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
bèi①原数的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②通“背”,背向;背对着;违背;违反;背叛;背诵。
③通“悖”,悖逆乖戾。
《管子•五辅》:“上下无义则乱,贵贱无分则争,长幼无等则~,贫富无度则失。
”péi陪伴;伴随。
《穆天子传》:“丧三即位,周室父兄子孙~之。
”【倍谲】1.比喻各持一见,更相立异。
《庄子•天下》:“俱诵《墨经》,而~不同,相谓别墨。
”2.同“倍僪”,太阳周围的光气。
倒
dǎo①人或坚立的东西横躺下来。
《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东南倾。
”②失败;
垮台。
《三国志•曹爽传》:“于今日卿等门户~矣。
”③把商店作价卖给别人。
《儒林外史》:“我东头街上谈家当铺折了本,要~与人。
”dào①位置、顺序、方向等颠倒。
《祭妹文》:“则虽年光~流,儿时可再,而已无与为印证者矣。
”②不顺;
违逆。
《韩非子•难言》:“且至于忤于耳而~于心。
”③斟出;
倾出。
邵雍《天津感事......更多
叔
shū①拾取。
《诗经•七月》:“九月~苴。
”②排行第三的人,古人排行以伯(孟)仲叔季为序。
柳宗元《哭连州凌员外司马》:“仲~相继沦,狂叫唯童儿。
”③丈夫的弟弟。
《战国策•秦策》:“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
”④父亲的弟弟。
《后序》:“数吕师孟~侄为逆。
”
孛攵
bó①拔除;
推倒。
《淮南子•俶真训》:“夫疾风~木而不能拔毛发。
”②兴起;
旺盛。
《后汉书•党锢传序》:“及汉祖杖剑,武夫~兴。
”③猝然,突然。
《淮南子•道应训》:“~然攘臂拔剑曰。
”④通“悖”,悖逆。
《后汉书•史弼传》:“而二北阶宠,终用~慢。
”
寤
wù①睡醒。
《诗经•关睢》:“窈窕淑女,~寐求之。
”②醒过来。
《盐铁论•忧边》:“若醉而新~。
”③同“啎”。
逆;
横着。
见“寤生”。
④同“悟”。
觉悟;
醒悟。
《曲突徙薪》:“主人乃~而请之。
”【寤寐】醒时与睡时,犹言日夜。
【寤生】逆生;
难产。
怀
huái①思念;
怀念。
《归去来兮辞》:“~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岳阳楼记》:“则有去国~乡,忧谗畏讥。
”②心意;
心情。
《孔雀东南飞》:“感君区区~。
”《扬州慢》:“予~怆然,感慨今昔。
” 【又】胸怀;
情绪。
《兰亭集序》:“所以游目骋~,足以极视听之娱。
” 【又】心。
《孔雀东南飞》:“恐不任不我意,逆以煎我~。
”③心中藏着。
《赤壁之战》:“外托服从之名而内~犹豫之计。
”④胸前。
《项脊轩志》:......更多
滥
làn①水满溢出;
泛滥。
《孟子•滕文公》:“当尧之时,水逆行氾~于中国。
”②过度;
无节制。
《荀子•致士》:“刑不欲~。
”③越轨。
《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矣。
”【滥巾】冒充隐士。
【滥觞】原指江河发源地,后来比喻事物的起源。
【滥炎】火势蔓延。
潮
cháo①海水定时涨落叫潮。
枚乘《七发》:“江水逆流,海水上~。
”②潮湿。
范成大《没冰铺晚晴月出晓复大雨上漏下湿不堪其忧》诗:“旅枕梦寒涔屋漏,征衫~润冷炉熏。
”【潮信】即潮汐。
因其涨落有定时,故称“潮信。
”【潮音】潮声。
后多指僧众诵经之声。
狷
juàn①心胸狭窄,急躁。
《后汉书•范冉传》:“以~急不能从俗。
”②洁身自好。
《国语•晋语二》:“小心~介,不敢行也。
”【狷悖】偏急背逆。
【狷怒】急躁易怒。
【狷介】⒈小心谨慎。
⒉洁身自好。
督
dū①监督;
督察。
《序》:“时予方以讨贼~师桂林。
”②统率诸军的将领。
《出师表》:“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
”《赤壁之战》:“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将兵与备并力逆操。
”③率领;
统领。
《冯婉贞》:“旋见一白酋~印度卒约百人。
”④责备;
责罚。
《鸿门宴》:“闻大王有意~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⑤中间;
中。
《庄子•养生主》:“缘~以为经。
”【督过】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