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ǐ①一种兵器。

柄端为金属枪尖,侧边为月芽形利刃,是戈与矛的合体,兼有直刺、横击的功能。

《鸿门宴》:“交~之士欲止不内。

”②钩刺。

沈括《梦溪笔谈•异事》:“遇鹿豕即以尾~之以食。

”③指手臂做成戟的形状。

苏轼《后怪石供》:“~此而詈人,人莫不怒。

”④刺激。

柳宗元《与崔饶州论石钟乳书》:“泄火生风,~喉痒肺。

”【戟户】⒈指军营。

⒉指显赫高贵之家。

【戟手】(骂人时)将食指和中指伸屈成戟形以指指点点。

kuò①捆束;结扎。

《中山狼传》:“内狼于囊,遂~囊口,肩举驴上。

”②包括;

包容。

《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四海之意。

”③搜求;

网罗。

《北史•孙搴传》:“时大~人为军士。

”④箭尾;

箭的末端。

《列子•仲尼》:“言善射者能令后镞中前~,发发相及,矢矢相属。

”⑤聚;

会集。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牛羊下~。

”查询

cāo①拿着;

携带。

《愚公移山》:“~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鸿门宴》:“大王来何~?

”②掌握;

控制。

《韩非子•定法》:“~杀生之柄。

”③持用;

采取。

《答司马谏议书》:“而议事每不合,所~之术多异故也。

”④从事。

《促织》:“邑有成名者,~童子业,久不售。

”⑤节操;

品行。

《史记•张汤传》:“汤之客田甲,虽贾人,有贤~。

”⑥琴曲。

《列子•伯牙与钟子期》:“初为霖雨之~,更造崩山之音。

”【......更多

mò①树梢。

《左传•昭公十一年》:“~大必折。

”②事情、物件的端或尾。

《齐桓晋文之事》:“明足以察秋毫之~。

”③末尾;

尽头。

《核舟记》:“鲁直左手执卷~,右手指卷。

”④不重要的或非根本的。

《论积贮疏》:“使天下各食其力,~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

”⑤时间或顺序在后。

贾思勰《树木》:“吴~,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

”【末技】⒈小技。

⒉指工商业。

【末业】亦作“末作”、“未产”、“末事”、“末生”。

古代称......更多

zhēn①一种质地坚硬的树。

《山海经•东山经》:“太山上多金木~木。

”②筑土墙时两端竖立的木柱,比喻支柱、骨干。

左思《魏都赋》:“师尹爰止,毗代作~。

”【桢干】筑土墙时两头用的柱子叫“桢”,两边用的木板叫“干”。

比喻支柱、骨干。

shāo树枝的末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高者挂罥长林~。

”【梢公】船家。

【梢云】高云,祥云。

查询

xù①丝的头。

《易林•兑之坎》:“丝多~乱。

”②头绪;

开头。

《晋书•陶侃传》:“千~万端,罔有遗漏。

”③思绪;

情绪。

《雨霖铃》:“都门帐饮无~。

”④前人传留下来的事业。

韩愈《进学解》:“寻坠~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

”⑤余留的;

遗留的。

《涉江》:“欸秋冬之~风。

”【绪业】事业;

遗业。

sì①陈列;

陈设。

陶渊明《杂诗》:“觞弦~朝日,樽中酒不燥。

”②手工作坊。

《论语•子张》:“百工居~以成其事。

”③商店;

店铺。

《训俭示康》:“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

”④集市;

街市。

《马伶传》:“列兴化于东~,华林于西~。

”⑤放肆;

放纵;

任意。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参之庄老以~其端。

”⑥伸展;

扩展。

《左传•僖公三年》:“(晋)又欲~其西封。

é①谣言;

邪说;

蛊惑人心的话。

《汉书•成帝纪》:“京师无故~言大水至。

”【引】错误。

《史通•自叙》:“~音鄙句。

”②改变;

变化。

《诗经•小雅•节南山》:“式~尔心。

”③通“吪”,行动。

《诗经•小雅•无羊》:“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

”④借端敲诈。

《红楼梦》:“~他拖欠官银,拿他到了衙门里去。

”⑤野火烧。

李白《明堂赋》:“粲炳炳以照烂,倏山~而晷换。

shuō①陈说;

讲说。

《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如此。

”②说明;

解说。

《离骚》:“众不可户~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③言论;

说法;

主张。

《鸿门宴》:“而听细~,欲诛有功之人。

”④文体的一种,也叫杂说。

多用于说明事物,讲述道理。

《黄生借书说》:“为一~,使与书俱。

”shuì劝说;

说服。

《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王万端。

”yuè通“悦”。

喜欢;

高兴。

《论语》:“学而时......更多

12345 共6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