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
pái①推;
推开。
诸葛亮《梁父吟》:“力能~南山。
”②排挤;
排斥;
排除。
《后汉书•贾逵传》:“诸儒内怀不服,相与~之。
”③排除;
消除;
排解。
《战国策•赵策三》:“为人~患释难难解难纷乱而无所取也。
”④排水;
排泄。
《孟子•滕文公》:“决汝汉,~淮泗,而注之江。
”⑤冲向;
冲击。
《序》:“怨愤所,如怒涛~壑,不可遏抑。
”⑥排列;
编排。
白居易《春题湖上》:“松~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⑦挨个地;
一一......更多
昧
mèi①暗;
昏暗。
《离骚》:“路幽~以险隘。
”【又】使……不明。
《左忠毅公逸事》:“汝复轻身而~大义。
”②愚昧;
糊涂。
《柳毅传》:“水府幽深,寡人暗~,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
”③隐蔽;
欺瞒。
《荀子•大略》:“蔽公者谓之~。
”④冒;
冒犯。
《战国策•齐策》:“臣~死,望大王。
”【昧旦】黎明;
拂晓。
【昧昧】⒈昏暗的样子。
⒉模糊;
难以分辨。
⒊深思的样子。
⒋纯厚浑朴的样子。
漠
mò①沙漠。
《后汉书•乌桓传》:“匈奴北徙数千里,~南地空。
”②寂寞;
空虚。
《狱中杂记》:“居数月,~然无所事。
”③冷淡;
不关心。
韩愈《争臣论》:“~不加喜戚于心。
”【漠漠】⒈无声息的状况。
⒉天色灰暗的样子。
⒊寂寞。
策
cè①竹制的马鞭子。
《过秦论》:“振长~而御宇内。
”《马说》:“执~而临之。
”②鞭打;
鞭策。
《马说》:“~之不以其道。
”《中山狼传》:“~蹇驴,囊图书。
”③竹杖;
拐杖。
《淮南子•夸父逐日》:“夸父弃其~。
”④拄着(拐杖)。
《归去来兮辞》:“~扶老以流憩。
”⑤写字的竹简;
书册。
也写作“册”。
《王冕读书》:“执~映长明灯读之。
”⑥记录;
登记。
《木兰诗》:“~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⑦帝王对臣下封土、授......更多
谬
miù①错误。
《谏太宗十思疏》:“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赏。
”②弄错。
《游褒禅山记》:“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保可胜道也哉。
”③差错。
《汉书•司马迁传》:“故《易》曰:‘差之毫厘,~以千里。
’”
道
dào①路;
道路。
《鱼我所欲也》:“呼尔而与之,行~之人弗受。
”《陈涉世家》:“会天大雨,~不通。
”【又】取道;
道经。
《鸿门宴》:“从郦山下,~芷阳间行。
”《后序》:“~海安,如皋,凡三百里。
”②途径;
方法;
措施。
《六国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也。
”③规律;
法则。
《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也,进乎技矣。
”④道理;
事理。
《师说》:“闻~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⑤道德;
道义。
《陈涉世家》:“伐无~......更多
万
wàn①十个一千。
《孙膑减灶》:“使齐军入魏地为十~灶,明日为五~灶,又明日为三~灶。
” 【又】泛指众多。
《察今》:“臂之若良医,病~变,药亦~变。
”②极;
非常。
韩愈《柳子厚暮志铭》:“无辞以白其大,且~无母子俱往理。
”③古代一种大型舞蹈的名字。
《左传•隐公五年》:“九月,考仲子之宫,将~焉。
”【注】万,萬。
古代“万”读“mò”,用于复姓“万俟”。
“萬”作数词时可以用“万”,如今简化统一作“万”。
乘
shèng①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触龙说赵太后》:“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
”《过秦论》:“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之势。
”②“四”的代称。
《殽之战》:“以~韦先,牛十二,犒师。
”【乘槎】1.槎:竹、木筏。
指登天。
苏轼《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岂知~天女侧,独倚云机看织纱。
”2.比喻入朝做官。
杜甫《奉赠萧二十使君》诗:“起草鸣先路,~动要津。
”【乘桴】1.乘坐竹木小筏。
《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更多
九
jiǔ①九。
②泛指多数或多次。
《齐桓晋文之事》:“海内之地,方千里者~。
”【九泉】⒈深渊。
⒉人死后埋葬的地方。
迷信指阴间。
【九天】⒈指天的中央和八方。
⒉指天的最高处。
⒊道家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
【九原】⒈山名,在今山西省新绛县北,为晋代卿大夫的墓地。
⒉指死后埋葬的地方;
阴间。
【九州】⒈古代中国设置的九个州,具体说法不一。
《尚书•禹贡》中为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
⒉泛指中国。
【九族】九代......更多
些
xiē①少许,一点儿。
辛弃疾《鹧鸪天•和吴子似山行韵》:“酒病而今较减~。
”②。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
”suò句末语气词。
《楚辞•招魂》:“拔木九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