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è松懈;

松弛。

《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于内。

”【懈怠】懒散;

思想不重视、态度不认真。

chūn①春。

四季的第一季。

《曹刿论战》:“十年~,齐师伐我。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泛指年。

②年岁,年龄。

《苏武》:“且陛下~秋高,法令亡常。

”③春意,生机。

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春晖】1.春阳,春光。

李白《惜馀春赋》:“见游丝之横路,网~以留人。

”2.喻母爱。

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寸草心,报得三......更多

jià①棚架;

支撑东西的架子。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桃柰》:“葡萄蔓延,性缘,不能自举,作~以承之。

”②放东西的架子。

《项脊轩志》:“借书满~。

”③架设;

构架。

《阿房宫赋》:“~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④用于有支架的物体。

蒲松龄《山市》:“楼五~,窗扉皆洞开。

piāo①浮液体表面上。

《过秦论》:“伏尸百万,流血~橹。

”②漂泊;

流浪。

《并序》:“今~沦憔悴,转徙江湖间。

”piǎo用水冲洗;

荡涤。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母~。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令人惭~母,三谢不能餐。

huǎn①宽;

松。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

”②慢;

迟。

李白《嘲鲁儒》:“~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huāng①荒芜;

荒凉。

《归去来兮辞》:“三径就~,松菊犹存。

”【又】〈名〉荒地。

《归田园居》:“开~南野际”【又】〈名〉荒 远、偏僻的地方。

《过秦论》:“并吞八~之心”②荒年;

灾荒。

《陈州粜米》:“兀的赈济饥~,你也该自省。

”③荒废。

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于嬉。

”④放纵;

逸乐。

《资治通鉴•陶侃》:“岂可但逸游~醉?”【荒服】离都城二千五百里的地区,是五服中最远的地方,也指边远地区。

là①动物、植物或矿物所产生的脂质。

如蜂蜡、石蜡等。

《梦溪笔谈•技议》:“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和纸灰之类冒之。

”②蜡烛。

李商隐《无题》:“~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③以蜡涂物。

皮日休《屣步访鲁望不遇》:“雪晴墟里竹欹斜,~屐徐吟到陆家。

”【蜡炬】蜡烛。

【蜡书】封在蜡丸中的书信,以防泄密或潮湿。

shē①赊欠。

《严监生和严贡生》:“上顿吃完了,下顿又在门口~鱼。

”②少;

稀少。

韩愈《次取州界》:“商颜暮雪逢人少,邓鄙春泥见驿~。

”③长;

远。

《滕王阁序》:“北海虽~,扶摇可接。

”④迟。

杜甫《喜晴》:“且耕今未~。

”⑤宽松;

松缓。

骆宾王《晚度天山有怀京邑》:“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

”⑥句末语气语气词。

韦应物《池上》:“郡中卧病久,池上一来~。

zhǐ①脚。

《左传•桓公十三年》:“举~高,心中固矣。

”②踪迹;

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王勃《观佛迹寺》:“松崖圣~余。

”③通“址”,地基。

左思《魏都赋》:“亭亭峻~。

”【又】山脚。

阮籍《咏怀》:“去上西山~。

chú①除草松土的农具,锄头。

《兵车行》:“纵有健妇把~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②用锄头除草松土。

李绅《悯农》:“~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③铲除,除掉。

《病梅馆记》:“~其正,遏其生气。

”成语有“锄强扶弱”。

12345 共7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