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ì①抵押。

《汉书•严助传》:“民待卖爵~子,以接衣食。

”②入赘,旧指结婚后男住女家。

《汉书•贾谊传》:“家贫子壮则出~。

”③通“缀”。

连结。

《韩非子•存韩》:“夫赵氏聚士卒,养从徒,欲~天下之兵。

”【引】会;

聚集。

《汉书•武帝纪》:“毋~聚。

”④病名。

赘疣,俗称瘊子。

《庄子•骈拇》:“附~县疣,出乎形哉。

”【引】多余的;

无用的。

刘勰《文心雕龙•镕裁》:“而委心逐辞,异端丛至,骈~必。

rèn①刹住车轮的木头。

《离骚》:“朝发~于苍梧兮,夕余至于悬圃。

”【引】止住车。

《战国策•秦策》:“陛下尝~车于赵矣。

”②通“仞”,长度单位。

《孟子•尽心上》:“掘井九~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③牢固。

《管子•制分》:“故凡用兵者,攻坚则~,乘瑕则神。

yuán①车辕子,车前驾牲口的直木。

《墨子•杂守》:“板箱长与~等。

”【引】犁辕。

《齐民要术•耕田》:“今辽东耕犁,~长四尺。

”②帝王或高级官吏出行住的地方。

《魏书•李顺传》:“乃使朕不废东~。

”【辕门】军营的门。

gū①罪。

《诗经•正月》:“民之无~。

”《后序》:“常恐无~死。

”②古代的一种分裂人的肢体的酷刑。

《周礼•常戮》:“杀主之亲者~之。

”③辜负,对不住。

【辜较】侵占;

掠夺《后汉书•单超传》:“兄弟姻戚皆宰州临郡,~百姓,与盗贼无异。

wéi①宫中小门。

《左传•哀公十四年》:“攻~与大门,皆不胜。

”②皇后和妃子居住的地方。

《后汉书•皇后纪》:“后正位宫~,同体天王。

”③父母居住的地方,也指父母。

杜甫《送韩十四江东省觐》:“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

”④考试地方。

刘长卿《送孙莹京监擢第归蜀》:“礼~称独步,太学许能文。

”【又】科举考试。

如“春闱”、“秋闱”。

lǘ①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单位,有二十五户人家。

《周礼•大司徒》:“令五家为比,使这相保,五比为~,使之相受。

”②里巷;

里巷的大门。

《荀子•富国》:“穷~漏屋。

”【闾巷】里弄,泛指民间。

【闾阎】里巷的门,也指住宅。

【闾左】秦代富者居闾门右侧,贫者居闾门左侧,故以闾左称平民百姓的居住区。

查询

kǔn①门槛。

《南史•沈顗传》:“顗送迎不越~。

”②特指城门的门槛。

《史记•冯唐列传》:“~以内者,寡人制之。

”③统兵在外的将领。

《〈指南录〉后序》:“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

”④妇女居住的内室。

《孔子家语•本命》:“教令不出于闺门,事在供酒食而已,无~外之非仪也。

”⑤妇女;

女子。

任昉《刘先生夫人墓志铭》:“~德斯谅。

”⑥特指妻子。

《聊斋志异•柳生》:“尊~薄相,恐不能佐君成业。

”【阃奥】内室深隐......更多

guǎn①客馆;

接待宾客的房舍。

《殽之战》:“郑穆公使视客~。

”【又】住在宾馆、客舍里。

《左传•僖公五年》:“师还,~于虞。

”②泛指华丽的房舍。

《滕王阁序》:“得仙人之旧~。

”③某些文化机关或文化场所的名称。

《病梅馆记》:“辟病梅之~以贮之。

”④学舍;

私塾。

《进学解》:“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外。

”【馆谷】⒈居其馆,食其客。

⒉在馆共同生活。

引申为指塾师授徒的收入。

dōng①东方;

东边。

《木兰诗》:“~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器乎~西,隳突乎南北。

”【又】向东;

朝东。

《望洋兴叹》:“~西而视,不见水端。

”《过秦论》:“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割膏腴之地,北取要害之郡。

”②主人。

《礼记•曲礼》有“主人就~阶,客就西阶。

”之说,以后遂称主人为~。

《红楼梦》:“况且你都拿出来做这个~也不够。

”【东床】指女婿。

......更多

rén①仁爱;

仁慈。

《论语》:“~以为己住,不亦重乎?

”②仁道;

仁政。

儒家主张的道德观念和政治措施。

《齐桓晋文之事》:“今王发政施~。

”③果仁;

果核中受外壳保护的部分。

《颜氏家训•养生》:“邺中朝士有单服杏~枸杞黄精木车前,得益者甚多。

12345 共10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