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①停止;

停留。

陶渊明《杂诗》:“时驶不可~。

”②延迟;

拖延。

《乐羊子妻》:“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废时日。

”③查考;

核实。

《原君》:“而妄传伯夷、叔齐无~之事。

”④计较;

争辩。

贾谊《陈政事疏》:“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

”qǐ①叩头至地,见“稽首”。

②通“棨”,有缯衣的戟。

【稽古】⒈考古。

⒉研习古事。

【稽首】古代一种礼节。

双膝下跪,拱手至地,头下低手或地。

《叔向贺贫》:“宣子拜~焉。

shù①直立;

竖立。

《核舟记》:“诎右臂支船,而~其左膝。

”②童仆。

《列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追之。

”【竖子】小子;

小孩子或童仆。

也用作对人蔑称。

guì①两膝着地,伸直腰和大腿。

《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请秦王。

”②脚。

又指蟹的腿。

《劝学》:“蟹六~而二螯。

”查询

jì长跪,跪姿的一种。

跪时除两膝着地、两股直起外,还直上身。

《鸿门宴》:“项王按剑而~。

hái①胫骨;

小腿骨。

《素问•骨空论》:“膝解为~关,侠膝之骨为连~,~下为辅。

”【又】骨;

人骨。

《教战守策》:“其筯~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轻霜露而狎风雨。

”②形体;

身体。

《兰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之外。

”《梅花岭记》:“即如忠烈遗~,不可问矣。

fú①古代礼服上青黑相间的花纹。

《考工记•画绩》:“画绩之事……黑与青谓之~。

”②通“韨”,古代贵族祭祀时戴的蔽膝,用熟皮做成,遮在膝前。

古诗《偕隐歌》:“我~子佩。

”③通“绂”,系印章或佩玉用的丝带。

江淹《杂诗•谢光禄郊游》:“云装信解~,烟驾可辞金。

”查询

shěn①详细;

周密。

《促织》:“~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

”②仔细观察;

考察。

《察今》:“故~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

”③清楚了解。

《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容膝之易安。

”④审问;

审判。

《狱中杂记》:“馀经秋~,皆减等发配。

”⑤确实;

的确。

《梅花岭记》:“先生在兵间,~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⑥谨慎;

慎重。

《韩非子•存韩》:“兵者凶器也,不可不用也。

róng①容量;

容积。

《论衡•骨相》:“察表候以知命,犹察斗斛以知~矣。

”②容纳。

《屈原列传》:“方正之不~也。

”③宽容。

《庄子•庚桑楚》:“不能~人者无亲。

”④容许;

许可。

《报刘一丈书》:“亡奈何矣,姑~我入。

”⑤收容。

《五人墓碑记》:“或脱身以逃,不能~于远近。

”⑥面容;

面貌。

《屈原列传》:“颜色憔悴,形~枯槁。

”⑦脸色;

神色。

《琵琶行》:“整顿衣裳起敛~。

”⑧修饰面容;

打扮。

《史记•刺客列传......更多

fú①古代贵族祭祀时戴的蔽膝,用熟皮做成,遮在膝前。

《汉书•王莽传》:“服天子~冕。

”②通“绂”,系印章或佩玉用的丝带。

《汉书•诸侯王表》:“奉上玺~。

zuò①坐。

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臂部靠在脚后跟上。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章台见相如。

”②坐(在座位上)。

《口技》:“口技人~屏障,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③座位。

《鸿门宴》:“项王则受璧,置之~上。

”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座”。

④犯罪;

因……犯罪;

犯……罪。

《晏子使楚》:“王曰:‘何~?

’曰:‘~盗。

’”⑤牵连治罪。

《苏武传》:“副罪,当相~。

”⑥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更多

1234 共3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