十三......更多
业
yè①事业;
功业。
《出师表》:“先帝创~未半,而中道崩殂。
”②职业;
职守。
《桃花源记》:“武陵人捕鱼为~。
”③学业。
《送东阳马生序》:“其~有不精,德有不成,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④产业。
《原君》:“我固为子孙创~也。
”⑤从事。
《卖柑者言》:“吾~是有年矣。
”⑥已经。
《黄生借书说》:“若~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
”⑦罪孽。
《少年中国说》:“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也。
初
chū①开始,开头。
《孔雀东南飞》:“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
”《桃花源记》:“~极狭,才通人。
”《原君》:“有生之~,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②当初,先前。
多用于追述往事。
《赤壁之战》:“~,鲁肃闻刘表卒。
”③刚,才。
《两小儿辩日》:“日~出大如车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闻涕泪满衣裳。
”《赤壁之战》:“~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④原来,本来。
《原君》:“~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更多
士
shì①男子。
《信陵君窃符救赵》:“此人力~。
”②古代奴隶主贵族阶级的最低层。
《国语•晋语》:“大夫食邑,~食田。
”③泛指一般官吏。
《后序》:“缙绅、大夫、~萃于左丞相府。
”④有知识技能或道德品行的确。
《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也。
”⑤读书人。
《论语》:“~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⑥战士;
士兵。
《鸿门宴》:“旦日飨~卒,为击破沛公军。
”⑦执法官;
狱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管夷吾于......更多
属
zhǔ①连接。
《信陵君窃符救赵》:“平原君使者冠盖相~于魏。
”《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
”②跟着。
《垓下之战》:“项王渡江,骑能~者百余人耳。
”③撰写。
《屈原列传》:“屈平~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④通“嘱”。
托付。
《岳阳楼记》:“~予作文以记之。
”【又】劝;
劝请。
《赤壁赋》:“举酒~客。
”⑤通“嘱”,看。
贾思勰《齐民要术•园篱》:“盘桓瞻~。
”shǔ①归属;
隶属。
《琵琶行......更多
平
píng①平坦。
《桃花源记》:“土地~旷,屋舍俨然。
”②公平;
公正。
《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明之理。
”③太平;
安定。
《张衡传》:“时天下承~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④平常;
普通;
一般。
《教战守策》:“如使~民皆习於兵,彼知有所敌,则固已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
”⑤削平;
铲平。
《愚公移山》:“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
”⑥平定;
平息。
《赤壁之战》:“今操芟夷大难,略已~矣。
”⑦和解;
序
xù①堂屋的东西墙。
《大戴礼记•王言》:“曾子惧,退,负~而立。
”②地方办的学校。
《齐桓晋文之事》:“谨庠~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③次序;
秩序。
《孟子•滕文公》:“长幼有~。
”④时序。
《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属三秋。
”⑤按次序排列。
《美猴王》:“一个个~齿排班,朝上礼拜。
”⑥赠序;
一种临别赠言。
如《送东阳马生序》。
⑦序言;
评价著作的文章。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予为斯~。
”【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