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jiā①住房;
住所。
《汉书•司马相如传》:“~徒四壁立。
”②家庭;
家族。
《促织》:“每责一头,辄顷数~之产。
”③自家的;
本家的。
《滕王阁序》:“~君作宰,路出名区。
”④人家;
人户。
《荆轲刺秦王》:“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
”⑤家中的。
《孔雀东南飞》:“非为织作迟,君~妇难为。
”⑥定居;
安家。
陶渊明《还旧居》:“畴昔~上京,六载去还归。
”⑦家产;
家业。
《史记•吕不韦列传》:“皆没其~而迁之蜀。
”⑧奴......更多
庠
xiáng①古代地方开办的学校。
《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
”【引】教导;
教养。
《孟子•滕文公上》:“~者,养也;
校也;
序者,射也。
”【庠序】古代的乡学,与帝王的辟雍、诸侯的洋宫等大学相对。
后泛指学校。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立大学以教于国,设~以化于邑。
”
德
dé①道德;
品德。
《劝学》:“积善成~,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②恩德;
恩惠。
《垓下之战》:“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
”【又】感激。
《史记•信陵君列传》:“赵孝成王~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
”。
③德政;
功德。
《殽之战》:“吾不以一眚掩大~。
”④福。
《礼记•哀公问》:“君之及皮言也,百姓之~也。
”【德化】道德教化,道德影响。
惠
huì①仁爱;
仁慈。
《赤壁之战》:“孙讨虏聪明仁~,敬贤礼士。
”②恩惠;
恩赐。
《曹刿论战》:“小~未偏,民弗从也。
”《谏太宗十思疏》:“仁者播其~,信者效其忠。
”③表示别人对自己的行为是施加恩惠。
无实在意义。
《左传•僖公四年》:“君~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④柔和。
《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风和畅。
”⑤通“慧”,聪明。
《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
”《送李愿归盘谷序》......更多
敝
bì①破败;破旧。
《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摄~衣冠。
”②衰败;衰弱。
《战国策•虞卿阻割六城与秦》:“乘赵之~而瓜分之。
”③疲劳;困乏。
《赤壁之战》:“曹操之众远来疲~。
”④自称谦词。
《殽之战》:“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邑,敢犒从者。
”
术
shù①古代城邑中的道路。
左思《蜀都赋》:“亦有甲第,当衢向~。
”②方法;
手段。
《柳毅传》:“子有何~可导我耶?
”③思想;
学说;
主张。
《答司马谏议书》:“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多异故也。
”【又】符合某种思想学说的行为。
《狱中杂记》:“果无有,终亦稍宽之,非仁~乎?
”④学问;
学识。
《师说》:“闻道有先后,~业有专攻。
”⑤技术;
技艺。
《教战守策》:“授以击刺之~。
”⑥权术;
浜
bāng小河沟。
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城邑》:“小~别派,旁夹路衢。
”
淹
yān①浸渍。
《楚辞•九叹》:“~芳芷于腐井兮。
”②久留;
停留。
《涉江》:“船容与而不进兮,~回水而凝滞。
”《殽之战》:“敝邑为从者之~,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③深入。
《新唐书•王义方传》:“~究经术。
”【淹华】形容仪表温文尔雅。
【淹通】深彻明达。
漕
cáo①通过水道运粮食。
《史记•平准书》:“~转山东粟,以给中部官。
”《吕氏春秋•孟夏纪》:“是月也,天子始~。
”②古邑名。
【漕引】水上运输。
【漕运】从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
甸
diàn①上古时代国都城外百里以内称“郊”,郊外称“甸”。
张衡《西京赋》:“郊~之内。
” 【又】泛指都城的郊外。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杂英满芳~。
”②田野的出产物,指布帛和珍品。
《礼记•少仪》:“臣为君丧,纳货贝于君,则曰纳~于有司。
”③治理。
《诗经•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维禹~之。
”shèng古代划分田地或居所的单位。
《汉书•刑法志》:“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
”t......更多